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我不是您的学生!

    

    最近我接到一位幼儿园老师的电话,她在电话中讲了她教育女儿的故事。原来她不仅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是一个三岁女孩的母亲她说她在幼儿园小朋友挺有耐心,孩子也喜欢她听她的话。一个班有30多个孩子,好像都能管理挺好可是,到了家里对自己的一个女儿就没有很好的耐心,对一些事情都希望她一次就做好,对自己说的话一遍希望孩子就能记住并且做到,做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对三岁的女儿经常是动辄打骂,这样孩子也才能安静下来听进她的话。她的老公说脾气不好,出于对女儿的疼爱,她老公还忍不住时常当着孩子的面替孩子回骂她,如果她打孩子几下,她老公甚至和动手所以常常会为了孩子夫妻俩吵架他妈说她和她老公的这种教育方法以后肯定管不了女儿,她非常着急,不知道如何是好。




听过这样的电话,我忍不住有很多话要说,要对我们这一群既做妈妈又做老师或者将要做妈妈的老师们说:您的孩子不是您的学生!当我们回到家里、回到孩子的身边时,我们要调整思维转变视角,回归到一个正常母亲的身份,越回归的好,你的孩子将会越有出息!


这位幼儿园的妈妈对孩子的不耐心和与老公的争吵,都是源于对女儿的“女儿学生观”,就是母亲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女儿当做了本班的学生,把对女儿的爱转换成了对女儿的超出班上孩子的“要求”,希望女儿能一遍就记住妈妈的话并且做到,希望女儿用具体的“做到”反馈给妈妈。其实她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检验女儿的智商、能力等各个方面是不是超出同年龄人,一旦发现没有,自己对女儿的高期待就变成了高失落,于是焦虑、愤怒的情绪油然而生,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就引发了对女儿的指责、打骂和与老公的冲突。妈妈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女儿与班上的孩子在比较,于是一连串的负面事情接踵而至。这是很多教师职业妈妈爸爸容易犯的错误,这个错误的源头就是源于妈妈有意无意地把女儿和班上学生在做比较,对女儿有了更高目标更高的期待而不顾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


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沟通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父母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全班最突出学生的角度更不是教师父母的角度,自然而真切地回归妈妈的角色而不是教师的角色如果案例中的妈妈能够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那么她就知道如何对她三岁的女儿,在面对孩子做不到的时候,就可能会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生长规律和一些心理原因。对于两到三岁的女儿目前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对妈妈的安排孩子会说“不”,此时妈妈不是用发火、用打的方法,而是要读懂三岁左右孩子的发展规律,采取适合的沟通策略。这里适合的沟通策略是:尽量充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满足孩子的自我意识成长的需要,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好后,才有可能在后续的阶段形成比较好的他人意识和更好地独立。而不是要孩子一定顺从妈妈,接受妈妈更多的干涉和限制。当然也不是说就不需要跟孩子建立规则。重要的是:做教师的妈妈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回归到家庭里,“妈妈”才是第一身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是以第一的目标要求孩子,而是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接纳和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在妈妈更多的鼓励、欣赏、赞美声中,充分吸足这些心理营养,这样孩子才会有探索世界的勇气和信心,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有信心、有价值的孩子,他们的人生中才会有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过多干涉、批评、指责,从而会影响孩子的独立,不仅如此,对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良好性格的形成,都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孩子是您的孩子而不是您的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岁孩子因奶奶打麻将丢失,妈妈做了一个决定,全家炸开了锅
4岁女儿回家神情呆滞,妈妈得知原因后,一怒之下带人砸了幼儿园
【二姨专栏】2009年二姨写的两篇趣事
教师家人的心声
自从做了那个50岁男人的小三并且生下孩子后, 她的人生就开挂了!
别剪掉孩子想象的翅膀_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