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禁止出境文物(一)西周伯矩鬲 上
北京地区收藏有42件组禁止出境文物,是全国最多的。不过这42件组中,只有两组五件是历史上出自北京,而且出土发现于北京的真正京货。其中一组四件,是1957年出土于明十三陵定陵的凤冠。另一件的年代更早了,来自北京最早出现城市的年代,收藏在首都博物馆,而且是首博目前仅有的禁止出境文物。这就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伯矩鬲。
这件堪称北京人心肝宝贝儿的宝贝,收藏在首都博物馆东区圆柱形大楼的四层,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厅。
大概因为这件宝贝太宝贝了,所以虽然收藏在首都博物馆里几十年了,但以前在首博里能看到它却很难得,先是好多年一直没有展出,后来因为陈列它的燕地青铜艺术精品馆改造,又有几年不出来,倒是去外地参加了几次特展。
好不容易去年青铜馆改造好了,又赶上疫情,青铜馆因为地小又不开放了。好在现在一切都恢复正常了,青铜馆又开放了,伯矩鬲也作为长设展品陈列在青铜馆的正中央,终于能见到它了。
有空去看看吧,不然没谱的首博说不定又哪天把它收起来了。
伯矩鬲,西周早期青铜礼器,1974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251号墓,通高33厘米,口径22.9厘米,腹径24.2厘米,重7.5公斤。器型为商周常见的食器鬲,上铸有7个牛头,也被叫做“牛头鬲”,又因器内壁和盖内铸有同铭15字,记述匽侯赐伯矩货贝,伯矩作父祭器,因此命名为伯矩鬲。
2013年,伯矩鬲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录,这也是目前首都博物馆,以及北京市属博物馆中唯一一件禁止出境文物。
商周青铜器中,四羊方尊以造型精美工艺精湛著称,利簋以印证史实的铭文而珍贵,伯矩鬲这件个头不大的青铜器,能列入顶级国宝名列,正是因为它既有独特而精美的造型,又有具有重大史学价值的铭文,而且代表了不大为人所知的西周燕文化,见证了北京的建城开端,甚至可以算是最早的北漂。
北京虽名燕京,来源于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燕国,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周天子封召公奭于燕,但记载得很不详细,甚至连早期的多位燕国国君都没记下名字。
而且,还有文献记载召公奭与周公旦在周武王发去世后,同在周都辅佐周成王诵,召公还曾对大权独揽的周公产生过怀疑。因此长期以来,关于燕是不是召公封国,以及最早的燕国在哪里,都产生过争论。文献考据已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了,只能看考古了。
1972年,在北京西南43公里的房山琉璃河镇东面的董家林村,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探明古城的始建年代不会晚于西周初年。
此后,又在古城东南不远处的黄土坡村发现了大片古墓葬,先后已经发掘了300多座,其中有多座带两条墓道的中字型大墓,甚至还有一座带四条墓道的十字型大墓,墓旁还都有陪葬的车马坑,这在西周时期都是诸侯级的墓了。
从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其中有10余件带有“匽侯”的铭文,匽通燕,考古学家以此断定,这些大墓就是早期燕侯的墓,而董家林村的古城,就是燕国最早的都邑所在,也就是最早的北京城。
根据出土的堇鼎和克盉、克罍的铭文,周天子命太保的儿子克为燕侯,克到燕国后还派人回周都看望太保。文献和传世青铜器铭文都说太保就是召公,因此可以确定,周天子封召公一家为燕侯,但召公要留在天子身边,就由长子克任燕侯。
燕侯克作为第一代燕国国君,在琉璃河这里建立了北京地区第一座城,死后也埋葬在城旁的墓地里。
根据文献和铭文推论,克应该是在武王灭商后第二年就分封了,而夏商周断代工程提出西周元年为公元前1046年,因此北京市政府认定,公元前1045年为北京城的最早建城年代,距今已经3065年了。
在黄土坡墓葬中,曾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墓区很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商文化墓葬,一部分是周文化墓葬。一开始认为这里最早是商人的活动区,因此有商文化墓葬,后来燕国占据了这里,出现了周文化墓葬。
但随着考古深入,在当地发现的古人类活动遗迹没有早于西周早期的,也就是说商代时这里荒无人烟,西周后才有了人气。而且,商周文化墓葬区没有明显的打破,应该是同时期有规划地分区安葬的。1975年伯矩鬲出土后,进一步基本解开了这个迷题。
伯矩鬲于1975年,出土于黄土坡村北的墓葬区II区东部,墓向10度,墓长4.5米,宽3.7米,深1.6米,坑内有二层台,伯矩鬲与其他随葬物都放置在北面的二层台上。这种二层台的结构,在殷墟商墓中经常能看到。
最重要的是,在伯矩鬲的盖内和器身颈内壁,各铸有相同的阴文铭文:
才戊辰 匽侯易伯矩贝 用乍父戊彝
大意是说,在某年某月戊辰这天,燕侯赏赐给伯矩贝币,伯矩就这些钱铸造了这件铜鬲,以表示对父亲戊的纪念。
伯矩的名字应分为两部分,伯应是指他在同辈中的排行,矩是他的私名, 因此称为伯矩。而他父亲的名字戊,却是典型的商人的名字。
目前,全世界考古发现和存世流传的伯矩器大概有17件,其中一件伯矩鼎的铭文,说他是燕国的行人之官,负责接待周王使者,地位非常重要,而伯矩鬲则显示他与燕侯的关系很亲近。
因此,可以大致推断伯矩应为前朝商朝的遗民。
在商灭亡和周公东征后,商人不再被允许生活在原地,或被迁到洛邑成周,或随四处封建的周人去了各地。伯矩家族原来应该也是商朝的名族,商亡后被分配给了召公家族,并随克到了燕地。
大概因为具有掌握文字或礼仪等才能,伯矩受到了燕侯的重用,而且从他能铸造如此精美的铜鬲来看,他在北京的新生活应该过得很不错。
琉璃河遗址中那些商文化墓葬,也应都是从中原迁到燕地的商人留下来的,他们都没有再回到已经成为殷墟的家乡。。
所以说,伯矩应该也是第一代北漂了。
一个有文化、有编制的北漂。
不知道夜深人静之时,伯矩独自一人仰望北方的星空,会不会感叹自己命运的转折,回首北漂的人生,会不会低声吟唱:
One Night in 北京
我留下许多情
不管你爱与不爱
都是历史的尘埃
或许还在唱
人说北方的狼族
会在寒风起站在城门外
穿着腐锈的铁衣
呼唤城门开
眼中含着泪
伯矩鬲的历史讲完了,下面该欣赏伯矩鬲的艺术美了,特别是鬲身上的那七个牛头。
关注我们
与照耀同行ID
walkingwithshining
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琉璃河商周遗址
它的出现,将北京建城史提前了3000多年
【弘博看展】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琉璃河遗址 两段铭文共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燕文化总是有令人惊喜的发现
考古百年百大之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探秘︱北京城的源头原来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