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书法名世一字千金,一字难求,有时一只羊腿就能交换。

大文豪苏轼在当时是诗词著称书法名世,书法是“宋四家”之首,一字千金。崇拜者们想尽一切办法得到苏轼的书法,那可不是为了卖钱,是真喜欢,几近狂热地程度收集他的亲笔题字,即便是得到一张三五个字的便条,也是够让他们兴奋好几天。

殿前副都指挥使(统领禁军的副长官,司令级的)姚麟就是这类收藏爱好者之一。姚麟有个朋友韩宗儒经常出入,与苏轼有笔墨往来,有一天韩宗儒说,“你若是能帮我弄-张苏翰林的墨宝,我送你一只大羊腿”

韩宗儒一是为了显示示自己的能耐,二又得到最爱吃的羊肉,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满口应承此后,他不时借故给苏轼写信,收到回信,立即去姚麟那儿换回一条十几斤的大羊腿,这个秘密被黄庭坚知道了,便和苏轼开玩笑说“当年王右军用手书《黄庭经》换回了一群鹅,现在韩宗儒拿你的字换羊肉,可称‘换羊书’了。”

苏轼听了大笑不止。

苏轼身为皇帝的秘书很忙,连续收到韩宗儒几封信函,无暇回复,韩宗儒着急就派仆人来催促,苏轼刚匆匆写了几笔,忽然想起了黄庭坚说的笑话,于是搁笔不写了,笑着对韩家仆人说:“回去告诉你家少爷,本官今天不杀羊”

这就是文人的幽默。

苏轼《天际乌云帖》

行书,共三十六行,计三百零七个字。

《天际乌云帖》又称《嵩阳帖》,行书,共三十六行,计三百零七个字。此帖无年款,据清翁方纲所考,约在熙宁十年(一○七七》至元祐丁卯(一○八七》这十余年中所书,时苏东坡四十二至五十二岁间。应该说,这是苏氏书法艺术比较成熟时期的作品。

纵览全篇,字态凝重而饶有韵致,笔画圆浑朴茂,一点一画恰具有力屈万夫之力度。如果从用笔上去推究,苏字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颜真卿的笔法,落笔沉着,行笔涩进,提按转折凝重,故线条圆润丰实而富有内涵。据载,苏东坡『少时规摹徐会稽,笔圆而姿媚有余;中年喜临写颜尚书,真行造次为之,便欲穷本;晚乃喜学李北海,其豪劲多似之』(黄庭坚《山谷集》)。《天际乌云帖》明显地留有颜字的遗痕,这是苏氏中年临写颜字的自然流露。

笔力雄厚,却能书写随意;宗法传统,却能时出新意,这是苏氏在此帖中为我们展示的驾驭笔墨的非凡才能。作为尚意书风的主要代表,苏东坡的艺术追求,从来就是强调自我发挥,挥洒性情。他屡屡自道『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气强烈地抒发了一种不为绳缚,崇尚自我和自然的艺术情感。欣赏此帖,能感受到作者从头至尾都处于一个心手双畅,兴到笔随的精神状态。字势的映带关联,字态的率意洒脱,字列的大小错落,都营造出一种顺乎自然的艺术情景。所谓『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霏霏如甘雨之霖,森竦掩映,熠熠如从月之星,纡余宛转,缅缅如萦茧之丝气显现出诗一般的美感。

黄庭坚曾云:『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确实,苏轼那种萧散的性情和学问文章之气,是他的书法艺术魅力产生的根本所在。(张伟生)

苏轼《渡海帖》

行书丨元丰三年(1100)

纸本丨28.6X40.2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渡海帖》局部<一>

《渡海帖》局部<二>

苏轼《归安丘园帖 》

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近人帖》

上海张氏涵庐旧藏

苏轼《邂逅帖》又称《江上帖》

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丨(1037—1102),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谥文忠。苏轼博学多才。其文雄视百代,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工诗词,开豪放一派,与父洵、弟辙并称了一苏』;工花鸟,论画不以形似,但求意趣,开文人画之先河。书法负盛名,笔致深厚,姿态横生,自创一体,位列『宋四家』之首。

请到各大应用市场下载【中国书法第一私人定制平台 | 墨品定制 APP】或者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墨品定制】,参与“大兴美好家风”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苏轼行书《渡海、归安、近人、邂逅》四帖书法欣赏
苏轼行书《渡海帖》:书法注入了真情,才是鲜活03
高清逐字放大!(宋)苏轼《渡海帖》(一)
高清逐字放大!(宋)苏轼《渡海帖》(二)
苏轼行书《天际乌云帖》:把笔墨用到极致 !!!
苏轼 行书《渡海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