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用吴茱萸汤临床体会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柳林医院  刘洪峰

       吴茱萸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之一。处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和大枣组成,具暖肝温胃、降逆化浊的功效。方中吴茱萸辛苦性大热,这么燥的药,用人参跟大枣甘缓益气和中,补脾胃而扶元气,来顾护脾胃之阴、津液,这是有脉络的。临床上,如果用吴茱萸汤治呕吐的话,通常生姜的量都要放得比吴茱萸重,因为生姜辛散寒邪,为止呕之圣药,所以降逆止呕,生姜疗效好,笔者有时也会生姜、半夏同用,治疗吴茱萸汤证的头痛更能得心应手。此外,生姜用六两,佐吴茱萸暖肝温胃,降逆止呕,吴茱萸善于破阴浊之邪或者袪湿浊之痰,且吴茱萸的走势,是至上而下。阴气、湿痰,属阴,其性下行。当肝阳不足,脾胃虚寒,肝寒犯胃,浊阴上逆,阴邪包住、缠住人身之阳气时,就会出现吴茱萸汤证。阴浊之邪上逆时,以服用吴茱萸,中温脾胃,下暖肝肾,散寒降浊,止痛止呕;同时又疏通肝经,阳明病篇:“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小半夏汤主之”。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历代医家常常有争论,当初学习到此条文同样深感疑惑:“吴茱萸汤是厥阴之药,怎么会是属阳明?”后来多次反复深读本条文便能体会。阳明在张仲景的语感,就是表消化轴的概念,那么这个病就是指在消化系统的病。所以说呕吐、痰饮,这些消化轴的疾病,使用吴茱萸汤便可理解。吴茱萸汤证主要是在处理浊阴上逆这件事情,湿湿冷冷的东西累积在中焦这里,从肝慢慢堆积着,便堆到脾胃去,这个湿浊之气在这里盘踞之后,阳明病的这个消化轴会出问题。可能就是因为这些湿冷的东西堆积在这个地方,若没进食,阴邪它不太会作乱,一进食,身体要消化这些东西,阳气就动了,当阳气要动时,被这些浊阴之气绑住、压住,动不了,所以就只好把食物吐掉了。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吴茱萸汤入了胃里头,倘若这个人的痰饮,是属于上焦的,吴茱萸汤就是去不掉,不但去不掉,生姜用到六两这么多,反而会使这些痰饮更加浮越,让人吐得更厉害。少阴病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厥阴病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及《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及“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总之,在临床上,无论是外感伤寒或内伤杂病,只要伴随有“手脚冰冷”加“心烦气躁”,笔者就会使用吴茱萸 汤。而服用吴茱萸汤如果产生发燥的现象,如:口干舌燥、眼干、眼眵多、胃肠发干、气散气虚等,笔者会用真武汤来救之。因为真武汤证跟吴茱萸汤证往往都是同一个人的体质,真武汤可以把水升上来,用来处理吴茱萸汤的副作用。

作者简介:刘洪峰,男,河南禹州人,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主治中医师,现任中国卒中学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头痛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被《医药前沿》杂志社聘任为特约编委,曾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在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从事于中医专业及神经内科专业临床研究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呕吐难搞定?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李鲜教授有好办法
新冠感染经方应对思考及临证
治疗头痛验方八则
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愈冬季四肢冰凉的腹胀男人
『温里剂』温中祛寒>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临床应用举隅(期刊论文)
吴茱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