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孔子:生民未有,万世师表

每次上完课,都有同学让我推荐学习用书,通常来说,这些书都是与管理相关,里面列的诸如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小艾尔弗雷德·斯隆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埃里克·施密特《重新定义公司》、查尔斯·科赫《做大利润》、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管理技艺之精髓》、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大前研一《专业主义》、柳井正《经营者养成笔记》等等,根据每次的学员不同,书单会有所出入,但无论这份书单如何变化,一定不会缺少的就是《论语》。

同学们的困惑在于,为什么上管课程要推荐一本儒家的入门作品,这与管理有什么关系呢?与我有什么关系?就算有,时间已经过了二千多年,于我何用呢?

要解释这件事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每次都需要解释,所以我首先要说服的是我自己,我为什么一定要推荐这本书?如果不推荐这本书,可以吗?

答案是“不可以”。

注:山东曲阜孔林 孔子墓碑

一、我的《论语》之路

有些东西因为时间而由熟悉变得遥远,然后因为遥远而变得陌生,再由陌生变得陌路。

我们对《论语》的记忆表面上看起来往往停留在童年时期,那时候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一定有几句夫子的话,而且是需要我们背诵的。美国作家W.L.贝尔斯在《左宗棠传》里曾专门谈及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在一个孩子6岁以前就是不断的背诵各种经典读本,不需要理解,只需要读,不断的读。

“……所有这些课文都被学生牢记下来,很少忘记,年迈时也不能忘……年轻的脑袋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人试图为学生讲解……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课文都没有写成土话,而是写成古典文言。这种语言如此简洁深奥,为那些掌握了它的人开辟了一个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多年以后,学生才会对这篇文章的意思恍然大悟。

回想起来,这大约正是因为年纪还小的原因让我们无法对《论语》无法产生亲近感,要背诵要考试的东西怎么让人觉得亲切呢?只是觉得有一位道貌岸然的老人家在对我们进行道德说教,这些大道理他讲了一遍又一遍,每句话都很短,看起来就像是一句格言,又好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所以从前背诵《论语》的时候,除了背诵下来应付考试之外,实在想不起还有什么用途,

随着年龄的增长,果真如贝尔斯所言,曾经《论语》最有趣的地方反而让我们恍然大悟。

注:山东曲阜孔子学院

对《论语》真正产生兴趣源于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娓娓道来的故事让每一句话都变得生动起来,纸上的人物也变得鲜活,每句话就好像一部微电影,呈现出每个人的音容笑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角色,每个人都在自己处境里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这样讲故事的方式突破了原来只读译言的方式,整个世界豁然开阔起来,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孔子的形象不再是那么高大全,而只是一个身边的普通人的形象,几乎是不停歇的将这本书看来,对《论语》的兴趣油然而生。

再后来跟随傅佩荣老师学习《易经》,这门学问是自己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谓特别用心,每天三卦,参照《易经》原文,对照课程内容、讲义、视频学习,而在这样学习过程中自然会大量接触儒家的内容,因为除了卦词、爻词是周文王写好的之外,整个《十翼》都是孔子的读书笔记(《十翼》即《易传》,是解释《周易》的著作,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有十篇,故称《十翼》)。而傅佩荣先生的又是研究儒家多年,因此在解读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孔孟的思想,这就需要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查阅相关的资料,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正式开启《论语》的学习,所以感觉有些吃力,但是当整个学习结束之后,整个人不由得亢奋起来,我发现自己对《论语》已经不止于兴趣了而是一种学习的渴望,而孔子则一改往日严肃的形象,微微的笑着,变成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仿佛就坐在你的身边,针对你问的每一个问题,他基于自己的“一贯之道”给以不同的回答,每一个回答,都充满了智慧,所以他的每个学生才会争先恐后的去找老师请教。 (后来在学习德鲁克的时候也有与此完全相同的感觉,后面会谈到)

这时候我才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我们的《论语》记忆只在我们的童年,然后事实上,他在我们的血液里,我们一直活在儒家的世界里,每一个中国人,我们的祖上的祖上的祖上……一定是读过《论语》的。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一辈又一辈的儒者就成为了这个国家管理者和知识的重要来源,甚至是唯一的来源,是这个社会伦理的基础,所以在我们的骨髓里一定流淌着儒家的血液,无论这个人是在国内还是在外,每一位华人听到孔子的声音都会感受到亲切。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系统跟随傅佩荣老师学习《论语》。

二、传递人文精神

读《论语》,能感受到其中有一股正向的能量喷薄而出,语言是有能量的,虽然儒家不是世人眼中的宗教,但却起到了“国家宗教(辜鸿铭语)”的作用,这里的每一句话就好像是宗教用语一样,给我们强大的精神暗示。

这种道德修养正是《论语》由内而外所传递的人文精神

有一次,家里马棚失火烧了,孔子从朝廷回来,说有人受伤吗?没有问到马。(《论语.乡党篇》第17)

马是古代的交通工具,就像今天的劳斯莱斯、宾利等车的品牌一样,是一个人的财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多少匹马则是国家财力的象征。这段故事看起来很简单,甚至有点轻描淡写,但在《论语》里面有很多像这样简单十二个字的故事,就把孔子的人文精神表现出来了。试想,当我们的车库着火的时候,你最关心的是什么?我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车怎么样了,因为车是我们的财产,一个人关心自己的财产总没有什么错误,但孔子却是首先问到人有没有事,特别是在那样一个阶级分明的年代,我们于是知道儒家最可贵的就在这个地方,像这样重视人的生命价值的观念,不受任何社会条件的限制,它可以突破空间、时间延续下来。

注:山东曲阜尼山书院

儒家虽然不是宗教,但却具有宗教情操,所以不一定要信仰什么宗教,因为你本身就会有很高的道德水平,它的出发点就在于人文主义,也就是要把人当作目的来尊重,而不能把别人当作手段来利用。我们在学习儒家的时候,就会觉得这完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儒家不但具备现代性,还具有普世性。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到:人是生活在目的地王国中。人是自身的目的,不是工具。人是自己立法自己遵守的自由人,人也是自然的立法者。”,在康德的世界里,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他所呈现给我们的同样是生生不息的人文力量。在德鲁克先生看来也是如此,他认为管理就是关于人类的管理,其任务是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最大的集体效益,这才是组织的全部含义,也是管理能成为一个关键和决定性因素的主要原因。

雅士培(Karl Japers,1883-1969)是德国哲学家,一般视之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之一,与海德格、马塞尔、沙特等人齐名。他深入研究历史上各国各派的哲学家,最后选出四哲,分别是: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这四哲出现的年代相近,被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从轴心时代开始,人类的精神开始觉醒,从孔子回家这样一段简单的资料就要知道,孔子心里面对人是多么的尊重,他的思想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以及发扬。所以现在西方很多人愿意学习儒家,并不是想学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老的观念,他们想学的就是孔子的人文精神。

注:山东曲阜尼山 观川亭

在西方视儒家为儒教的观点是很普遍的,根据台湾辅仁大学傅佩荣教授的观点,最早把儒家学说称之为儒教的是进入中国的早期西方传教士,因为儒家学说在中国深入人心,严重影响了这些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因此,他们把儒家学说视为他们传教事业的最大对手,儒家学说因而也被他们称为儒教。由此产生了后来的“中国礼仪之争”。传教士当年翻译了大量中国古代经典,传到欧洲后,儒教的观念在部分欧洲学者那里也被接受。以后,欧洲的这些思想又出口转内销地回到中国,在全盘西化的思潮下,被一些中国人接受,儒家学说好像真的就成了儒教。

为什么说儒家不是宗教,我曾经就这个问题当面请教过傅老师,因为那时候的自己很想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而在学习《论语》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这样的联接,由内而外。

傅老师给了我他的答案,是一个否定的答案,即“儒家不是宗教”,成为宗教的要满足五个条件:教义、仪式、戒律、传教团体、学理。

第一,教义。宗教的教义是不谈条件的,直接宣布真理,没有任何商量妥协的余地,不跟你讨论验证。教义说的是生前死后理性无法判定的真理,宗教有一个门槛就是信才能进来,对于宗教只有信或者不信,没有介乎两者之间的说法。

第二,仪式。仪式包括一切有形可见的礼仪,宗教的仪式不是凭空塑造的,任何仪式背后都是神话的传统,神话就是用神的故事来说明许多奥秘,仪式则是把神话演出来,仪式可以助人回归原点,活出新的生命。仪式是要定期举行。

第三,戒律。戒律分三个层次,法律、道德要求、起心动念。法律只能判决一个人外在的的行为;道德要求的特色是一定要由内而发;宗教所讲的戒律要求是起心动念,只要有念头就等于做了。

第四,传教团体。宗教中的传教团体所负责的是研究及宣传教义、执行仪式,以及督导各种戒律,传教团体需要经过严谨的训练。

第五,学理。宗教还需要具备合乎理性解释的部分,否则无法传扬与推广,也无法与不同背景的人沟通。这一部分称为学理。

以这样的标准来看,儒家当然不能归为宗教。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21世纪是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和儒家文明三大文明对抗的世纪。事实上,他所说的对抗是政治学的对抗,而儒家所讲的文明是没有必要对抗的,孔子的思想是具有整合性的,能够包容的。因此,儒家思想不是宗教而是一种哲学,但是儒家具有宗教情操,内心永远会有向上突破的动力。

这样的宗教情操体现在,凡属儒家学者,皆有三点特色:一,尊重传统;二,关怀社会;三,重视教育。这三点分别针对”过去、现在、未来”。首先是尊重传统,他们从小学习传统经典,长期投注心力于教育体系中,以《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为依据,再熟读孔孟之书,宋代以后再加上《大学》与《中庸》,以及其他儒者的作品。这种尊重传统的态度其实遍存于历代读书人身上。

其次,关怀社会是针对当前的处境而言。儒者把个人生命成就与社会整体发展连系起来,总是希望得君行道,为民服务,做到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但是中国政治自秦始皇以后实施帝王专制,直至清朝结束,因此儒者有的愤世嫉俗、有的虚以委蛇、有的洁身自好、有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在这方面付出重大心力而未必能有什么成效。

注:山东曲阜颜回原居住地 陋巷

然后,儒者无论为官为民,总是设法开坛讲学、著书立说,努力培育下一代的杰出人才,或者寄希望于后世,以期薪尽火传。兼具上述三点特色的,即可称为儒者,他们脚踏实地、承担责任,贯穿”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三个向度,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特殊使命感,这就是儒家的入世情怀。

所以我以儒家为内心的指南,愿意将这种人文精神注入自己的内心。

三、用梦想照进现实

人生最终是要告别的,而在人生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的经历着这样的告别,告别总是另人心痛,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更惶恐白发人送黑发人,经历过生死的往往最深刻,这是因为每一次的告别都在告诉我们:人生总要有一个尽头,而我们正在到达这个尽头的路上。

孔子最先告别的是父母,孔子诞生不久,父亲叔梁纥就过世了。母亲颜征在将他带回娘家抚养长大,17岁时,母亲过世;他询问同乡长辈,得知父亲的墓地所在,再恭敬地将父母合葬。他对于“亲丧”的悲痛,说过一句扼要的描述,由曾子转述:“我听老师常说:‘一般人没有自己充分显露真情的机会,如果有,那一定是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吧!’”。(《子张篇》19.17)

孔子曾和他的学生子游讨论过三年之丧(依礼为25个月)的话题,我当时非常好奇的是孔子的答案,因为这显示出了非常强大观察力:“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意思是:一个孩子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可不是吗,刚出生的小马,抖动几个身体就可以行动自如了,可是人类却不是这样,想想看我们的孩子不正是如此吗?当我真正为人父时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三年的时间里,我太太辞职在家专门照顾宝宝,而我也把自己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太太更是直到三岁送到幼儿园之后,才重新回到自己的事业里,这中间经历的所有事情所有做父母的人都会有深刻的体验。或许是在为母亲过逝的守丧期间,孔子有了这样的感受到。

孔子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孟皮,他在孔子之前过世。因此之故,《论语》记载孔子曾为哥哥的女儿安排婚事,将她许配给一位杰出弟子。孔子在《中庸》曾表达自己的遗憾:“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在此,所谓的“事父”与“事兄”方面的遗憾,实是无可奈何之事啊!

注:山东曲阜夫子石

孔子67岁时,夫人过世;孔子70岁时,孔鲤不幸去世,得年五十;在孔子71岁时,颜渊过世了,年仅41岁;孔子72岁时,子路在卫国政治争斗中丧命,孔子再度发出感叹:“噫!天祝予!”“祝”为断绝之意,犹如上天断绝了孔子的希望。

孔子73岁时,梦见自己坐在厅堂的两个前柱之间,知道自己不久于世,就低声唱着:“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此涕下。孔子的哭泣,是感叹他的志业来不及实现。即使面对自己的死亡,他所在意的依然是自己的理想。

孔子的理想是什么?孔子希望传给后世的无疑是他的文化理念。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意思是:周文王过世以后,文化传统不是寄托在我身上吗?他积极从事教学活动,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目的无非是希望救助天下百姓。他在一位守关的官员眼中,是上天任命的“木铎”,负有教化百姓的重责大任。由此可以想象,孔子非常盼望杰出的弟子可以“继志述事”,让他的文化理想得以实现,进而达成“天下大同”的目标,即他所设定的人生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治长篇》5.25)

我始终认为,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达程度,只要看这个国家或地区是怎样对待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而实际上,最大的弱势群体不是某个种族,而是身体、精神障碍人士,在这个方面,美国毫无疑问是我们的老师,在美国期间,我去各地图书馆、公立文化机构,超市、政府机构等地方,这些机构不仅有完善的无障碍通道、洗手间,还有专门为残障人士提供的ADA电脑以及培训员工去服务他们。对残障人士的关爱不止在物质层面,还渗透到科技、理念层面。举例来说,为了让视力听力有障碍的学生,精神有创伤/不稳定的学生(比如有PTSD的退伍老兵,有焦躁症)顺利学习,公司、机构、教师设计产品、内容要严格遵守一系列无障碍国际准则。美国不仅有法律Section 508直接规范这一项准则,还有很多实用工具,比如联邦政府成立的图书馆与博物馆服务局(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与一系列国家机构推出了专门开发的实行这一无障碍国际准则设计的平台。

孔子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力量使天下人安之,怀之,这样的力量当然不足,但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真正的圣哲都有这样的心思,苏格拉底、佛陀、耶稣,他们都是想要化解人间的苦难,所以对于老者、少者这样的弱势群体,社会应该有更多的关注和包容,这正是我们今天做的不好的地方。

“朋友信之”,孔子的志向是要朋友们都互相信任,可是要如何才能做到呢,我们也都知道很多朋友之间互相欺骗的故事,特别是在政治环境险恶的环境下更是如此,所以只有设法让政治上轨道,让教育能够得到普及,让整个社会的架构都充满正义才行。换言之,孔子想做的是改变这个世界,人人都可以互相信赖。孔子这样的理想,是多么的伟大啊。

注:山东曲阜尼山,相传孔子出生地夫子洞

这样的理由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实现过,但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是否都应该有这样一个一辈子都无法实现的梦想呢?德鲁克的父亲有一个很有名的学生,叫熊彼得,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就问熊彼得:你希望将来被后人记得什么?熊彼得当时回答说:我想成为一名著名的经济学家,撰写很多的文章,被后人所传诵。后来,到了1950年,德鲁克又与他的父亲去见当时已经是著名经济学家任职哈佛大学教授并且是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的熊彼得,他的父亲又问熊彼得:“你现在还与人提及你将来被后人记得什么吗?”,熊彼得回答说:“是的。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仍然很重要,但是答案与原来已经不同。我希望被后人记得的是,我曾是一名将许多优秀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经济学家的老师。到了这个年纪,人们是否记得我写的书和理论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一个人如果不能使别人的生活有所不同,那么他的一生也只能算是表现平平而已”。熊彼得的一番话激励了年轻的.德鲁克,后来他创立了现代管理学这门学科,他在这门学科中论述管理是什么的时候,关联地谈到人生的意义,他说:身为最高主管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即使成为一个有效的最高主管,人生还有更高的目标。一名管理者必须使别人的生活有所不同,才算成功。

德鲁克也就将句话做为自己的人生使命,终其一生,德鲁克都在为这个使命而努力,努力让这个社会可以更好,努力让人的价值得到体现,也正是为了这样的使命,他才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当你去现场听他的课时,总会听到他说一句话:“不要告诉我听这堂课有多么难得,告诉我下周一你打算做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在行将去逝之前,德鲁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想我这一辈子真的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

这就是孔子心目中的太平盛事,弱势群体得到好好的照顾,朋友们都是互相信赖。

三、师生感情深厚

2014年清明节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花了五天的时间,把曲阜的孔子故里走了一遍。曲阜是孔子故里,这里古风犹存,我看到孔庙周围的建筑物,没有超过孔庙的高度的,彼此之前互称“老师”,甚至在入住的酒店的墙上,看到他们的员工守则都是《论语》的内容,在曲阜最重要的景点非三孔(孔林,孔府,孔庙)莫属,三孔同样有一项符合圣人故里的规定(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只要能背出在30句《论语》的内容,并能就其中10句给出解读的,就可以免三孔的门票,可见,他们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来读《论语》,更多的人来关注《论语》,这与有些城市不断高涨的门票价格立意完全不同。

我怀着敬意首先走进孔林,随即转化为深深的感动。

根据《史记》载,孔子去逝之后葬在鲁城北面的泗水边上,其弟子皆结庐守墓,服丧三年,在古代,只有孩子为父母服丧,从来没有弟子为老师服丧一说,可见师生感情之深厚,视老师为父,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去逝之后,他的弟子柏拉图说:“他是这个时代最正直、最善良,最有品德的人,他死了,我们都变成了无父的孤儿”。希腊人的这种师生观念,与我们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想表达的观念是一样的。柏拉图认为老师是他们心灵上的父亲,而孔子的弟子为了表达同样的敬意,决定为老师结庐守墓。

注:山东曲阜 万仞宫墙

这三年里的每一天,同学们都要谈以前老师和他们在一起的故事,也正是这些故事,慢慢的形成了《论语》这部书。三年即将结束时,想到终于要分散了,弟子们都抱头痛哭了一场,撒手分别,但有的人还是很哀痛,于是就选择留了一下来,而子贡不仅回来,甚至盖了一栋房间住了下来,三年之后复独居三年始归。到后来,孔子的学生和鲁国的其他人,陆续把家搬到孔子的墓旁居住的竟有一百多家,就这样,那个地方慢慢就成了一个村落,改名为孔里。鲁国世代相传每年都定时到孔子墓前祭拜,而儒者们讲习礼仪,乡学结业考试的饮酒礼,以及鲁君祭祀时的比射仪式,也都在孔子墓场举行。

司马迁为了写“孔子世家”,专程到鲁国故地游历,他看到孔子故居的堂屋以及弟子所住的房室,已经改成了庙(就是今天的孔庙),这里收藏了孔子生前的衣服、冠帽、琴、车子、书籍,直到汉朝二百多年都没有废弃。写到这里,连太史公本人都感动不已,在孔子墓同样是徘徊良久,在“孔子世家”的最后,他写道:

“诗”上有言道,‘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达不到这个境地,但心中总是向往着他。我读了孔子的遗书,想见得到他为人的伟大。到鲁去的时候,参观了仲尼的庙堂,以及他遗留下来的车、服、礼器。那些读书的学生,都还按时到孔子的旧宅里演习礼仪。我一时由衷敬仰,徘徊留恋地不肯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贤人也算得多了,当活着的时候都很荣耀,到他一死就什么也没有了。孔子仅是一个平民,他的道统世家至今传了十几代,学者们崇仰他都以他为依归。从正子王假以下,凡是是国研讨《六经》道艺的人,都依着孔夫子的话来做最高的衡断标准,真可说是一位圣明到极点的人。

明嘉靖二年(1523年)御史陈凤梧在当初子贡守墓的地方建屋三间,并于此立“子贡庐墓处”石碑。庐墓处东有楷亭。亭内石碑上刻着一古老楷树,摹自“子贡手植桧”。相传子贡奔丧来后,将一楷树苗植于其师墓旁,后成大树。清康熙年间遭雷火焚死,后人将枯干图像刻于石上。

注:山东曲阜孔林 子贡庐墓处

在“子贡庐墓处”拍照的时候我很想笑一下,可是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因为想到了子贡与老师之前那样深厚的感情。根据朱熹的记载,三年之丧指的是25个月,也就是两年零一个月,这样一算,子贡在孔子墓前一共住了五十个月,真的是让人敬佩。子贡本名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翻阅太史公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再细细阅读《论语》,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

子贡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他爱宣扬别人的长处,却也不隐瞒人家的过失,政治、外交才能更是卓越,根据《史记》的记载,田常曾想在齐国作乱,却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这几个人从中作梗,所以暂把作乱的兵移用,打算打鲁国,孔子派子贡去救鲁,子贡凭一已之力,挑起了吴齐两大国之间的战争,使得鲁国得以在战乱中幸免,史称:“止吴,霸越,乱齐,存鲁”,在十年的时间里,使得齐、鲁、吴、晋、越五国的情势都各自有了变化,这段内容太过精彩,读起来就好像是小说一般。同时子贡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善于贱买贵卖做生意,家境富裕,拥有千金财产,如果放在今天一定是了不起的企业家,这一点连孔子都称赞不已,所以说,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孔子晚年专心学术,遭到了一些无知浅薄之人的攻击,这个时候,子贡站了出来。

第一个出场的是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姓姬,名州仇,鲁国的三桓之一),他公开在朝廷说:“子贡的才能比孔仲尼更卓越”。鲁国的另一大臣子服景伯把叔孙武叔的话转告了子贡,但子贡听完之后平静的做了回答,言辞优美,不愧是孔门言语科的高材生,他说:“以房屋的围墙作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别人可以看到屋内美好的摆设。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进去,就看不到里面宗庙的宏伟壮观和房舍的富丽。能够找到大门的人或许很少吧,叔孙先生的话不是正好印证了这样的说法吗?”(《子张篇》19.23)

还有一次,叔孙武叔又一次在一个场合当众诋毁孔子,子贡这一次说的就更直接了:“不要这么做,仲尼是没有办法毁谤的。别人的才德表现,像是山丘一般;仲尼则像是太阳与月亮,没有可能去超越的。一个人即使想要断绝他与太阳与月亮的关系,对于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显示了他不知自己的分量而已。”(《子张篇》19.24)

注:山东曲阜孔子文化园

鲁国的另一个大臣陈子禽在孔子去逝之后也开始诋毁孔子,大概是听到子贡不断的称赞老师的原因,他就对子贡说:“你太谦让了吧,仲尼的才能难道比得上您吗?”所有这些对子贡的赞誉并非空穴来风,它说明子贡在当时的名声、地位和影响,确实已不在他的老师孔子之下。我们听听这一回子贡是如何回答的,子贡说:“君子可以通过一句话表现出他的智慧,也可以通过一句话表现他的无知,所以说话不能不谨慎。老师是我们赶不上的,就好天空是没有办法靠楼梯爬上去一样。老师如果能在诸侯之国或大夫之家负责执政,就会做到我们所说的:他要使百姓立足于社会,百姓就会立足于社会;他要引导百姓前行,百姓就会前进;他要安顿各方百姓,百姓就会前来投靠;他要动员百姓工作,百姓就会同心协力。当他活在世间的时候,人们以他为荣,当他不幸辞世时,人们为他悲戚。这怎么是我们赶得上的呢?”(《子张篇》19.25)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这八个字实在是恰如其分的表达了孔子亲炙者的心得,当我站在“子贡庐墓处”的时候,心里惺惺念念的就是这些片段,从这些片段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友谊,当然,如果孔子在世,他大约还是不会赞同子贡的话,在他的心目中,如果学生超过了自己,应该会高兴不已才是,他曾经这样表扬过颜回,因为他发现颜回有了超过自己的地方,在那一次的交流中,子贡和孔子同时出场,孔子对子贡说:我们都比不上颜回。

司马迁作为有远见卓识的史学家,他在《史记》中甚至认为孔子的名声之所以能布满天下,儒学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显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子贡推动的缘故。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这样写道:“孔仲尼的七十个学生中,以子贡最富饶有钱,原宪穷的连糟糠都吃不饱,躲避在简陋的里巷中生活。子贡则坐着四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带着束帛作礼品,到各国去访问,接受诸候的宴会。而且他所访问的国家的君主,对他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孔子的名声所以能够布满天下的原因,乃是子贡在人前人后不断推销的,这就是所说的得到形势之助,而使得孔子名声更加显著的呀。”(《史记》卷119货殖列传69)

读《论语》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光芒,能让自己树立梦想,并将梦想付诸现实,能在师生的对话不断感受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感,这一切都是充满了力量,让我的每一次阅读,都欣欣然向往之,故以此为序,与大家分享我的《论语》心得。

仅以此文,致孔子诞辰2570周年。

彭信之

------------

子曰德鲁克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用走心的文字让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流碰撞

长按关注,谢谢转发朋友圈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

让我们抱书取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商先祖子贡的经商处世之道
马庆赐/张润峰||孔子智慧大 光耀日月星
孔子七十二弟子,三冉踪迹今可寻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600个文学典故(三)
论语9.15
“儒家总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