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不该在早高峰坐公交??

老人该不该在早高峰时搭乘公交车?这个本来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近年来却经常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想要借此表达的,自然是对老年人“抢占资源”的不满。然而,北京市推行了两年多的“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形成的数亿条大数据显示,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不仅未对年轻人通勤高峰产生压力,反而有效补充了通勤低谷期的公交运力。


如果说这一结果令人感到吃惊,那么这恰恰说明,公众对于老年人“浪费”公共资源的偏见,已经到了必须被纠正的地步。这种偏见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因为老年人在公共领域,尤其是互联网世界中缺乏话语权,很难为自己辩护

这种力量的不平衡,只会加剧年轻人与老年人在思想观念方面的进一步对立和分裂。

事实上,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于2017年1月1日全面启用,初期仅面向65周岁以上老年人。2018年11月,原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正式公布的《北京通—养老助残卡管理办法》去掉了免费乘坐公交、免费游览公园景区的65周岁的年龄限制。不仅如此,以往在各地办理老年卡时出现的户籍要求也被逐步取消。上述改动充分证明,老年人应该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照顾,而不是相反。

结合大数据调查结果和政府不断推出的政策来看,对老年人毫无来由的偏见非但没有依据,而且有违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按照国际惯例,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而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城乡差异大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点。

换言之,生活在老龄社会,是所有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从伦理道德角度上来说,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变老,因此老年人有权利获得更多关爱和温暖。从社会治理角度来说,当务之急不是指责谁“抢占”了公共资源,而是研究如何让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都能在未来更美好。

就此而言,我们更应关注老龄社会的新特点,破解发展中的新难点。比如说,老年养护不仅是老龄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服务性行业,而且也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工作机会和发展机遇。可就在最近,有媒体在调查老年养护行业时指出,某学院老年服务专业41名毕业生从事本行的不足10%。

其中原因并不难理解。

一来,照顾老人是一项考验耐心和细心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撇开体力上的辛苦不谈,如何给老年人精神上的抚慰更是一门学问。

二来,养老行业从业人员社会地位低、待遇低,也是不争的事实。眼下,很多养老机构很难做到盈利。

所以,各家养老机构无不着力控制人力资源的成本,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一线员工的工资待遇就偏低。

由此可见,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诉求并不是南辕北辙,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也就能为年轻人创造更值得期盼的未来,因此,如何营造两者互利共赢的社会局面,才是当务之急。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尊敬老人,北京更是一座有老幼之仪的城市。用舆论压力迫使老年人下意识地避开早高峰出行,无论如何都不该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

无论是在搭乘公共交通的过程中,还是在养老护理行业的发展中,我们都应该用实际行动让老人感受到暖心。

当然,不必讳言,在地铁和公交拥挤的空间里,在养老护理面临的误解中,想要达成完全的和谐并不容易。但只有秉持互帮互助、互利共赢的正确理念,才能积极应对老龄社会带来的新问题,给老人,也给所有人带来更幸福的生活。


来源:全媒体总编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决公交拥挤岂能对老年人“一刀切”?
- 老人错峰出行传递“正能量”-
“老人免费乘公交”取消后,现金补贴又来了,上海率先行动
新型养老火了,“何以解忧唯有退休”的日子要来了吗
养老天堂
需尽早认识老龄社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