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润滑知识】润滑油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汽轮机的发展,出现了2,6-二叔丁基对甲酚(屏蔽酚型),目前其仍是工业润滑油中的主要抗氧剂。同一时期,变压器油中使用了对苯二酚,使变压器油使用寿命从3~12个月延长到15年以上,从而显示了添加剂的巨大作用。



直到1930年,曲轴箱发动机油是仅由基础油组成,不含添加剂。为确保提供适当的润滑,这种润滑油的换油期非常短,即1500 km 或更少。

从20世纪30年代起,埃克森(Exxon)公司成功研制了烷基萘降凝剂(PPD),即众所周知的“巴拉弗洛”(Paraflow);40年代初期,出现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盐(ZDDP)抗氧抗腐剂,较好地解决了氧化腐蚀问题;40年代中期,出现了磺酸盐和水杨酸盐清净剂;50年代出现酚盐清净剂;50年代中期,聚合的黏度改进剂问世;无灰分散剂出现在60年代,较好地解决了低温油泥问题;70年代出现了无灰抗氧剂及摩擦改进剂;90年代出现了无灰抗磨剂。




添加剂发展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ZDDP。这种化合物最初用于解决铜-铅轴承的腐蚀问题,后来发现ZDDP还具有优异的抗氧和抗磨性能,这使得ZDDP成为润滑剂中应用最普遍的抗氧、抗磨、抗腐多效添加剂,一直应用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开发与应用了非聚合型丁二酰亚胺型无灰分散剂,其具有优异的低温分散性能,在改善低温油泥方面效果显著,从而有效解决了低温油泥问题。丁二酰亚胺分散剂与金属清净剂复合还具有协同效应,可明显提高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并降低添加剂加剂量,这是润滑剂添加剂技术的一大突破。

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外已基本定型内燃机油的主要添加剂类型,即金属清净剂、无灰分散剂和ZDDP成为汽车发动机油的三大功能添加剂。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一方面对上述各类型添加剂进行化学结构调整和品种系列化,使单剂性能更具特色,同时进一步研究这些添加剂的复合效应,以期在符合经济的原则下,使复合添加剂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市场上添加剂商品更多地以复合添加剂的形式出售,其原因盖出于此。

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润滑油基础知识
车饰篇 养护章--汽车机油 后记
【看完这篇机油帖再也不用听”砖家“瞎说了!】
润滑油常用添加剂大讲堂
润滑油知识大全
连载|润滑油实用技术(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