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笔记」1.6 全人教育的理想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青少年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而说话信实,普遍关怀别人并且亲近有善行芳表的人。认真做好这些事,再去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德鲁克」

“博雅管理的理想是向受教育者灌输行为和品格准则、知识和文本能力、对社会性价值和准则的尊重以及对知识和真理的理解能力,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约瑟夫.A.马洽列洛教授《失落的管理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导论)

「论语笔记」

1999年1月8日,接近90岁的德鲁克在回答“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写下了下面这样一段话: 我着眼于人和权力、价值观、结构和规范去研究管理学,而在所有这些之上,我聚焦“责任”,归根到底,那意味着我是把管理学当作一门真正的“博雅技艺”来看待的。

在现代社会中,博雅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基于社会人的通才素质教育。它不同于专业教育、专才教育,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考察了中国大陆、美国、香港和台湾的博雅教育后是这样总结的:“博雅教育在中国的普遍称为素质教育,美国称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 香港称为博雅教育,台湾通称为通识教育”。虽然说法不同,但是各方面都一致认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学应该注重通识教育,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 

但是究竟何为“博雅”?

在西方,博雅(Liberal art 单数)这一说法源自“博雅技艺(Liberal arts 复数)”这一历史悠久的概念。拉丁名词“liberal arts”是源自古希腊和罗马,原意是“适合自由人”,在古希腊所谓的自由人指的是社会及政治上的精英,尤其是西赛罗,最早出现在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在东方,这种教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和汉朝以后通常的儒家教育。当时对博雅技艺的定义是一种技艺或者技能,通常是由那些拥有足够多的闲暇时间以及学习能力的自由公民日常进行操练的技艺或者技能,这些人也就是所谓的精英分子,隶属于社会统治阶层。当时的这种训练意味着将公民训练成为社会的领袖。在古代中国也是如此,只有贵族子弟才可以受大学教育。春秋时期,孔子开始普及教育的先河,将教育普及至平民子弟的身上,因此,平民也开始学习五经六艺,就成为当世的人才,很多诸侯国或大夫之家会聘请他们担任家臣。

无论是古罗马人的“七艺”还是中国儒家的“五经六艺“,都体现了一种使人性臻于完善的教育理想。古罗马的七艺是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儒家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五经”的“经”是指永恒的道理,其中《诗经》代表文学,《书经》代表历史、《礼经》代表社会科学、《乐经》代表艺术、《易经》代表哲学。全人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这是知识工作者之所以要成为君子的理由。 

在《论语》1.6中,孔子特别说到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前后顺序是很清楚的,人格教育是基础,无论是孝敬父母,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说话信实,关怀他人等等,都是人格教育,是要青少年先学习良好的行为规范,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然后才是读书,而不是把读书视为一切,以为读书好了就代表一切。

人类文明的璀璨生辉会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去不带有任何目的的欣赏人类文明的一切会让自己变得谦卑。博雅理想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发生相应的变革,从一开始的基督教教堂、私塾到后来的世俗大学,都根据自身的需要对课程加以调整。但是,对于远古传统价值的强调,以及为了实现“人的完善”这一目标而将道德价值世代相传,这一切始终是博雅理想的核心。

人格教育,人才教育再加上人文教育,这就是孔子笔下的全人教育,也就是今天德鲁克笔下的博雅教育的内涵,是今天每一位知识工作者修行的法门。今天的知识工作者,可以借由君子的理想来完成这样的传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识社会》【管理】:读千卷书之第325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古代教育中的“六艺”是什么
论语打通六艺,有益于生活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开创(第十二讲)
感悟孔子教育智慧
孔子的教学论思想及其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