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鸟类的羽毛——缤纷色彩的成因

世界上有一万种以上的鸟类,它们的羽毛拥有五颜六色的丰富色彩。羽毛的色彩有两种成因,一是色素,二是羽毛结构。

一、色素的色彩成因

色素是一种有色物质,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中。鸟类羽毛的色素来自三个不同的组:类胡萝卜素、黑色素和卟啉类化合物。

1、类胡萝卜素

含有类胡萝卜素的万寿菊

类胡萝卜素是由植物产生的一种色素,鸟类通过食用含有类胡萝卜素的植物获取这种色素,并形成了红色、黄色或橙色。美洲的主红雀和猩红丽唐纳雀羽毛的红色,是通过吃含有类胡萝卜素的植物而获得的。

主红雀

猩红丽唐纳雀

类胡萝卜素也是北美金翅雀和北美黄林莺亮黄色羽毛的成因。

北美金翅雀

北美黄林莺

美洲的橙胸林莺的喉部和胸部橙色羽毛含有类胡萝卜素色素。

橙胸林莺

火烈鸟是大型涉禽,它们在浅滩、沼泽等地方觅食。由于它们的喙是向下弯曲的,这使得它们觅食时要将头尽可能地低下,用喙去滤食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

藻类和浮游生物中富含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我们将虾、蟹等食材煮熟之后是红色的,是由于这些动物体内富含虾青素。这些动物的虾青素同样来自于藻类和浮游生物。

虾青素在火烈鸟体内积累后,会逐渐让它们的羽毛变成粉红色。

刚出生的火烈鸟体内只有黑色素,不含类胡萝卜素,这和它们还不具备像父母那样的滤食性喙有很大关系。而随着它们慢慢长大,喙进一步发育成形,它们体内的黑色素会逐渐被红色素所替代。一只火烈鸟大约需要4~6年时间,才能长成父母那样的成年羽色。

火烈鸟亚成鸟

2、黑色素

黑色素以微小的彩色颗粒的形式存在于鸟类的皮肤和羽毛中。根据其浓度和位置,黑色素可以产生从最深的黑色到红棕色和淡黄色的颜色。

含有黑色素的美洲雕鸮

黑色素提供的不仅仅是着色。含有黑色素的羽毛比不含黑色素的更结实、更耐磨。没有任何色素沉着的羽毛是相对脆弱的。许多原本全白的鸟类翅膀上有黑色的羽毛或翼尖是黑色的。这些飞羽较容易磨损,黑色素使羽毛尖端呈现黑色,可以增加更大的强度。

棕头鸥

3、卟啉色素

卟啉色素,通过改变氨基酸产生的化合物。尽管每种卟啉的确切化学结构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当暴露在紫外线下时,卟啉会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这与某些岩石和矿物的作用非常相似。卟啉会产生一系列颜色,包括粉色、棕色、红色和绿色。卟啉存在于一些猫头鹰、鸽形目和鸡形目鸟类中。

雕 鸮

含有卟啉色素的红冠蕉鹃

绿背金鸠

4、色素变异

当色素以不寻常的水平存在(或不存在)时,鸟类的外观会发生巨大变化。颜色异常虽然不常见,但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也叫白化。

美洲短嘴鸭(左:正常,右:变异)


乌 鸫

白化乌鸫

凤头鸊鷉

白化凤头鸊鷉

二、羽毛结构的色彩成因

由于羽毛上皮表面的凹凸沟纹、羽小枝内的小颗粒、气泡和液泡等对光线所起的折射和干涉作用而形成的色彩。常见的各种金属光泽就属于这种光学效应。

发冠卷尾

1、虹彩羽毛

在自然界中,虹彩结构的羽毛规则有序,具有角度依赖性。

当你变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一些蜂鸟脖颈处的羽毛时,看到的颜色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羽毛中的微结构反射阳光,反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颜色也就相应改变了。

同样,蜂鸟在扭动脖子时,其头部羽毛的颜色发生从黑绿、黑红相间到大红色等明显变化。

安氏蜂鸟

孔雀羽毛也具有虹彩效应,如果我们斜着观察,会发现色彩发生蓝移现象,如绿色羽毛变成了蓝色,黄色羽毛变成了绿色。孔雀羽毛调控色彩的策略非常精妙,即利用羽小支皮层的光学结构,稍微变化其结构参数就可获得不同色彩的结构色。

绿孔雀

2、非虹彩羽毛

在自然界中,除了规则有序具有角度依赖特性的虹彩结构色外,还存在许多从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结构派生出来的非虹彩结构色。与彩虹羽毛在不同角度反射不同颜色不同,非虹彩羽毛则依靠其多层结构来形成一致的颜色。

一些鸟类羽翅中的气泡会将阳光散射,形成某种特定的颜色,不会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最常见的就是蓝色。这种具有非虹彩结构的典型例子,比如冠蓝鸦和斑喉伞鸟。

冠蓝鸦

斑喉伞鸟

冠蓝鸦羽毛中的气泡将阳光中除了蓝色的颜色全部吸收,只将蓝色反射到了我们的眼中。如果你将它的羽毛逆光举起,阳光无法反射到我们眼中,你会看到羽毛是棕色的,这是黑色素带来的颜色。

普通翠鸟

光线暗时蓝色羽毛呈深色

一些蓝色羽毛的鸟类,身体并没有蓝色色素,依靠羽毛内部的微结构,大部分光在其中因为干涉效应而相互抵消,只有蓝光因为波长较短,能够不断叠加增强,赋予羽毛靓丽的蓝色,然而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蓝色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红尾水鸲

光线暗时蓝色羽毛呈黑色

3、紫外羽毛

多鸟类的羽毛结构也会反射紫外线波长范围的光,而鸟类可识别的光波范围要比人类大,所以在我们眼里平平无奇的鸟儿在同类的眼里可能色彩非常丰富。

鸟类分辨颜色范围扩展到了紫外线

鸟类拥有4种视锥细胞,相当于感光器,而人类只有3种视锥细胞,因此鸟类能够看到比人类更多的色彩。

人类和鸟类看到的色彩

孔雀眼睛紫外线感光器所看到的孔雀羽毛

鸟类羽毛的色彩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性。人们研究发现了羽毛色彩的成因。虽然如此,羽毛的色彩仍有很多未解之谜,科学家们一直没有停止探寻的脚步,希望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对羽毛色彩的探究中。

参考文献:How Birds Make Colorful Feathers

academy.allaboutbirds.or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你只有黑色素,动物们却有五彩斑斓的蓝?
【靛颏论坛】鸟类如何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羽毛?
《大山的自然笔记》-301【红额金翅雀】
鸡为何也有多彩羽毛?
【专业知识】鱼类体色变化调控
基因为鸟儿披上红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