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忘了核泄漏的威胁,它距离你并不遥远

你可以压制信息,但你无法阻挡核同位素的扩散。

继权游之后,最近HBO又推出了一部神剧《切尔诺贝利》,这部迷你剧只有5集,口碑却爆好,因为它不夸大、不掩盖,几乎真实的还原了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事件。

小π第一次知道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是在一档真人秀节目《侣行》中,其中的一期就是《重访切尔诺贝利》。

他们穿着厚厚的防辐射衣服走进切尔诺贝利禁区内,镜头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破败的景象。

他们手中的测量器一直在发出滴滴的警报声。尽管当时离核电站爆炸已经过去27年了。

《侣行》 张昕宇和梁红

让小π印象最深的就是位于居民区的那座著名的游乐园,它看起来就像任何恐怖片中的场景。

当初人们建游乐园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然而这座本想带给孩子们欢乐的游乐园,还未开始投入使用就永远停止了运转。

它像是在告诉我们,欢乐和痛苦仅在一瞬之间。

1986年4月26日凌晨,在熟睡中的普里皮亚季市的居民被巨大的爆炸声惊醒,迷迷糊糊的人们透过窗户看到位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方位的上空腾出冲天火光。

天空呈现出奇异的蓝色,这是切伦科夫辐射,这种辐射经常发生在核反应堆中,然而皮亚季市的居民并不知道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核电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终人们的好奇心战胜了内心的恐惧,纷纷走出家门望着爆炸的方向议论着、猜测着。

孩子们则在一旁打闹着、嬉戏着。毫无防备的人们不知道人类史上最大的核灾难已经降临在他们身边。

灾难降临

1986年4月26日凌晨1:03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进行对于反应堆的自我供电系统测试,当安全系统撤出后,实验展开,不料各项指数开始呈现异常,功率大幅上升。

核电站地板开始颤动,反应堆1200吨的顶盖在强大气压的作用下瞬间被喷入高空,一股超强腐蚀气流蒸发,在核电厂方圆几百米释放釉和石墨。

火花从裂开的缺口处四散喷涌出来,携带着四散的辐射粒子喷向几千米的高空,天空中呈现出奇异的颜色,然而这些看起来美丽非凡的天空已经被喷向高空的放射性物质所污染。

工作人员拿出辐射测量仪,数值直接爆表。

堆芯已经被完全炸开。

剧中一开始所说的3.6伦琴,换算成剂量率是36毫西弗。

1西弗=1000毫西弗=1000000微西弗

1伦琴=10毫西弗=10000微西弗

对于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而正常环境的剂量率大约是0.11微西弗,此时的剂量率已经是正常剂量率的33万倍了,然而迪亚特洛夫说这个剂量不好也不坏。

在生活中人们正常X光拍胸透也在这个量级,但是胸透中使用的X光是短时间的照射(剂量=剂量率×时间),对人体完全没有影响,给人造成的剂量只有0.5-1m微西弗。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的人,待的时间越久,累计的剂量越多,所造成的伤害也越严重。

毫不知情的消防员,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爆炸。他们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完全暴露在致命核辐射中。

其中有人无意碰到地上的”石块“,手开始溃烂……

这个“石块”其实是石墨,是带有高强度核辐射的堆芯碎片。它是用来慢化中子的,石墨由于长期处于感生放射性,以及长期与核燃料组件接触,所以有着极高的放射性。

这种高强度的辐射能够迅速撕裂、破坏分子,甚至你细胞里的 DNA.....

死神就在他们身边,但整个现场无人知晓。

被谎言覆盖的真相

有时候人祸比天灾更恐怖。

剧中灾难发生后官员们赶到厂长处听取事故情况汇报。厂长有意隐瞒事实,说情况已经被控制住,不必惊恐。但是有人说在来的路上看到不少呕吐、灼伤的人,建议立刻开始撤离群众。

当两方吵得不可开交时,一位老者发话了......

他们窝在安全区域指点江山当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言辞中尽是国家、社会,却唯独没有人民。

甚至连最基本的防护措施都没有为居民提供。

剧中这里又黑了苏联一把,因为立即发放碘片是反应堆事故后事故应急的基本操作。

反应堆事故后,空气中对人造成危害最大的放射性物质之一就是碘131(I-131)。

碘131被人体吸收进入甲状腺会对人造成持续的内照射,会提高患癌的风险,而服用碘片的化学成分是碘化钾,其中的碘是碘127,是没有放射性的。

服用碘片会使甲状腺的碘127富集,这样就会减少人对碘131的吸收。

大家都还记得当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引起的抢盐风波和大量购买碘片的风潮吧,当时专家辟谣说不必服用碘片,没什么用处。

这是因为碘131(I-131)的半衰期为8天,所以当这些放射性元素飘到中国时基本已经无效了。

谎言的代价

真相是掩盖不住的。

他们可以压制信息,但无法阻挡核同位素的扩散。

这些核尘埃随着季风或者大气环流很快会传到白俄罗斯、波罗地海的上空,甚至飘向欧洲。

最早察觉端倪的是瑞典Forsmark 核电站。

他们在瑞典的上空检测到了不寻常的核辐射物铯134,这种物质只会出现在核反应堆中。他们推测辐射是从苏联飘过来的。

随后德国也检测到了核辐射物。他们马上在电视上进行全国通报,禁止儿童外出。

而此时处于核泄漏中心区的普里皮亚季的居民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深处极度危险之中,继续上班、上学。

有些机警的人察觉到危险,他们想要离开,却发现出城的路都设了路障,已经出不去了。

爆炸发生后34小时苏联政府终于发布命令组织居民撤离,一千多辆巴士抵达普里皮亚季市,居民只有三个小时打包收拾行李,巴士载走了第一批核难民。普里皮亚季市瞬间成为一座“鬼城”。

关于这次核泄漏事故的严重程度,我们找来一组数据:

· 核泄漏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倍以上。

· 27万人患上癌症;死亡人数口径不一,有官方说是4千人,第三方说达到了3万-6万人。

· 受影响范围:前苏联西部部分地区、西欧、东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不列颠群岛和北美东部部分地区。

· 超过33.6万居民被迫撤离。

拯救欧洲的三位英雄

爆炸后反应堆残骸中的放射性物质继续在进行链式反应。如果不采取措施,空气中的辐射物质会越积越多。

苏联当局立刻调集大批直升机,在反应堆上空投掷沙包和硼砂。

不少刚从阿富汗战场回国的老练飞行员,义无反顾地驾驶直升机飞到反应堆上空,冒着高温和辐射向核反应堆的开口中徒手投掷沙包和硼砂袋。

5000吨的沙包和硼砂终于阻止了反应的继续,但是一个更大的危险来临了。

反应堆的大火在4号机组内部产生上千吨炽热的石墨块与堆芯熔融物,温度高达1200度,同时地下室的水池中充满了因为爆炸泄露的反应堆冷却水。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堆芯熔融物烧穿楼板,渗漏到地下室中,高温的熔融物、加上整个水池的冷却水,很有可能造成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蒸汽爆炸!

到时候1、2、3号核电站会在这场爆炸中被摧毁,大量辐射气体将抛射到天空中,随风飘散到整个欧洲,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这次事故已经升级为整个欧洲的灾难了。他们急需三名熟悉核电站构造的人,潜入充满辐射的水中,打开地下室水池中的阀门,将水放出,来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这也就意味着这三个人必定会受到极强的辐射,甚至活不过一周。

三名勇敢的志愿者站了出来,他们分别是:切尔诺贝利值班长鲍里斯·巴拉诺夫,2号涡轮间控制单元高级工程师瓦列里·别斯帕罗夫和2号反应堆高级机械工程师阿列克谢·阿纳年科。

他们穿上简单的潜水服,进入地下室水池执行这项自杀式的任务......

切尔诺贝利事件过后,戈尔巴乔夫曾经语出惊人地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可能成为5年后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过我所开启的改革事业。”

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恶劣影响,以及天文数字般的善后费用,都给了苏联沉重的打击,但最致命的伤痛,始终还是在人们心灵上划开的那道伤口,这道伤口最终令一个曾经强盛的国家分崩离析,并且直到30年后的今天也没有愈合。

正如戈尔巴乔夫所说,苏联这个病入膏肓的体系,才是切尔诺贝利悲剧的根源吧!

天使与魔鬼

灾难令人悲伤,但给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警醒。

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上核能的发展情况,自1954年俄罗斯小型Obninsk工厂成为第一个为电网供电以来,目前全球有667座核电站。其中正在运行的有31个国家的400座反应堆。


全球核电在运及在建数量一览(截止至2016 年1 月)

核能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核能发电不会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尤其是同火电站相比,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

另外地球上可供开发的核燃料资源,可提供的能量是矿石燃料的十多万倍。核能应用可以缓和世界能源危机。

核能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清洁、经济的能源,目前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首选,也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趋势。

我国核电站分布图

2019年1月31日,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达到45台,装机容量4590万千瓦,排名世界第三。据中电联统计,2018年我国大陆核电发电量约2944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2%。

核能看似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广东就有一座著名的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核电站从1987年开工建设,1994年5月6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大亚湾核电基地累计上网电量达7098.48亿度,说不定你现在用的电就是核能裂变产生的。

虽然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性极高,但运行至今其实也发生过一次核泄漏,所幸泄露轻微,并未对公众造成危害。

核能为我们带来了清洁、丰富的能源,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核泄漏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伤害。

要产生核能必须完成核裂变链式反应。若操纵不当,核裂变一旦失去控制,便犹如挣脱牢笼的野兽一般,露出可怕的獠牙,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另外核能电厂会产生高放射性废料,这些废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极强的放射线。全球已经发生了数起核泄露事故,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了巨大伤害。

核能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它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但切尔诺贝利的警醒仍在耳边,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阻止同类灾难的再次发生。

(完)

量子公开课

我们有那么多有趣的课,你确定不进来看看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乌开战,北欧人民疯狂抢购碘片,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汪诘杂谈 | 美剧《切尔诺贝利》的遗憾和不足
不可不知的核泄漏、核辐射安全常识
俄乌开战,北欧人民疯狂抢购碘片导致药店断货
周年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核能档案58——核电站与原子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