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贷基础资料里隐藏着大风险

信贷基础资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基础资料的随意修改、验证不到位等会形成较大的风险,甚至形成案件。

  信贷基础资料一般包括客户身份信息、居住信息、单位信息、联系信息、婚姻状况等,在信贷管理中,通常关注的是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资料的变更历史、不同客户间资料的重复性、资料间的勾稽关系等关注不够。基础资料实际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基础资料的随意修改、验证不到位等也会形成较大的风险,甚至形成案件。以下通过三个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一:

  在信贷风险控制的基础上,为缩短授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通常实行信贷授权,商业银行通常按区域、行业、客户、产品等将某特定金额以下的贷款审批权下放给分支机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分支机构获得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但部分业务环节脱离了总行的监控,为舞弊提供了可趁之机。如:
  2015年10月,甲支行向A企业授信750万元。客户经理在2016年6月办理该企业贷款周转时,在信贷系统中将法定代表人配偶“张三”更改为“李四”,贷款周转发放后,客户经理又将“李四”改为“张三”,张三在甲支行有100万元个人经营性贷款。
  后经核实,客户经理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配偶的原因为,A企业和张三的贷款总额为850万元,超过了支行的审批权限,客户经理在周转贷款时,就将A企业法定代表人配偶修改为其原配偶李四(2012年病故),并查询了李四的征信报告,授权期限为2014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说明该授权书为李四病故前签字,且授权期限是空白的。
  变更客户基础资料里面的一个不起眼的内容,即可将本应上报总行审批的贷款,变为分支机构审批的贷款。


案例二:

  随着移动和网络金融的繁荣,各银行纷纷推出了线上审批流程,使得办理信用卡、贷款、借记卡等更为方便和快捷。方便快捷的同时,面签和面核环节被取消,短信验证码成为核验客户身份的关键之一。
  在信贷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不同客户(近亲属、关联企业除外)的联系号码一致,或者客户联系号码与员工或员工近亲属一致的情况。客户办理信贷业务时留存的联系号码,是银行与客户沟通放贷信息、还贷还息信息、开展贷后检查等的主要渠道。若该联系号码不正确,发生借户贷款及员工套用客户授信情况的概率将会大大提升。
  在信贷审查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取出联系号码一致的清单,进一步核实时,发现借户贷款的现象较为普遍。

案例三:

  征信报告是人民银行建立的金融机构间沟通客户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金融机构通常在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时使用,主要关注征信报告中的授信余额、逾期情况、查询机构和次数等,对基础信息关注较少。实际上,征信报告中披露的客户基础信息也值得细细揣摩。
  如某客户的征信报告显示婚姻状况为已婚,但提供给银行的婚姻状况声明书为未婚。审查人员对此提出了疑义,客户经理坦诚未对客户的真实婚姻状况进行调查。后经了解,客户拟用婚后其个人名下住房抵押获取贷款,但知其配偶不同意,遂提供了虚假的婚姻状况声明书。银行在此过程中若未尽职,将丧失抵押物的处置权。
  再如某客户的征信报告显示工作单位一直为A贸易有限公司,信贷系统中填写的工作单位为B制造厂。后经核实,该客户实为A贸易有限公司的员工,因购房首付不够产生资金需求,了解到银行不能发放贷款作为购房首付用途,于是与B制造厂经营者(该客户朋友)合伙虚构了挂靠协议,拟获取经营性贷款。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调查和审查过程中,除须关注资料的完整性之外,还应通过资料之间的印证关系验证资料的真实性。

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上述基础资料中隐藏的风险,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风控措施:

01

完善风险防控措施

   针对信贷系统中重要信息的修改,应上收权限,分支机构通过提出数据修改审计,经上级管理部门审批后,由管理部门的操作人员负责修改;建立客户统一管理平台,将不同系统登记的客户信息进行匹配,不仅防范客户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同时避免重复提供资料造成的资源浪费;注重系统留痕,对于更改和查询记录,应做好日志管理,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同时在与客户发生纠纷时明确责任。

02

深究表象下的根源

   通过上述案例,不难发现,问题表象就是修改客户配偶信息、联系号码不一致、基础资料不一致。但深究发现,这些表象后面隐藏的风险极大,如规避审批权限、借户贷款、员工挪用客户贷款、客户骗贷等。因此,在信贷审查中,若发现类似问题,除责任调查人修改外,需进一步思考背后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发生的根源,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避免治标不治本。

03

强化员工合规意识

   一般来说,传帮带是培养信贷人员的传统模式,在当前金融环境下,一些原有的模式和技巧显示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要从合规培训教育入手,强化员工合规意识:首先,通过制度的传达、案例的观摩教育,向员工贯彻合规的标准和重要性;其次,对严重违规的情况,应加强处罚和问责力度,进行全辖通报,同时组织对员工行为管理、员工个人合规意识、流程控制漏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达到“杀一儆百”的警示效果;最后,组织开展员工合规活动,发挥基层员工的主动性,做到主动合规,人人合规。

【作者:浙江宁波鄞州农商银行代秀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实用的信贷业务流程——贷前、贷中、贷后(收藏吧!)
流动资金贷款的操作程序
做好贷时审查的要点
银行信贷审批部员工月度总结报告模板(工作内容、工作成果、工作不足和改进、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婚姻状况不符?看信贷审批中心如何处理!
农村信用社防范信贷风险的设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