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逻辑

徐建斌

总理克强李多次强调企业融资难问题,特别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多次开会发表讲话。这对于银行来说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贵意味着银行贷款利率高;另一方面,其实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也没有赚到钱,那么,到底钱去哪里了?其中原因就是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过高,这就需要解决风险控制的问题。现在大银行风控手段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强,但为什么还会出现以上的两方面问题?像浙江、福建的农村商业银行,其效益非常好,不存在这个问题。它们就是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它们在当地金融市场所占的份额极大,大于四大行等金融机构加起来的份额,并且在前几年金融风暴时期,温州有一个很小的县农商行(原农村信用社)每年也能够保持两个亿左右的利润。这就引发了一些思考,是不是现在大银行的风险控制逻辑有问题?风险控制无非是保证放出去的钱,借款人能够按时的还本付息,而现在做的很多风险控制措施,与客户最终还不还钱有没有必然关系,这是需要在更高或者更实际的层面上去思考的一个逻辑问题。

一、小微企业贷款的业务特点及风险特征

风险管理必须先对小微贷款业务的特征进行分析。小微贷款的第一个特征是贷款主体的特征。小微贷款的主体是双重的,一个是企业角度,一个是个人角度。小微企业本身的信息来源少、不规范是普遍现象,贷款决策更多的还是依赖企业主个人信息,因此贷款基本评价仍围绕企业主信用信息、身份信息和资产情况。但是大银行往往会从法人的角度去做分析,现在我国大银行的小微贷款业务基本归并到公司业务体系,所以更注重从财务逻辑来控制风险。事实上,在国外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是从个人角度控制风险的,注重的不是企业报表,而是企业主的个人信用。另外,小微个贷还具有主体分散、贷款金额小、信息少、监管难等特点,从法人公司角度控制风险更无从下手、费时费力。

第二个特征是贷款责任特征。从法律的角度讲,个人的法律责任是无限的,而法人是有限的。只要企业资不抵债,法人就可以申请破产,豁免债务责任。风险管理如更注重从无限责任企业主着手将会更有保证,事实上国内大银行目前是更偏向有限责任的公司角度。

第三个特征是贷款风险特征,即贷款外部环境特征。比如法制环境方面,贷款风险与法律相关制度的完善程度、个人违约责任、故意欺诈承担刑事责任等息息相关。金融机构融资实际上是债权债务关系,需要法律维护,没有严格的法治环境,风险控制执行就难以到位。另外,宏观经济环境方面,如果债务主体是个人,贷款风险仅与个人有关系,不直接与企业经营相关,受经济波动影响也就小。由于宏观经济有周期性,到危机时期会有一大批企业倒闭,会给银行造成巨大的压力。

关于小微贷款的风险内容,主要包括个体风险、系统风险和渠道输入风险。其中,个体风险的主要风险表征是借款人未按时还款,需要识别非恶意违约和恶意违约实质风险。系统风险主要表现为区域性或系统性的市场风险或者批量违约现象。渠道输入风险方面,因为小微个贷具有批量化特点,都要借助一定中介,合作机构对借款人的诱导、贷款资料包装、贷款诈骗行为等,风险会借助这种方式输入。

二、当前银行小微贷款的风控措施及难点

当前银行小微贷款的风险控制主要是以下三方面:一是对还款来源的分析,比照法人贷款风险防控措施,注重第一还款来源,注重企业未来的运营收入;二是看抵押物,有抵押就贷,无抵押就不贷;三是依据大数定理,借助大数据做一些风控措施,比如基于大部分人愿意还款假设,设置一定的不良贷款可承受额。

这些风控措施本身能够起到一定的风险控制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难点。比如信息的真实性方面,借款人与贷款人的信息可能不对称,还款来源信息可能不确定。业务渠道风控方面,存在合作机构输入性风险防控能力较弱,合作机构造假易导致批量风险。大数据应用方面也存在局限性,一是基于大部分人愿意还款假设的局限性;二是借款人违约带来损失的数据预测真实性;三是VaR值的局限性,贷款收益无法弥补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四是贷款风险须确保精准,基于大数定理管理较粗放。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目前银行小微贷款过度依赖抵押物,银行基本丧失信贷能力。

三、银行小微贷款风险控制的合理逻辑

银行小微贷款业务中,银行赚取的是利差,保证违约率低才能保证业务的正常发展。在借款是否会违约问题上,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对博奕关系,借款人是否会违约取决于其违约成本。所以银行小微贷款风险防控的立足点是确定借款人的违约成本。个人违约成本与法人违约成本显著不同,个人违约信息比较透明,借款人对债务须承担无限责任,贷款诈骗、恶意违约刑事责任也比较明确,因此违约成本就会比较高。同时,确定借款人信息的真实性是小微贷款风险防控的重点,包括保证主体信息真实、抵押物价值真实、抵押担保手续真实、贷款用途真实。

小微贷款风险防控应注意合理运用大数据等各种手段,小微企业风控要有技术创新,但不能被技术绑架,技术一定是为风控服务的。小微贷款风险防控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信息真实性验证创新,包括进行小微贷款借款人信息多维度验证,银行、合作机构、政府部门互相验证,运用区块链实现信息的不可篡改、可追溯保证信息真实;二是智能合约应用创新,包括明晰金融权利与义务,合约自动实施,违约处罚自动触发;三是信息共享模式创新,包括保证共享信息的真实性,扩宽共享信息的深度、广度;四是机构输入性风险防控创新,人与人互动向人机互动转变,中介机构向中介平台转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2P的根本逻辑缺陷:风控应该这样做——区块链时刻
我国小微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相关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如何做好小微企业信贷业务
信贷规律之九:第二还款来源聚集的信贷风险
【高端论坛】张建民:把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