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三十六章

​道德经-36

传世版: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帛书版: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白话文:想要收拢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让它强大;想要废除它,必先推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是一种微妙高明的道理。柔能胜刚。鱼儿不能离开池渊,国家的利器不可以轻易向人展示。

这里老子观察到自然界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事物总有其顶点。

我们推倒火柴盒的过程中,发现火柴盒在没有推倒之前,它的势能在逐步增大。当达到顶峰的时候,它才会倒下来。第一阶段,外界输入能量转化为势能;第二阶段,到顶点的时候,势能转化为动能,倒下来了。

1、要促使一个事物的状态改变,必须要向其输入能量。这是第一阶段,是必要的,所以这一章的句型是:想改变状态,要先输入能量。想要收拢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让它强大;想要废除它,必先推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2、势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就可以转化为动能,达到了最初改变状态的目的。且势能越大,动能越大。

3、当一个事物累积到顶峰的时候,坏的自然而然就来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当秦皇苛政使人民无法忍受的时候,摧毁一个帝国也不过朝夕。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懂得收敛,就是高明。

4、柔弱胜刚强是因为势能具有累积的作用。比如大坝上的水,今天下雨积累一点,明天积累一点,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摧枯拉朽般的奔流而下。

柔和的东西常常容易凝聚、累积。平时觉得无所谓,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千钧之力。如水,如我们的情绪,如民心。所以,家庭相处不要让自己的情绪累积,该释放的就释放,如果一直累积,终有无可挽回的一天。

5、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出自《庄子·胠箧》。庄子是反对有圣人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什么会这样?来看庄子的论述:

“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给天下人制定斗、斛来计量物品的多少,那么就连同斗斛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秤锤、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那么就连同秤锤、秤杆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符、玺来取信于人,那么就连同符、玺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仁义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那么就连同仁义一道盗窃走了。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那些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刑戮和杀害,而窃夺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诸侯之门方才存在仁义。这不就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所以,那些追随大盗、高居诸侯之位、窃夺了仁义以及斗斛、秤具、符玺之利的人,即使有高官厚禄的赏赐不可能劝勉,即使有行刑杀戮的威严不可能禁止。这些大大有利于盗跖而不能使他们禁止的情况,都是圣人的过错。因此说,鱼儿不能脱离深潭,治国的利器不能随便拿给人看。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的。”

也就是说,圣人虽然制定了各种规则,但大盗不理你这一套,连你的规则也一起盗走,不管这个规则是仁义还是国家。压根就不应该把国之利器拿出来,拿出来就会让人起贪欲,防不胜防。

6、庄子是这个意思,但老子好像略有偏差。从句义上讲,老子认为就没有国家的必要,无为而治。建立国家了,也建立了各种规章,礼乐,结果换了个人一下子把你整个连盘拿走,你搞什么搞。每个人都坚守道就行了。

这里暂且认为庄子早于老子。

7、但是,老子的思想也存在矛盾的部分,出发点是什么?天下太平么?太平就好了么?那不需要国家就是道么?如果有人不坚守道,要侵犯别人利益怎么办呢?而被侵犯者又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怎么办呢?自身自灭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才是怎样炼成的(四十一)
《庄子》天道
读懂这些受益终生《4》
道德经圣解(五十)
如何理解庄子所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真正含义?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