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无挂碍


心经:做到心无挂碍的两大前提,读完受益一生


古语有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所谓“不如意”,往往都源于心有挂碍,反之,一个人若是能够做到心无挂碍,那么,自然就没有什么不如意之事了。

或者说,做到心无挂碍的人,便不再受到“不如意之事”的牵引与影响了。

我们举个例子。

有人说,人生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

修行的僧人

而生死之所以是大事,虽然表面上是看不透之缘故,但实际上却是心有挂碍所致的结果——心由于挂碍生死,所以才被生死所缚。

由此可见,人生当中的一切不如意,说到底,都是心有挂碍所致。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心无挂碍呢?

其实做到心无挂碍,大致有两大前提,即:

一、善于把握当下

《心经》有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大意是说,无论是色还是受、想、行、识,其本质都是空性。

所谓“空性”,就是佛家所讲之无常,既虚而不实,又转瞬即逝,故而不可执著。

而不可执著,其实就是教人要善于把握当下。

进一步的说,人生于世不过短短几十年,最多上百年。

然而相对于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时空来说,一百年不过是一瞬间,更何况时光流逝很快,世事变化多端。

小和尚

如我们正在做的或者已经做过的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去。

事实上,过去的事我们无法去把握,将来的事更是无法预测与把握,故而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唯有现在或者当下。

因为把握当下,所以可以摆脱过去一切与未来的牵引与影响,从而做到心无挂碍。

这就是做到心无挂碍,需要善于把握当下的道理。

二、正确面对得失

佛家讲:世事无常。

所谓“无常”,其实就是《心经》中所讲之空性。

事实上,庄子所讲“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其实正是对于“无常”与空性的最好诠释。

而“无常”,自然就会有得有失了。

进一步的说,有得有失,有生有死,其实正是一切万有的形态,不以人为之意志为转移——我们根本无法改变。

然而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得失这种形态,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面以得失的态度。

佛寺

事实上,当一个人可以看淡得失,并且不再受到得失的牵引与影响——不再患得患失时,那么,便可以真正做到心无挂碍了。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其实正是我们所讲做到心无挂碍的两大前提,亦是《心经》给我们的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安,即归处
为什么大多的人会愿意有个高僧做朋友,却不太希望自己成为高僧
【惟因老和尚文集】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淡看得失,从容生活,即是心无挂碍
人生本无常,心安即是归处
看淡得失,笑看一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