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子兵法:虚实篇

古代中国军事家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虚实篇》就是来论述作战中的虚实原则的。孙子对虚实的解释是这样的:虚,空虚,在作战中主要指兵力分散而薄弱;实,充实,主要指兵力集中而强大。虚实不仅指兵力的强弱,还包括主动与被动、有备与无备、整治与混乱、勇敢与怯懦、饱逸与饥疲等方面的因素。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孙子科学地提出了“避实击虚”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攻其所不守”的战术原则。 “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出奇制胜,是孙子军事思想的精华。然而,如何用诈?诈从何来?如何用奇?奇出何处?这一切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继续探讨的。《虚实篇》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本篇特别强调了在客观军事实力的基础上,主观能动作用的创造性发挥。“致人而不致于人”、 “因敌而制胜”,是对《形篇》中把握攻守主动权和《势篇》中奇正结合、出奇制胜思想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

孙子在本篇中提到一个了非常重要的论点,以引诱敌人,调遣敌人。在行兵作战中,关键所其不意、攻其不守,最后克敌制胜。因此,虚实原则,便是用兵的根本原则之一,是保证战争胜利的法宝。

孙子对虚实原则的论述,系统、完整而缜密,下面我们详细来分析一下。

第一,他开篇即强调,军队应事先进入战场,占据有利位置,以逸待劳,牢牢把握住战争的主动权。同时,应运用“利”、“害”的引诱、威迫,来调动敌人,使敌军按我们的意图行动,并使其由逸变劳,由饱变饥,由安变动,以求最大可能地消耗削弱其战斗力。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被告虚实原则的前提,只有做到使敌军处处受制于我,而我却时不受制于敌军,才能真正拥有战争的主动权,才能创造以实击虚的良好战机,虚实原则的实行才有可能。“致人而不致于人”,更是揭示战争胜败关键的至理名言。

第二,就一般的军事行动来说,无论是出兵、进击,还是撤退、防守,甚至于千里奔袭,都应该避敌之实、就敌之虚,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于无人之地也”。就用兵的攻守而言,攻,应该是以实攻虚, “攻其所不守”“攻其所必救”;守,应该是避实就虚, “守其所不攻”、守其“不知其所攻”;从而做到“攻而不可御”、 “退而不可追”, “攻而必胜”、 “守而必固”。就兵力的运用来说,应该努力使我军的兵力相对集中而形成压倒对方的绝对优势,而使敌军的兵力尽可能分散而处于劣势。

第三,知虚实,相当重要。集中兵力、以实击虚,或者隐蔽自己、避实就虚都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但它必须建立在对虚与实真正了解的基础之上,真正做到以我之实击敌之虚,反之将导致巨大的灾难。为此,孙子提出了“形人而我无形”的基本方法,从隐蔽自己、侦察敌情和促进虚实转化三个方面,论述了“因形而措胜”的战术要求。隐蔽自己要做到不显一点形迹,不露一点声息,“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o这样,敌人对我军的情况就一无所知,与我作战就像瞎子聋子一样,我进攻时, “敌不知其所守” 我们防守时, “敌不知其所攻”, “乖其所之”,造成敌军的“无斗”。

第四,“兵无常势”,“因敌变化而取胜”。孙子提出“兵形象水”,战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战术战法的运用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随机应变,只有灵活期运用适当的战术战法,才能取得胜利。 “因形而措胜”、 “因敌而制胜”,这意是用兵如神。同时,孙子反复告诫人们,战争中没有千篇一律的定规和一成不变的模式,任何凝固僵化的套用和机械刻板的照搬,都与胜利无缘。“水无常形”、“五行无常胜”、“四时无恒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变化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战争亦不能例外,所以“兵无常势”,“应形于无穷”。

本篇的精彩除了表现神奇微妙的兵法外,文字也是精美绝伦,相信读者从中获得的美感体验不会少于宋玉之辞、司马之文,而从中得到的人生启迪和智慧,恐后世之《秋声赋》、《赤壁赋》亦无可匹敌,因此我们亦可以将《虚实篇》当做一篇优美的赋去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子兵法》决策思想研究
《孙子兵法》读后感
孙子兵法(白话版)
《孙子兵法》30句经典名句,讲的不仅仅是权谋,还是人生!
《孙子兵法》30种大智慧,一口气读懂最高谋略
孙子与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