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25)|我对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的认识

【摘要】本文通过对《金匮要略》节选条文的详细阐释,展示了一个中医学者的逻辑思维方式,表达了一个中医学者深深的中医情怀。

01原文节选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桂姜草枣黄辛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枳术汤方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02条文注释

依照条文描述,由寸口、趺阳两处脉象变化,诊得病属营卫不利。在此之前,所阅之书并无多少疑问,大意也容易明白。所以重点之一在于接下来的这几句:

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个人以为可以把这几句理解为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了疾病转化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营卫(气血)不利的表现;

以脉为界限:营者,属血,行于脉内;卫者,属气,行于脉外。营卫不利,病情集中表现在腹部。

阶段二:营卫(气血)偏废的表现;

营卫指气血而言。气血不行,则身冷骨痛。气血失和,气在外而血不足于内,则恶寒;血在内而气不足于外,则麻痹不仁。

阶段三:营卫(气血)相得的表现。

营卫气血调和,则腹中清浊得化,水谷得下,自二便排除病邪。

重点之二在于接下来的十分类似的条文,所给的方药却差异很大。(此处条文有无错简暂时无法解决,所以选择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给出解释)。

二者病位在腹部,区别是水分气分有所偏盛。水分偏盛则用桂枝去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气分偏盛则用枳术汤。

一个疑问是:

对于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这一个看似简单组合的方剂,却包含了:1.甘草汤 2.桂枝甘草汤 3.桂枝去芍药汤 4.麻黄细辛附子汤 5.麻黄附子甘草汤等。这些方剂可以从《伤寒杂病论》中找到对应的条文,关于对应条文的理解,没有多少异议。但是问题是组合之后,新方剂的大背景下,组合前的方剂的功用是否依旧保持或者如何转变?

对于这一个问题的处理,目前的合方理论还不能让人满意。经方家或者汉方家的基本做法是:功效不变,方剂叠加。此处的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就被简单地拆分为桂枝去芍药汤和麻黄细辛附子汤。问题是临床实践中,该方剂也完全可以用以上的五个方剂中的其他几个进行叠加,这样就导致了解释的随意性。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意义重大。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应该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所以有必要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成果,比如系统论。

03未来方向

《伤寒杂病论》代表了中医学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中医学的未来。未来的主要工作,其中之一是对中医学现代化诠释,以及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新构建。中医学的发展任重道远,后学者应该继续努力。

作者:刘庆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血不足,阳虚寒凝——谈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精彩讲座)
王绵之讲解辛温解表方(上)
心下痞
方剂学课后答案(自编版)
一个专门针对麻木而生的方子,5味药打通气血,搞定从头到脚麻木
支气管哮喘以麻黄附子打头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