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家: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但中国的家长、老师却还没跟上
userphoto

2023.03.24 甘肃

关注

在十几二十年前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自杀”就仿佛是天方夜谭,只有偶尔在新闻和报纸中才能看到一次。

可是近几年来,学生自杀的新闻却屡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2020年,武汉一14岁男孩被母亲扇耳光后跳楼自杀;近日,四川一男孩因为体育考了18分而被父亲误用武士刀捅死;还有前一段时间令全国人民揪心的胡鑫宇案件,每一个事件都让人压抑得喘不过气。

而另一方面,我国未成年人的心理状况也不容乐观。早在2010年的时候,况利团队就对我国的一万多名大学生进行过调查。

结果显示,30%的大学生都存在自杀倾向。其中,13.3%的大学生出现过明确的自杀意念。在2020年的时候,况利团队再一次对重庆市小学到高中的学生进行心理调研。

结果显示,24%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出现抑郁症倾向的孩子占了12%,而有自杀想法和行动的学生更是超过了17%。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很多人不禁发问,如今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这么多孩子都会走上自杀的道路?为什么现在的小孩这么难管?

针对这个问题,我国教育专家陈默给出了答案:并不是孩子怎么了,而是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而家长和老师还没有跟上他们的步伐。

即使是在现代,很多家长依然喜欢把“我们那个时候……”这种话挂在嘴边。

他们似乎已经忘了自己小时候也曾听过父母无数次说过这样的话,他们也已经忘了自己当时有多么讨厌这些话,可是他们现在却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

90后曾经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可是自2019年武汉出现疫情之后,有多少90后奔赴危险的疫情现场参与救治?有多少90后扛起了这个沉重的责任?

中国式家长最擅长的就是用自己的想法去评价孩子,事实上,他们或许从未了解过自己的孩子,也从没关心过他们想要的真正是什么。

2022年10月14日,胡鑫宇在当晚去上晚自习的路上离奇失踪。胡鑫宇的家长、警方、校方和多个救援队对学校及其附近范围都进行了仔细地搜索,就连学校的人工湖和化粪池都没有放过。

可是胡鑫宇依然没有被找到。一时间,各种阴谋论出现在网络平台上,而胡鑫宇的父母也坚信自己的儿子绝不会自杀。

直到100多天后,胡鑫宇的遗体才在学校后山的一个粮仓里被发现。

通过尸检,警方认定,胡鑫宇确定是自缢身亡,并非被害。也就是说,胡鑫宇确实是因为个人原因选择自杀,而并非其父母所相信的那样。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指责胡鑫宇的父母,而是要呼吁广大父母一定要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

据了解,胡鑫宇刚刚转学不久,由于不适应新环境和成绩下降等问题,他的情绪十分低落。

他的自杀并非突然的,而是经过了时间的积累。他曾多次向父母表示自己不想上学,自杀前也给母亲打了几通电话,母亲也对他进行了安慰。

但是这些对于胡鑫宇来说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他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时候,家长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

尤其是当家长听到孩子学习成绩骤降、孩子不想上学或者孩子在学校犯错的时候,他们自己的情绪就会十分变得不理智。

而且,中国式家长尤其擅长道德绑架。

当孩子没能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时,他们就会用自己如何不容易来压制孩子的真实想法。

这样或许会让孩子暂时听话,但是长久下去,孩子的心里就会产生严重的内疚感,他们恨自己如此不争气,当这种恨达到一定程度而他们又无法承受的时候,他们就只能选择自杀。

就像那个被母亲扇耳光而选择跳楼的14岁男孩,他其实并不是因为和母亲赌气才选择跳楼。

而是因为他实在太内疚了,直到他死前还在说:“妈妈,对不起。”他怨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到妈妈想做的那样,为什么妈妈那么不容易自己却这么不争气。

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孩子只是被父母带来这个世界,父母没有权利干涉孩子的人生,父母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控制。

当前社会仍然是一个“唯分数论”的社会,孩子的焦虑和压力往往来自老师和家长。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没有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很多家长和老师自己就生活在焦虑和内卷之中。

有多少家长渴望通过孩子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多少老师因为班级成绩不好而受到批评和惩罚?

分数看起来是学生的命根,其实倒更像是老师和家长的命根。没有人真正地去关心过孩子:他们到底幸不幸福?

有一位父亲曾经带着11岁的孩子来找我做心理咨询,孩子的父亲表示,孩子现在情绪非常不稳定,出现了抑郁的倾向,我在和孩子聊天的过程中找到了原因

原来,这个孩子从小喜欢画画,很有天赋。对他来说,画画是一件能让他感到开心的事情,是他生命里的一束光,可以驱散一切阴霾。

可是马上就要小升初了,他的父母要求他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来,不仅收了他绘画的工具,在看到他偷偷画的画时还气急败坏地撕烂了

从那以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下降了。不仅如此,孩子的情绪也变得十分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觉得活着特别没意思。

我告诉这位父亲,孩子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家长却没有权利剥夺孩子的爱好。如果想要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上,可以采取正确引导的方式,而不是采取这样的强制手段,要把幸福还给孩子。

虽然现在的孩子在物质生活上比之前要更加富足,但是作为家长却要意识到随之而来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他们往往什么都明白,家长不应该以大人的身份对孩子进行强制要求。除了关注孩子的情绪外,家长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些家长自己沉迷于手机,却要求孩子远离手机,确实非常不讲道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自己也要做一个不沉迷手机的成年人。

其次,家长要学会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学习和爱好向来都不是对立的,学习的时候就要好好学习,玩的时候也要毫无负担地放松。

当孩子能够保持这样的专注力时,学习成绩自然也不是一件难事。最后,家长要学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自己则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岛。

武志红老师认为,父母的爱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岛。有了这个安全岛,孩子就可以自由地探索世界,即使失败也不会感到气馁。

这种爱不是自私的爱,而是鼓励的爱,放手的爱,要学会让孩自己做选择,让他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而家长就像是孩子永远的港湾,你要告诉孩子,无论你成功还是失败,爸爸妈妈都一样爱你。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失踪100多天的胡鑫宇自缢身亡!为何父母和老师看不到他在求救
女儿抗抑郁药,被妈妈换成维生素:暴露中国式家庭最痛一面
【有感而发】再来说说“胡鑫宇事件”
用爱守护生命,胡鑫宇给我们的启示。
父母们宜理性跟孩子谈一谈胡鑫宇,识别孩子是否有心理隐患
触目惊心!青少年抑郁症高发,18岁以下患者超3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