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语文主题型口语交际课行动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主题型口语交际课就是利用语文课开设的,以生活为蓝本,以主题形式呈现,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由教师精心编排、创设,一种努力把社会搬入课堂的交际课型。

关键词:主题     口语交际    行动研究

一、项目研究背景

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是在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申报立项的研究课题,是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我们学校于2002年3月向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总课题组申报立项,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本课题将以“发展与创新”为基本指导思想,以“三个保证”为目标,以构建“三个课堂” (教室课堂)、(校内课堂)、(社会课堂)为核心,抓住“三条主线” 即阅读、作文、口语交际这三条主线,开展“三项素质” (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情感、意志和个性)和谐发展的研究。

我们前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这一子课题的实验研究,并通过总课题组的验收,顺利结题。为此我们还将在“口语交际”方面作一定的尝试研究,并确定了第二轮的子课题——“小学语文主题型口语交际课行动研究”。

(一)时代的呼唤

现代社会信息万变,人们的社交活动日易频繁,生活节奏大大加快,时代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思维敏捷,善于口头表达的语文素质。试想,一个不会听、不会说、不会口语交际的人,如何在生活中与人交往,与人合作!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能力需求。

因此要把听说能力的训练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语言往简单说就是交际工具。如果不说,不运用,语言的这个功能就无法体现出来。而且,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根基,说话流利的孩子,表达清晰的孩子,对知识的领悟力比别的孩子要强,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会处在比较优越的位置。

(二)新课标的关注

新课程把“口语交际”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把“听”“说”合在一起,并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三)国内外教育专家的精辟见解和研究实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必须毫无例外的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著名语学家斯特恩则指出:“优秀的语言学习者愿意实践,他能抓住每一个机会实践……愿意在各种交际场合将自己‘浸泡’于语言运用之中。”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为提高学生的交往素质开展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作文实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教师认识的误区:

1、许多教师尚不能经常遵照口语表达、口语交际教学的各项原则进行教学。

2、教师对口语表达、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确定,在认识上尚十分片面。大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教学训练内容就是教材中显现的内容。

3、教师对训练的途径、方法的认识比较肤浅,不善于运用会话、复述、故事、报告、辩论、演说等形式与途径来展开教学与训练。

4、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许多教师忽视了“自评”与“家长评价”的运用。

(五)学生发展的需求

新课程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因此,在 “口语交际”课中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将成为每一个语文老师的共识。可无须讳言,目前的“口语交际”课中,仍存在着单一、被动的现象。教师不想多展开,只是根据教学提示就事论事;学生也因为害羞而不想多言语,多展示。课堂气氛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更别谈能力的发展。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其成为真正的社会人,生活中人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目标和内容

目标

(1)情感交流目标:情感交流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情感交流,促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体现人本主义思想和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潜能。

(2)语言发展目标:指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在口语交际课上,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双向互动、无拘无束地交流,把话说完整,表达清楚,让对方听清楚、听明白。口语交际课上,还要训练学生说普通话,规范日常语言,克服方言、语病,日后无论是与人交谈或写出的文章都能让人听得懂、看得明白。本课题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小学语文主题型口语交际课的类型、基本过程及提高口语交际课效率的策略,激发交往兴趣,提高口语水平,从而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往素质。

(3)文明交际养成目标:口语交际课还要训练学生态度大方,有礼貌,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听,不要随便插话,用商量的口气提意见,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

(4)成果形成目标:把广大教师精心编写的教材挑选出来,编成《主题型口语交际课例集》,作为我们学校口语交际的校本教材。

内容

(1)在我们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把广大教师精心编写的教材挑选出来,编成《主题型口语交际课例集》,作为我们学校口语交际的校本教材。

(2)探讨口语交际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阅读和作文的促进作用。

(3)在口语交际考核评价方面有自己的初步认识。

三、课题研究解决的问题

(1)教师如何能经常遵照口语表达、口语交际教学的各项原则进行教学。

(2)教师如何大量挖掘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件,让其成为口语交际活动课的最鲜活的素材及依靠教材,注意教材的内涵但不依赖教材。       

(3)如何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理论依据主要是

(1)现代心理学。现代心理学把语言交际的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萌发阶段、孕育阶段、表达阶段。语言交际的萌发,首先出于需要,当人对客观的人、事、物有所感时,就能激发头脑中的有关表象,激发蕴藏在内心深处是某种情感,这样就萌发了语言交际的需要,此时所感、所思尚处于朦胧状态,有待于过过渡到孕育阶段。所谓孕育阶段,即对头脑中的有关表象和情感作进一步的扩充、延展,并进行再回味、再认识的提炼活动,使所思所感由模糊变为明朗,逐渐形成一个语言表达的序列,于是“内在”语言外化为“口语”,形成一种交际欲望,这就是口语交际的一般心理活动过程。

(2)语言心理学。语言心理学认为,无论听话还是说话都是言语活动,都在运用语言,听话是由外部言语转换为内部言语,而说话则是由内部言语转换为外部言语,他们都是在人们的彼此交际中产生并提高的。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我们就是针对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想通过一定的行动研究去探索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4)《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五、研究方法

鉴于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和新颖性,本课题将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我们将把目标渗透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探索理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2、调查研究法。我们将在搞好定点试验的基础上,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在广泛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讨论,逐步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3、理论研究法。收集资料,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

六、课题的实施

本课题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06年1月——2006年7月)

完成课题设计,做出课题项目论证,确定课题组成员,启动研究。

1、“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这一子课题在全校进行实验研究,并通过总课题组的验收顺利结题,为此我们确定了第二轮的子课题——“小学语文主题型口语交际课行动研究”。

2、界定了项目关键词及特点

主题型口语交际课就是利用语文课开设的,以生活为蓝本,以主题形式呈现,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由教师精心编排、创设,一种努力把社会搬入课堂的交际课型。它与一般的口语交际课的最大区别在于每一节课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话题,旨在主题突破。

从上述概念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主题型口语交际课的三大特点:一是时间的独立性。二是素材的生活化。三是形式呈现的主题化。

3、确定了主题类型的基本思路

在确定主题类型时,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尽量与生活沟通。(2)努力与应用联系。(3)体现年龄的特点。

4、明确了主题类型的编排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主题内容的时候,务必考虑内容的难易程度,在实施时采取螺旋式上升的原则。随着年级的升高,学段目标的要求也呈螺旋式的状态上升,《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的目标架构,为我们设计和选择“主题型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提供了操作的依据和展开的空间。

5、编排了主题类型

根据上述思路和编排原则,考虑交往内容的不同并进行同类归并,我们确定主题型口语交际活动课的类型有:

第一学段:

(1)介绍类  (2)劝说型  

第二学段:

(3)转述型(4)求助型 (5)独白型 

第三学段:

(6)采访型(7)辩论型 (8)表演型 

(二)实施阶段(2006年8月——2007年6月)

按照方案实施研究,撰写好阶段性研究报告。

全体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书籍,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在此期间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规范过程管理——强化学习。课题组成员坚持学习,组织学习交流。

    (二)坚持做好学情分析——明确语文课程标准的口语交际训练要求,针对本校小学生口语发展现状与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活动。

    1、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理想。除和家庭、社会、教育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密切联系之外,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是直接原因之一。

    在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上,学生的发言是令人大失所望。首先是发言不踊跃。当教师让学生举手发言时,学生有的左顾右盼,有的低头不语,举手者寥寥无几。其次是发言质量不高。表现在:说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口语交际课上往往是教师先照本宣科地读读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准备,接着指名说,一个不行又点一个,节节如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又怎么能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呢?

    2、挖掘课题研究途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小学语文主题型口语交际课行动研究”的主要阵地。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与方法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1)结合识字教学,确定主题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除了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说好普通话;还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说完整的话;常用对歌形式与学生对话,如教学“友”字,可这样设计:师:这是什么字?生:这是“友”字。师:什么“友”?生:朋友的友……师:请用“朋友”说句话。

生:我希望和大家交个朋友。 ……

(2)结合阅读教学,确定主题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延伸。比如,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小鸟飞走以后,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如果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孩子们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级学生以想象见长,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才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结合写话(作)教学,确定主题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说和写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先说后写,会降低写话的难度,使写话呈水到渠成之势,而写话则使口头语言更加规范。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有感而发,说真情写实感,做有米之炊。如:我们一位教师在上题为《发生在学校里的一件事》的作文课,大多数学生正埋头写作,也有部分学生在为找不到合适的素材抓脑袋。忽然从门口飞进一只小麻雀,也许是惊慌失措的缘故,麻雀只是在窗口扑腾。此时,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全集中到这只麻雀身上,更有甚者竟然直着身子要去抓麻雀。教师并没有阻止学生,反而和学生一起抓麻雀。这下教室里热闹起来了。好容易小麻雀被一位学生抓住了,送到老师手中。望着手中的麻雀,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刚才我们是怎么抓这只小麻雀的?”、“我们怎么处置这只打扰我们写作文的小麻雀?”此情此景此问题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进一步引导:“你愿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记下来吗?”学生们欣然纷纷动笔,通顺、流利地写下了一片片真情。后来其中一位学生的习作《教室里飞进一只小鸟》非常精彩。

(4)借助课间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地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

    (5)借助实践活动,确定主题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春游活动、“艺术节”活动、“六一”游园活动、班队活动、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往往在活动之后,学生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如果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自然得到了提高。比如:本学期我校举行了一次“班际篮球赛”活动,这次活动中的参与班级多,拼抢激烈,学生们欣赏完后,就情不自禁地讨论开了:本次比赛,我们班的球队属哪个档次,为什么能够赢,还需要在以后的比赛中注意哪些问题等,这样就达到共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6)借助影视媒体,确定主题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优秀的电影、电视节目,学生都非常喜欢观看,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爱看的电影、电视节目中找到切入口,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如《西游记》是人人喜欢看的电视剧,在学生观看后,教师组织他们说说剧中的精彩情节,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准确性;对剧中空白的情节进行想象说话;有时让学生转述节目的主要内容;此外,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深圳电视台的“第一现场”等节目中所涉及的话题,都是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好题材。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既回顾了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丰富了知识,又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一举多得,是可以经常性、长期进行训练的好方式。 

    (7)借助突发事件,确定主题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课堂、校园、社会上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充满好奇,这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一次放学路上,本校一位同学不幸摔伤骨折,路人出手相助的感人事迹发生后,教师让目睹事件发生经过的学生说说事情的前因后果,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这些生动的生活实例既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口语。

3、主题型口语交际活动课的一般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每一个活动主题的开展,都应通过具体情境的描绘、直观的显示、展现意境,强化感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即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促使学生有表现欲,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实实在在的场合里与对方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体会到交往的需要。

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对交往的主题感兴趣,产生表达的欲望,想想有关的材料,为组织内部语言奠定基础,解决好“说什么”的问题。学生在情境中获取表象,对表象进行筛选、重组,在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内部语言随之迅速进行着,在这基础上,顺势把内部语言过渡到外部语言,“准备说”。

(2)交际互动,实践往来

   根据主题内容,教师设计教学环节,解决好“怎样说”的问题。介绍一本书、照片或一场比赛进行说话交际的,运用独白言语(如:学做小导游、小小解说员);双方对话的,运用对话言语(如劝说、求助、采访、辩论);组织评价的进行评议。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个体练习、同桌互练、下位练习、集体指导等正式的训练指导。

运用独白言语时,表达得准确、到位;运用对话言语时,清楚明白表达自己的意思,要说得“得体”;运用“体势”语言,要适度、准确;在交往中,围绕话题,说者和听者角色不断互换;在交往中,围绕话题,人人参与,实现多向互动。

①师生互动。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是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交际。

②生生互动。即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引导学生“敢说”。特别对一些胆小、信心不足的同学更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和促进。

③群体互动。这是一种大口语交际学生参与面的好方法,可以是学生分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全班的大讨论。

(3)综合训练,整体发展

在进入训练后,以活动的主题内容为基础,同时要有所超越,创设更具有实践性的情境,让学生发挥个性和语言创造力,进行综合的口语交际训练。在这个操作程序中,学生呈现以下活动状态:

①进入角色,听清楚,说明白。

②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并辅以表情和手势等体态语。

③根据话题,互评互纠。

(三)总结阶段(2007年7月)

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并撰写研究报告,编写校本教材《主题型口语交际课例集》。

全面总结“小学语文主题型口语交际课行动研究”,整理图片资料、研讨材料,把有关优秀教案、案例、论文汇集成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结题报告。

七、研究结论

(一)探索出主题型口语交际教学的三种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法分为四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进入角色——体验沟通

    2、社会生活辩论法

社会生活辩论法是指教师运用技巧引导学生对情景、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感受及主张。在活动中,要求老师始终处于一个协助地位,作为参与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获得交际经验。

    其教学分为四步:设立辩题——各抒己见——争辩名理——交流沟通

    3、游戏活动法

游戏活动法是孩子喜闻乐见的方法。不仅仅是对生活现实的再现,更突出的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改造、概括后的演绎。它是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内在学习需要基础上的,是在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加工、体验、变革的自主活动过程中实现和完成的,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学习者强烈的情绪体验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活动。因此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也是很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游戏活动法的基本步骤是:课前激趣——自主设计——多样互动——评价升华。

   (二)制定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等级

备注

教学

目标

1、目标明确,恰当,有侧重点

 

 

 

 

 

2、教学内容设计合理,能体现教学目标

 

 

 

 

 

教师

作用

1、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激起学生兴趣

 

 

 

 

 

2、教师能及时把握学生的信息反馈,激励评价好

 

 

 

 

 

3、教师教态可亲,有感染力。

 

 

 

 

 

4、各环节时间安排合理,保证学生学习活动时间。

 

 

 

 

 

教学

策略

1、能根据实际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2、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恰当运用合作交流等形式。

 

 

 

 

 

学生

活动

1、学生活动时间多、形式多样

 

 

 

 

 

2、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面广

 

 

 

 

 

3、活动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不进行,学生敢于各抒已见。

 

 

 

 

 

4、学生的合作意识强,有较强合作能力

 

 

 

 

 

5、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与尊重,并有所发展

 

 

 

 

 

评语

 

 

 

 

 

 

(三)教师方面

     1、积极参与科研,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很大转变

    我们来审视传统教学,不难发现种种弊端:教师的“主导”几乎完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课堂教学成为缺乏生命活力的封闭程序。要改变这种状态,只有先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我们这个课题实验要求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交际,促进语言的发展。课题组在研究中多数教师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体现出: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由于教师认识上的转变,教育行为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又特别是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有了明显的转变。

    2、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有所提高

    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学校教育科研队伍壮大起来,大家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带头改变教育观念,并落实到教学行为上。例如:贺红秀老师通过实验,在教学中收获很大。让学生课前自学;或课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形成学生教学,教师在一旁作指导,侧重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邱燕老师几年来致力于生字教学的改革,放手让学生教生字,同学相互教生字等形式,且效果明显。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探索,课题研究成效得以彰显——

在第六届“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全国研讨会上,邱燕老师的微型讲座《办法总比困难多》获得全国一等奖。

在第六届“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全国研讨会上曹爱红老师获得现场板书设计全国一等奖。

在第六届“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全国研讨会上贺红秀老师获得上课全国二等奖。

俞小芬老师在街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得第一名;在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得二等奖。

陈炜玉老师在街道小学语文教师说课比赛获一等奖;在区小学语文教师说课比赛获三等奖。

李耿丹老师在街道小学语文教师说课比赛获二等奖。

(四)学生方面

    1、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明显提高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同学说话句子完整,意思清楚;交谈时,自然大方,不拘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我们的学生曾多次上汇报课、研究课,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思维清晰,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2、学生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增强

    学生要主动站起来进行语言表达,先要树立自信心,有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勇气,才敢于开口大声说话。我们的老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表现机会。例如:开故事会、诗歌朗诵、角色表演;小组内交流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因此,学生从初入学时的不愿说,不敢与他人交流,到现在能主动与他人交往,且在进行交流时,开口便是:“我认为……”、“我觉得……”、“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想法是……”那份自信,令一些成年人叹服。

    3、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促进思维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表里关系,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能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思维流畅性。

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想法,以及自己编的故事用文字写出来,收集些较优秀的习作,装订成册。虽然这些习作很稚嫩,但思路开阔,在文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真实地展现出来,想象丰富,内容新颖,很有创意。

    4、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

    人的思维是一种精神活动。这种活动常常是由产生疑问开始的,一旦学生发现了某种问题,便是他们对知识学习和研究的开始。利用学生的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所以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

八、研究的认识与思考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还有如下工作有待加强

1、应构建一个具有科学依据的训练序列的主题交际课型的教材体系。

2、应大量挖掘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件,让其成为口语交际活动课的最鲜活的素材。

3、师生共同参与交际活动的互动方式很值得提倡。

4、模拟情境后应尽可能地进入生活实践,活学活用。

5、组织辩论赛前应提前一段时间把话题告诉学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

6、无论是何种类别的活动主题,都应以文明、礼貌、尊重为前提。

7、我们在各阶段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只限于“笔试”,缺乏完整具体的测试标准,比如如何把“口试”引入测试机制呢?如果要引入的话又该制定怎样的量化评分细则?

九、今后工作设想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好如下工作:

    1、继续探索“小学语文主题型口语交际课行动研究”的典型课例,并加以丰富、运用,使课题实验成功的经验能广泛的运用于教学实践。

    2、进一步加强学校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建设,为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进一步强化师资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尤其鼓励参加此次实验的教师也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也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课题实验研究中,我们有困扰、有失落、有感触,但更多的还是有思索、有收获、有成长……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在教育教学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布吉德兴小学课题组

                                                                                  2007年5月10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实验研究方案
《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策略研究》的工作报告
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阅读报告
拓宽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教师方案】我的主题,我的研修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