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宜春密境南惹村

车驶离温汤镇,在山道上盘延迂回,这次我要去的是一座深藏山中的世外桃园“南惹古村”。在来南惹古村之前,就听人说过宜春南边有一个惹不起的山村。别看这个村子不大,只有17户人家,可建村时间不短却有八百多年了,它是一个偎依在山明水秀的山水画中的村落。由于这里的村民不希望外界的糟杂打扰他们的生活,就给村子起名为“难惹村”,意思是这里的村民惹不起。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更对南惹古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其实,这座坐落在明月山东麓的南惹古村并没那么难惹,村子的附近是禅林五家七宗的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寺”,南惹的名字有可能来自梵语。梵语中“般若”或“波罗若”,全称是“般若波罗蜜”,意译为智慧,在佛教中是指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表示为有别于一般的智慧。“般若”也可以读作“南若”,也许这里的村民既想表达对禅宗的敬重,又不希望招来外界的糟杂,于是就称这小山村为“南若村”。在了解了古村的面貌后,我还是喜欢有禅意的名称“南若古村”。

像中国的许多古村落一样,南惹的古老印记是两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树。在村西口,几块天然的巨石组成一座形似山门的景观,厚重又古朴的石头小径穿过巨石向村里延伸。两株古老沧桑的银杏树挺立在路的两旁,相距大概近十米。这两株古银杏粗壮挺拔,生机勃勃,要三四人合抱才能围住。据说,这是一雄一雌的长寿夫妻树,树的根脉相通,枝叶相连,更奇特的是雄银杏居然也结果子。

这两株古银杏是南惹古村的标志,也是村民们夏日纳凉或冬日暖阳的场所。两树枝繁叶茂,横斜飘逸的树枒上缀满了绿色的小折扇,在山风的吹拂下不停地搧动着,送来一阵阵凉风。尽管只有两株树,可远看就像一片小森林,形成两树成林的景观。但凡来到南惹古村的游人看到此树,无不唏嘘不已,赞不绝口。两株巨树立在村口,俨然一对威武的门神,守卫着古村的安宁,给南惹古村平添了三分神奇和秀美。

古树下卧着两块巨石,其中一块酷似棺材的石头叫棺材石,传说里面装着一个妖怪。唐朝末年,一只山妖经过此地,看见银杏树长得挺拔茂盛,便挥起砍刀欲将树木拦腰砍断。恰好此时被路过的铁拐李看见,他一掌将山妖打死,山妖现形后原来是条修炼成精的蛀木虫。铁拐李将妖尸装在棺材石中埋入树底,让它化成肥料。所以,这两株银杏树才长得枝繁叶茂,绿荫婆娑。另一块石头上布满了马蹄般的坑,传说是铁拐李打死山妖后,乘马上天时在石头上留下了马蹄印。

南惹古村幽静美丽又不那么呆板,富有生活气息;活泼生动又那么沉静不染,好像武陵人眼中的桃花源,自然、古朴、美的有点不真实。古村四面环山,绿树葱茏茂密,溪水穿村而过,鸡鸣野山坡,狗见游人而不惧,摇着尾巴好像欢迎你的到来。几座原始的木桥、石桥,连起错落有致的十几户人家,户与户之间没有院墙和隔离,只是自然的散落在山涧间。

这里是一个能触摸到岁月脉络和历史沉淀的地方,循着淡淡的岁月磬香,我轻轻地叩响沉睡在时间深处的古老村落。行走在古村之中,似乎这里的一切都凝固了历史的瞬间,村里那类似茶马古道的小径,全是原始的石块石板铺成,上面布满了青苔,丝毫没有一点人工的痕迹。那些意味浓郁的古屋、石桥无声地立于溪水涤荡、山峰环绕间。或沉睡、或苏醒,但都遮掩不去一样的美丽幽人,一样的曲线玲珑,绵绵不绝地倾泻出令人心动的诱惑。

农家、小桥、流水、田园等众多元素构成了南惹古村的淡雅和清纯,这种情感让人想起所有江南的景致,仿佛这里没有秦淮河的香艳,却有苏杭水乡的淡雅和旖旎。这里没有丽江古城的繁花,却有西子湖畔的宁静与温馨。南惹古村就是一朵由历史和时间沉淀下来的寂寞盛开的小花,在艳丽眩彩的明月山下,这朵深藏在大山之中的花儿虽小,但它却依然灿烂地开放。

南惹古村是一个让你惊叹不已的世外桃源和人间密境,闲时来这里走走,你一定会爱上它,毕竟那山水农舍间孕育的神奇秀美,美不胜言。南惹古村原本就是一副浑然天成的画卷,它的美吸引了许多美术院校的大师来这里写生采风,只是不知道他们的妙笔丹青,能不能将南惹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反正我贫乏的语言似乎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能尽兴的表达我对南惹的叙述。

在村里的老屋旁有一条小水沟,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正优哉游哉地戏着水。这些黄茸茸的小鸭子体态娇小,怎么看都像是刚孵出不久的,而它们上下翻滚戏水的动作却非常的娴熟。有的昂起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天空“嘎嘎”地叫起来,像是在唱一首欢乐的歌曲;有的用翅膀快乐地拍打着水面,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有的整理着自己的羽毛,像一位即将上场的演员在化着妆。许多游人也都被这群小精灵吸引了,举起相机拍个不停。

行走在南惹古村,犹如脚趾的神经末梢都悉数张开,能感觉到一寸一寸挨近古村的节奏,一点一点地朝着宁静和幽深推进的速度。我感觉到时光就是那流水,南惹似乎在移动,又似乎是静止,让人觉得屏气凝神。我感觉到眼前的南惹似乎很清晰,又似乎很模糊,让人置身仙境般。走在南惹古村,我仿佛在听着它的呢喃,嗅着它的体味,感受着它的气息,与它促膝、对视、融化成一个整体。

踏上南惹古村那长满青苔、悠长而寂寥的石板路面,拾阶而上,犹如走进一段古老的的农耕文明的历史,越往深处越发觉得原始与自然。随着明月山旅游的开发,这座深藏于大山之中盛满了田园牧歌的古村落,也不再怕招引外界的打扰,村里的人们相反还修缮了老屋,添置了灶具,挂起了红灯笼,做起了农家土菜。村里的农家乐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欢乐,它不但丰富了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也使原以种粮种菜为生的村民多了一个增收的方法。

从山谷的沟壑中蜿蜒而出的溪流,将满目苍绿的沟谷剖成两半,古老的村落便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溪流的两侧,沿溪的人家在穿村而下流水的涟漪中时隐时现。溪中清澈的山泉豪迈雄壮又肆无忌惮的从山上奔流而下,撞击着沟壑中的石头,形成各样的水纹和水花,映衬的每一处景致都如此的精致,如此的生动活泼。

这条流淌的小溪并不显得有多少妩媚,也不粗犷,它只有着朴实的容颜和那散淡的行径。细寻之处,那些从石缝里、从山洞中、从突兀的岩石下,从草丛树根中渗出的涓涓细流,很自然的汇聚一起,遂成一条生命旺盛的溪水,这山谷便有了一曲悦耳动听的生命之乐。于是,来到南惹古村的人们便追逐着溪流的水势,追逐着潮湿中的绿色花语,向溪流奔去的方向走去。

活泼的溪水欢快地奔腾,只要有些落差,溪流便跌宕起伏,激起白色的水珠,如雪般洁净,如玉般莹透。一路上低吟浅唱,或长啸轰鸣,显示速度之美,力量之美。被水冲成圆滑的卵石,有着不同的色泽,溪水把它们润的发出耀眼的光芒。那些可爱的溪卵石,大大小小随意卧着、立着、倾斜着,在流水的拥抱亲吻中,似乎也有了生命的灵动,它们与水相依,似乎是溪水的对头,其实不然,正因为有了这些卵石,溪水才更具风韵。

因为有了溪流,古老的南惹才会更加秀美。其实溪路也并不是坦途,巨石横竖,乱石堆挤,流水自有办法,水大时就漫过去,水小时就潜流穿越,一曲又一曲的流水,沿着曲折的溪道向前,在山涧中流出了野性的风情。每一道水流都是诗歌,都是散曲,都是散文,都是小说。有抒情,有故事。谁说那错落有致的卵石不是流水放牧的生灵?水上水下,或隐或显,如同山水画中的一处小品。只是多少年来,流水不腐,卵石依旧,一如古人的真迹在这古老的村落代代相传。

一座吊桥横卧在小溪之上,走上吊桥俯看清澈的溪水,泛起白色浪花的溪水,欢快地向远方奔去。眺望四周,碧绿的竹林,翠绿的菜园,散落的民居,南惹古村独特的风景尽收眼底。仔细观赏吊桥,吊桥很简单,几根钢索固定在两岸的木柱上,桥面铺上木板,两侧再用一根钢索和绳网作为护栏。当踏上桥面,直觉得桥身晃晃悠悠,如荡秋千,大有飘飘欲仙的感觉。凡来这里的游人,无不喜欢站在桥面上叉开双腿摇晃,桥身便不停地颤动,让人觉得惬意非常。

在绿意盎然的山村旁,一座石拱桥象一位年迈的老人横卧在沟壑上。这弓着脊背的石拱桥,曾托负过多少脚板和车履,留下过多少脚印和轮痕。岁月的风霜在桥身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印痕,透视着历史的苍伤,这座石桥像一首立体的古诗,记载着南惹古村的岁月沧桑。桥下流水匆匆,韶光追逐着迭迭涟漪而流逝,石拱桥却古韵铿锵,风采依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日,来尤溪灰坑享半日清闲
邂逅一座千年古村
楠溪江芙蓉古村
再不去自驾游就老了,推荐国内31处人少景美的好地方!
江南古镇(13):前童——儒家文化的代表
拥抱徽州(80):历山历水历溪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