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方:新中国少将之首,曾在国军中任职,张学良称他为:难得奇才

抗美援朝名将第【十】期:“双料少将”——解方(少将)

作者:文史君

解方将军

解方,原名解如川,又名解沛然。1908年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小四平镇的一户小资家庭,早年就读于奉天第三高等中学,与“少帅”张学良的胞弟张学铭是同学。张学良曾称他为:“难得奇才”。

解方打小品学兼优,是学校里名列前茅的优等生,中学毕业后,经张学良的保荐东渡日本求学。先是进日本成城学校学习日文和初步军事学,1928年,正式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期步兵科学习。

当时,按照学校的要求,在入校前须到日军第三师团第六联队当兵,然当时正值“济南惨案”爆发时期,该联队被调援侵华,解方怒不可遏,愤然离队。

为了不让解方被退学,张学良向士官学校全力保举,校方这才没有予以追究。

1930年,解方从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张学良听说解方回来了非常高兴,当晚便设宴为他接风洗尘,并委以重任。据说,张学良对解方之才甚是喜欢,还曾为其妹提亲,但被解方婉拒了。

解方回国后,便加入了东北军,同年秋担任天津市保安总队队长一职。

少帅张学良

1931年11月8日晚,驻天津日军策动当地的地痞流氓发动暴乱,弄得整个天津城中鸡犬不宁,史称“天津事变”。

其实日军的意图很明显,他们策划这场暴动的目的,无非是想将天津变成第二个沈阳,再制造出一个“九一八事变”来而已。

为了平定暴动,时任天津市市长兼天津市公安局局长的张学铭,命令公安局特务总队队长解方和贾陶、孙铭九、黄冠南等四人,立刻采取行动,对这些暴动分子实施打击镇压。

“天津事变”被平息后,解方、孙铭九等人因平定暴动有功,还被南京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人们还称张学铭麾下的解方、贾陶、孙铭九和黄冠南四人为“四大金刚”。

而作为策划这场事变的幕后主使土肥原贤二,在事变失败后,曾感叹说:“想不到学生打老师这么狠”。这里的'学生’,指的就是曾在日本士官学校上过学的解方。

解方将军

1936年4月,解方在西安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著名的“西安事变”发起时,解方已是我党的地下党员。

在西安事变时,张学良曾派他前往兰州平息了鲜为人知的“兰州事变”,后来因其身份暴露回到了延安。

这里的“兰州事变”,指的是在“西安事变”时,张、杨二人在陕西临潼扣押蒋介石,当晚7时张学良便派飞机送手令来兰州,在省府秘书长、代行省主席职务的周从政,五十一军参谋长刘孝同等主持下,向驻守在兰州的胡宗南部及驻甘绥靖公署朱绍良部发动进攻。

这个朱绍良,是老蒋特地安排在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身边的,名义上为兰州绥靖公署主任,其实就是为了在此地节制和监视于学忠。

当时,朱绍良部除了位于拱星墩的炮兵营外,其余各部均有小规模抵抗,伤亡70余人,被俘1200余人,并扣押了时任甘肃省会警察局长史铭及绥署参谋长章亮琛、总参议张春蒲等人,随即便公布张、杨的八项主张,积极响应了“西安事变”。

同年,解方在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军部参谋处担任二科中校科长,并在此期间,积极对于学忠、张学良进行反蒋、联共抗日的宣传。还曾三次被张学良派到两广密见李宗仁、白崇禧,联络合作抗日。

在“西安事变”时,他密传张学良亲电,使驻守兰州的东北军部队及时参加反蒋抗日行动。

1937年2月,解方出任中共东北军上层工作委员会委员,并随东北军东调。

张学良和杨虎城

抗日战争初期,解方随军先后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等;1939年初,出任第五十一军一一三师三三七旅上校副旅长一职;同年夏,出任第一一四师少将参谋长,并任中共五十一军工委书记。

解方将军长期在东北军中秘密从事着党的统战工作,为贯彻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做出了不朽之贡献。

1940年6月,解方奉命回到延安,先后担任情报部第三局局长,中央党校军事训练班秘书长、八路军第一二零师三八五旅参谋长等职。

1945年抗战胜利后,解方便跟随林彪出山海关,接管东北。期间,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先后参与指挥了四战四平、锦州攻坚战等众多著名战役。

随后,解方还与吕正操将军(上将)共同策反东北军旧部第五十三军,促成了沈阳的和平解放。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便跟随林彪入关南下平津,在解放天津后,还担任了第一任的天津市长。

尔后,在结束了短暂的市长生涯后,解方将军便带领部队,一路打到了海南岛……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后不久,美国正式宣布参战!

而美国的参战,意味着朝鲜战局将变得越发复杂起来,中国也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准备。为此,中央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以保卫东北边境地区的安全,并随时准备开赴到朝鲜战场,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

根据中央的指示,解方出任第十三兵团参谋长,随军开赴东北!

朝鲜战争

在朝鲜战争初期,人民军在苏联人的支持下,节节胜利,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相继攻占了包括汉城在内的朝鲜南部90%以上的土地,并将李美军压缩在了仅有一万平方公里的大邱、釜山一带。

如果按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那么人民军不日就能占领全朝鲜,结束朝鲜战争。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惨胜后的人民军已经失血过多,难以为继了。倘若敌军大规模反扑,或者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命令一支部队从人民军的侧后方发动登陆战,与围困釜山之地的部队来一个前后夹击的话,那么人民军必败无疑。

解方自出任第十三兵团的参谋长以来,他便开始了一系列地战前准备工作,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熟悉了所属部队的人员编制,装备状况,以及考察了鸭绿江沿岸的地形地势、桥梁、道路等情况,并搜集了大量有关朝鲜战场态势的情报。

对于此时人民军与李美军的僵持战,解方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美军将以一部兵力在釜山之地与人民军周旋,而主力部队将在平壤或汉城地区大举登陆,对朝鲜人民军进行前后夹击。如果这样一来,那么人民军将处于不利之局面。

随后,解方赶紧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向十三军团司令员邓华、副司令员洪学智作了汇报,并以三人的名义向中央起草报告。

中央对他们的报告十分重视,随即便展开研究,最后得出:美军将在仁川实施登陆,并且还推算出登陆的时间就在9月15日。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

果然如预料的一样!9月15日,美第十军7万余人在200余艘舰艇,500余架飞机的配合下,在仁川实施登陆。

而美军从仁川登陆,标志着美军和南朝鲜军将全面转入到反攻阶段!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环形防御圈的“联合国军”开始乘胜反击,人民军腹背受敌,形势极度危急。

9月23日,金日成被迫下达全线向三八线附近撤退的命令。9月27日,李美军重新夺回了汉城。没过多久,平壤陷落,朝鲜局势越发危急。

1950年10月8日,东北边防军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总司令兼政委,邓华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洪学智、韩先楚任副司令员,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正式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

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在朝鲜战争期间,彭总只要一遇到迟疑难决的军机大事,就会对通信员说:“叫我们的'诸葛亮’来谈谈情况”。这里的“诸葛亮”,指的就是解方。

在朝鲜战场上,解方多次在关键时刻给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贡献出了很大的力量。

比如在第四次战役期间,由邓华将军指挥的东线部队将预计于1951年2月11日晚向横城方向的敌军发动反击。而就在发动反击的当天,在选择主攻方向上产生了两个方案,各有利弊,一时难以抉择。

为了取胜的把握更大一些,彭总希望能与邓华交换意见。但当时志愿军总部和邓华的指挥部没有有线电话,而无线电在战前又不能使用,只能选用电台进行联络。

但这种类型的战役部署,其电文都比较长,很耗时间,一般一个来回就需要一天的时间,战场上瞬息万变,战机更是迟缓不得,如果用电台的话,势必会延误战机。

就在彭总发愁之际,便叫通信员去把“诸葛亮”解方找来,询问其具体办法!

解方建议,特殊时期就要特殊对待,不能走正常程序!解方命令作战、机要、电台人员同时上岗,每个岗位安排两人值班,彭总开始口述时,就拟一组,译一组,传一组,实现流水化作业。

最后,原本需要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仅在两个小时就完成了!有力保证了此次反击战役的顺利进行。而解方还称这种紧急情况下的高效运作称之为“救火车”。

解方(左一)

1951年6月10日,第五次战役宣告结束,此时已经领略到我军厉害的美军开始放弃继续作战的念头,选择与我军开展停战谈判。而解方,就是中朝方的谈判代表之一。

谈判桌上一点也不比战场上轻松,一分一厘都必须要全力以赴,据以力争。

比如在确定军事分界线上面,原本“三八线”已经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军事分界线,但美方却提出了所谓“海空优势论”,即他们在海空中保持的优势在划定军事分界线时要得到补偿。

倘若真的同意了他们这个无理要求,那这就意味着他们将不费一兵一卒,不开一枪一弹,就可以使朝中军队从自己实际的控制线退出12000平方多公里。

朝中方当然拒绝了这样的无理要求!为此,在1951年8月10日的一次谈判会议上,朝中方首席谈判代表南日大将还驳斥美方说:

“如果按照你的逻辑,那我方强大的陆军不是更应该得到补偿吗?那是否可以把军事分界线划到洛东江附近呢?”

面对南日将军的驳斥,美方代表理屈词穷,只好沉默不语。就这样,双方相持沉默竟长达132分钟之久,成为朝鲜停战谈判中的一段经典。

解方作为朝中方谈判代表,赶赴板门店与“联合国军”方谈判

关于分界线问题,几次会商毫无结果。在后来的一次小组会谈中,解方回应对方说道:

“我承认你们的海空优势,你们是陆海空三军参战,但是你们不要忘了,我们一军对三军就把你们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如果是三军对三军,早就把你们赶下大海了,还有什么谈的余地呢?”

在另外一次小组会上,解方又幽默地说:

“既然你方说你海空军强,我方说我陆军强,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设想:在停战时,只让双方数目相等的陆军停火,而我方多余的陆军不停火,你们的海空军也不停止行动,这样好不好?”

对方被回怼得无话可说,但心里又十分不爽。最后,他们只能狂妄地叫嚷着:“那就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

面对美方的恫吓,解方也毫不示弱:“你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也休想在战场上得到!”

随后,美军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中,相继发动了多场攻势,但都遭到了我军的强烈反击,几次战役下来,总计歼敌15.7万余人。

而眼看军事威胁已经不起任何作用,加上美国国内停战的情绪越发高涨,美军又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

1953年7月27日,朝中方谈判代表与“联合国军”谈判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议》,历时2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宣布结束。

朝鲜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解方回到国内,先后历任军训部副部长、南京军事学院科学研究部部长、副教育长等职。后来还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1955年,解方被授予少将军衔,位于新中国少将之首,还被毛主席称为“共和国第一少将”。由于解方将军曾在国军中官至少将,因此也被人称之为是“双料少将”。

1984年4月9日,解方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方曾是冈村宁次的学生,建国后授予少将,连彭老总都对他赞誉有加
他是志愿军参谋长,仅授少将,彭总不满:他是少将,我最多中将
1955年,志愿军参谋长授少将引彭德怀不满,毛主席:可为少将之首
55年此人被授少将,彭老总顿感不满,毛主席:可为共和国少将之首
1955年,志愿军参谋长授少将军衔,彭德怀大发雷霆:那我顶多上将
1955年,志愿军参谋长授少将军衔,彭德怀得知大怒:那我顶多上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