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访灵宝市天下雄关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2023年9月4日笔者到此一游,探访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东去洛阳,西去长安的重要雄关因历次战争而名的函谷关。

                雄伟壮观的古代雄关——函谷关
      走进函谷关,踏着古人的
足迹,寻找历史留下的遗迹,仿佛时光穿越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这里曾经是金戈铁马两军对垒的古战场,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

           笔者在函谷关老子铜像前留影

     公元前317年,魏、赵、韩、齐、楚五国合纵攻秦,楚、齐退出后,魏、赵、韩二十余万大军,兵临函谷关。修鱼之战,三晋从函谷关败退,一路被秦军斩首八万。“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紫气东来,老子骑着青牛进入函谷关

       继续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28米,紫铜锻造贴金,高大威武、和蔼可亲的老子塑像,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铜像两旁各有六根华表,华表从尧开始兴起,当时,木柱子和木牌放在十字路口指示路标,还可以在木柱上发表自己对时政的意见和建议,鞭策后进。随着社会进步,木柱换成了石头柱,没有办法刻字了,装饰也越来越华丽,就成了宫殿、庙宇的专用品。

      老子塑像后面山体上,用篆体字刻写的《道德经》全文,字体刚劲有力,气势磅礴,许多游客在《道德经》石刻旁,默默地驻足观看,品味国学精髓。老子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即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实际上,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辩证法思想,让我们看到对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

               古代函谷关,进出关口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政治动荡,社会处于剧烈变革之中。各种学说流派层出不穷,人们都在寻求新的出路和拯救现实的方法。在此背景下,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在函谷关苦思冥想,写下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这一时期,以儒家、墨家、道家、兵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竞相崛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函谷关《道德经》全文

       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都是东入关中的重要通道,可见函谷关的重要性。

        函谷关是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紫气东来、鸡鸣函关、鸡鸣狗盗、仙丹救民、公孙白马、终军弃襦、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与传说都发生在函谷关。

       探访完函谷关,听不完的历史故事,我在想,老子西出函谷关,究竟去哪里了?历史文献没有任何记载,有说老子去了钟南山隐居,有说老子弘道亡故地陕西周至楼观台,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是一种猜测,缺乏事实依据,这个千古之谜只能留给后人评说。

        老河口:孙金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足函谷关
函谷关
千古雄关—函谷关
张振营丨函谷关险道源长
当代作家||【函谷关前】◆杜德堂
走进函谷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