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点赞!耳穴刺激调控偏头痛“丘脑-皮层环路”的中枢机制首次在国际上被揭示
最近,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刘波教授脑功能团队在国际著名杂志《Reg Anesth Pain Med》(IF=7.01分)在线发表了最新科研成果:'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 for migraine: an fMRI study'(第一作者:张岳,共同通讯作者:刘波教授)。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耳穴刺激调控无先兆性偏头痛关键环路--'丘脑-皮层环路'的中枢机制,这也是刘波主任研究团队在中西医结合研究道路上的又一重要探索。
偏头痛在中医属“头痛”范畴,本病发病在脑,但与心肝肾密切相关,因此,中医很早就采用耳穴电刺激(主要为心肝肾穴)来治疗偏头痛,其疗效确切,安全、经济且便于操作及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机制未明。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耳穴电刺激治疗偏头痛产生疗效的本质在于激活耳甲(心肝肾穴)皮下的迷走神经,但当前仍缺乏严格的盲法、随机真假刺激对照临床试验的验证。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刘波主任联合大德路总院神经内科、美国哈佛医学院精神科,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对70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35例进行4周1赫兹真刺激治疗(刺激点位于:左耳心肝肾穴,为富含迷走神经分布区域),35例对照组进行4周1赫兹假刺激治疗(刺激点位于: 左外耳廓中上1/3交界四肢穴,为无迷走神经分布区域),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行8分钟静息态磁共振扫描,并汇总记录患者治疗前4周、治疗4周VAS评分及疼痛参数。
研究结果显示:4周1赫兹耳心肝肾穴刺激治疗安全、有效,通过激活迷走神经通路,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疼痛天数、发作频次、疼痛程度以及发作总时间。与假刺激组对比,真刺激组治疗后,丘脑-运动亚区与前扣带回喙部(疼痛下行抑制系统关键脑区)/前额叶内侧回(内源性阿片镇痛系统关键脑区)功能连接增高;丘脑-枕叶亚区与双侧中央后回(第一躯体感觉区)功能连接降低,且功能连接的降低程度与治疗后头痛天数的改善明显相关。以上表明,耳穴电刺激治疗偏头痛产生疗效的本质在于激活耳甲(心肝肾穴)皮下的迷走神经,耳穴迷走神经刺激可通过调控偏头痛患者关键环路——“丘脑-皮层环路”,继而调节疼痛相关运动皮层、疼痛感觉、痛觉处理,以及疼痛下行抑制系统、内源性阿片镇痛系统的功能,而实现中枢镇痛疗效。该研究对于理解偏头痛的病理生理,中医耳穴的现代化理论创新,以及为更深层理解耳穴疗法、疗效的优化及个体化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偏头痛新疗法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靶点。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
编辑|徐婧
审核|陆静 白晓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枢性眩晕知多少?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癫痫控制,要像雄鹰般狩猎
神经调控技术治疗癫痫——“百花齐放”?
入侵“大脑后门”—迷走神经刺激唤醒意识障碍患者!
癫痫的外科治疗
读文万卷011期:7T质子磁共振波谱法评价首发精神病患者脑代谢;正常青少年与精神病谱的青少年的静息态功能脑网络在成长过程中稳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