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要试答《有价值的语文十问》
userphoto

2024.03.18 广东

关注

简要试答《有价值的语文十问》

渐新堂

      康康老师的语文十问,是资深的语文人。对一辈子所从事和敬畏职业的十问,是几十年在省重点中学相对集中了尖子学生语文教学之后对学科的深沉感慨,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百年语文学科建设的教学目的、教学载体、教学方式的直觉叩问。

      可以说,这不仅仅是热爱语文献身语文的一位老语文人的十问,也同样的是不少一线语文老师发自职业的一种天问。

      这些问题的提出,是谁也难以回答得清楚透彻,让人口服心服的。因为我国的语文学科的百年建设,至今仍然还处于混沌朦胧的内涵外延都很不清晰,也难以清晰的阶段。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甚至石头都不甚清楚在哪的阶段。

      本世纪初在制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时,就有其他学科专家提出在必修课程内将语文学科移出去。就像体育艺术学科一样,只让有兴趣的学生去选修,不必再去要求高中阶段的青年学生人人都得必修。

      然而,国家将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作为高考统一考试的三大学科之一,作为国民教育的根本国事,我们是应该进行理解和讨论的。

      上世纪末,曾经和康康老师以及汪、什么扬等我们四位一起,赴港参加过国际语文教育大会,一道听过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的主题报告。因为自己几十年教研员职业的原因,对这十问试作简要回答。不妥之处,还望康康老师海涵。有需要的地方,还盼康康老师以及其他老师一起继续讨论。

      现在就这十问逐一进行简要试答。

      ①语文考试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

      试答:语文考试还处在经验积累的阶段,站在教育测量学的角度看,还很不精确,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需要进行语文学科的能力测评,社会对青年学生的专业分流专业分流,既不能够考身高或者体重,也不能够长时间多方面多维度进行考察面试之后,只能够在短时间内面对上千万的考生进行纸笔测试来进行甄别筛选。

      随着考试命题工作的不断探索完善,大多数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还是呈现出与考试结果的一致性的。极少有语文能力很差而考试成绩很好的情况,对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的百分之八九十的语文能力,还是那个得到正确的反映的。

      现代医学中的体检,尚且不能够百分之百精准反映出身体健康的全部指标,何况语文学科。

②十二年语文教育,在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哪个更扎实,更涉及本质?

      试答: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有不同的教育任务,小学阶段重在基础积累,中学阶段则重在语文知识理解与运用以及语文能力的形成。

      ③课本教学这种讲读~分析~作业模式,利大还是弊大?

      试答:讲读分析作业这种教学模式,适应于班级授课时大面积的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面对广大普通学生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如果只使用这一种模式,又容易造成学习方式的刻板,导致学生思维被动接受的僵化,尤其是尖子学生集中的学校。这类学校,对教师的讲解分析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

      ④有无替代法,用其它方式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试答:近二十年来,各个地方以及学校在课程改革中尝试着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包括自学辅导、课内外结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等等。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方法,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探究体验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其学习的效率是有限的,不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完全取代班级授课。毕竟,我们期待将人类五千年创造的文明精华,在有限的短时间内,让学生都能够有简单的系统的了解与接触。

      ⑤不可否认,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表达能力提高之源,形式逻辑教学又是提升理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为什么七八十年代在高中语文中曾有过形式逻辑教学,后来又废了? △作文文不对题就是违反了同一律嘛。

      试答:中国人做事不讲逻辑,一段时间里成为了共识。教材决策者们也曾经在八十年代之初看到了这一点。八十年代初,科学主义盛行,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把损失了的时间夺回来。曾经准备学习借鉴西方,恶补逻辑。语文像数学一样分为阅读写作逻辑三门。在小学三四五年级开始学习一些初步的逻辑常识,初中起系统开设趣味逻辑,高中开设形式逻辑。因此八十年代中期,高中语文教材就投石问路设置有六七篇逻辑常识短文。后来随着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呼声日益高涨,随着对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反思(数理化试验本、甲种本乙种本,其间的教学内容不断缩减,直至20多次),发现大多数师范院校(除重点师大)中文系并没有将逻辑作为必修课程,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没有学过逻辑。在当时语文学科的三淡化(语法、文言、文体),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时,顺便就砍光了高中语文教材里仅有的几篇逻辑常识短文。

      ⑥作文考试究竞是束缚了考生的思想还是提升了考生的思想?我们的高考作文题是否有利于选拔人才?(可对比法国中学生毕业考试题与新加坡高考题)。

      试答:作文考试是被诟病最多的考试内容。我曾经在2006年写过一篇《高考成篇作文写作应及早退场》,从考试题目玄乎、写作备考固化、写作评分随意三个方面做出了批评,建议学习西美的分解项目和减少分值的方式来组织对写作能力的考查,以提高语文高考成绩的可信程度。当时有重点中学就将作文分数减去后才给学生核算成绩进行志愿填报。2007年华中师大中文系的谭邦和先生在境外发文批评我国的作文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实际,不赋苍生赋鬼神之后,2008年汶川地震后,才开始改变了高考作文试题命制思想,开始宣称高考作文“(全国)没有人写过是一种公平,都写过也是一种公平。”

      作文考试近些年来有很大的改进,早年的一些考试题也颇有提升学生思想的作用,如“习惯”“这里没有水换个地方再挖”就环境问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近些年的给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发展,人做技术及机器的主人还是奴隶,“吹灭别人的灯不等于自己的路就好走”,非物质遗产的认知与介绍,等等。

       好的高考作文试题是能够影响学生终生的。写作试题命制也在慢慢地往前挪动。

      ⑦批判能力是极重要的能力,无批判也就无从创新。在目前状况下,我你能教学生学会批判吗?我们教师自身有批判能力吗?

      试答:批判能力是创新的重要起点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发现也是创新的重要起点之一。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应该落实在基础教育上,其间包括不全等于是批判能力的培养。凡是接受过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质疑能力、批判能力。也能够自然培养出学生的质疑批判能力。

      只是一些地方还处于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境地,学生连九九表乘法口诀都不会背都不会用的情况下,就急急忙忙地开设文化批判类校本课程,其结果除了作秀就危害到了孩子正常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习。

      ⑧教材定于一尊是利大还是弊大?

      试答:我国的教材走过了一条非常艰难的探索之路。在农耕文明时代,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沉淀,逐渐形成了蒙童教育的被多数实践者认可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西学东渐之后,也百花齐放,各自编写出版了不同的教材。1949年以后,沿袭此思想,各省教育厅都开始设置了内置部门教材编审室(独立于教研室,有的省市还早于教研室),鼓励编写与负责审定地方教材。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全国先后出现了八套半(含各个学科)教材,诸如沿海版、西部版、人教版等,上海就有S版H版两个版本的地方教材。2004年以后,高中语文教材也出现了人教版、北京版、苏教版、鲁人版、粤教版等多种教材。

      我在九十年代深圳市某年高考模拟试卷的写作试题里也曾经出过一道题,大意为西方关于教材使用是一半对一般半:无统一教材便于教师发挥自身优势教学,有统一教材则方便青年教师教学成长。要求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展开评论。

      本世纪初,因为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地方获得教材自主编写权之后并不认真进行研制编写,导致了教材质量下滑严重。有的省语文教材里竟然有四百多处错谬,几年过去了,出版社竟以无专业编辑而不给纠错。一些市的老百姓还去政府要求不使用地方教材,而去使用人教版教材。

      鉴于国际上将国家教材作为国家事权,对下一代国民教育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认知,加上台湾十多年前删除中国历史、日本安倍贞子要求一些幼稚园小孩背天皇遗诏,等等。国家则在2012年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历史政治三科实行统一编写教材,2018年以后在高中也开启了这三科教材的统一编写。

      教材的统一编写,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没有顾及到各地的地域上以及文化教育经济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的确是教材编写中明显的缺陷。但是,在当前对教育的认知以及精力的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就保障教材编写教材审查的质量上来看,教材统一编写还是利大于弊的。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统编的参与人员就来自原五大版本的一些编者、几大高校教授、资深教师和教研员、十余位专职编辑。初稿出来之后,经过专业组、综合组、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如斑羚飞渡就被力学所否定)、国家疆域与海洋局审读,又经过百位特级教师审读,上中下三层次学校试教,然后才修订润色之后正式出版,在使用过程中也花费了大量精力进行修正改版。这些是一般出版社的财力物力人力难以达到的高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后应该会有一定的变化调整,可以由地方编写一些反映和适合本地域学生发展的语文教材。现在的课程体系就要求实施三级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⑨教纲的依据是什么?可否质疑?!

      试答:过去的教学大纲简称教纲,现在改为课程标准。国民政府时代叫课程标准。1949年以后学习高校,才改叫教学大纲的。

      学科课程标准的制定依据是国家意识,是教育部召集一批以高校教师为主的人,按照国家及教育部要求,综合语文教育界的一些研究共识,研究编写的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规定与目标达成的实施建议。

      由于受到多年多因素影响,语文学科性质,其内涵外延都还难以取得共识,还受农耕文明教育时代一科独大无所不包的影响,至今仍然难以有完全的现代意义上的语文学科边界,难以有具体可视可操作,对绝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的学科教育教学项目及任务,课程标准仅仅是一种理想一种期盼,一种只适宜于顶级学校尖子学生的课程发展的远景蓝图。

      但愿在大家的共同质疑讨论批判等思考碰撞下,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制定会越来越适宜于绝大多数地区的语文教育。

      ⑩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哪种更有帮助?初高中这套教材花五、六年时间来“教”值得吗?

      试答:课内课外阅读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作用。作为基础教育中的最主要的基础工具学科的语文,需要面对上千万的普通学生而非只针对尖子学生,需要学习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形成最基础的语文能力。这是大家所说的语文学习的基本口粮!

      这些最基本口粮的语文教学,就全国范围来说,需要采用课内阅读学习为主。由于教材编写的初衷是五六年时段里的系统考虑,就内容的不同领域,学习的不同年段,是基本上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普通学生中学毕业之后的继续学习和就业需要的,因为绝大多数学生高中毕业之后不再进行系统的语文学习了。因此,这套教材对普通学生而言,选文的经典,编排的系统,内容的多元,学习五六年,也就是教师使用来进行五六年的语文教学,是值得的。

      当然,对重点中学的学生,尤其是尖子学生,这套教材的宽度与深度是远远不够的。如北京某中学的国家专门开设的超常智力儿童班,全班十来位学生几乎10秒钟都能够将从未见过的五绝背诵下来。对这样类似的儿童,或者说家庭文化教育优渥的学生,甚至以后是决心做语言文字文学工作的学生,超常班的学生,应该给他们另行编写甚至开列书单,让其在广袤的书海中畅游,贪婪地吮吸人类文明的丰厚智慧。

      现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项目式学习、任务群学习、跨文化学习,研究式学习、整本书学习等等,就为这类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要求与学习内容学习领域的新要求,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学习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1—2012学年度高三语文教学进度与建议
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闲言碎语续3
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的三张名片
6.2学科教学计划六上语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