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运六气中的太极针法

 


     五运六气以肚脐天枢部位为天地气交的太极,即人体的中心点,也是上下左右的交叉点,并以此为核心产生了中医的缪刺法、巨刺法。

     腰脐以上为天,腰脐以下为地,天地气交于肚脐神网穴部位,是人气的地方,称之为人体的太极。如((灵枢.阴阳系日月》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素问.六微旨大论》说:“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张景岳注:“枢,枢机也。居阴阳升降之中是为天枢。”物之中点称枢,天枢就是天地相交的中点,也就是所谓气交之分,五运六气七篇大论所论阴阳升降理论即源于此太极。




     腰以上为天为阳属乾,腰以下为地为阴属坤。乾为天为阳,其本性是上升的;坤为地为阴,其本性是下降的。乾上坤下,天地不交,是否卦,不能化生万物。

     腰以上为天为阳而下降,腰以下为地为阴而上升,天地交而为泰,故腑募穴多在腰脐以下,脏募穴多在腰脐以上。



     人体的太极图,离卦在患者左侧,坎卦在患者右侧。

     左阳升,右阴降,如《素问.刺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这是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时泰卦时的太极图。如果天阳不降,地阴不升,则处于病理状态时否卦时的状态。

     上为阳,下为阴,这是阴阳之定位,即乾天在上,坤地在下,乃天地之定位,不易之理。乾天阳气下降,坤地阴气上升,阴阳相交乃自然生化万物之真理。阴阳不交称否,万物不生而疾病发生。治病就是交通阴阳,阴阳和则百病消。三焦经、大肠经、小肠经都属上肢经脉而募穴在腰脐以下,能治上肢病。腰脐以上募穴多是下肢经脉,故能治下肢病。乾为首,可以治疗头部的疾病,可以认为这就是腹脑。坤为腹,可以治疗小腹部位的疾病。于是产生了《内经》的缪刺法。



     如《素问·阴阳别论》说:“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灵枢·五乱》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

《灵枢·阴阳系日月》说:

正月主左足少阳,六月主右足少阳,

二月主左足太阳,五月主右足太阳,

三月主左足阳明,四月主右足阳明,

七月主右足少阴,十二月主左足少阴,

八月主右足太阴,十一月主左足太阴,

九月主右足厥阴,十月主左足厥阴。

甲主左手少阳,己主右手少阳,

乙主左手太阳,戊主右手太阳,

丙主左手阳明,丁主右手阳明,

庚主右手少阴,癸主左手少阴,

辛主右手太阴,壬主左手太阴。

     这是以日月从戊位天门夏至点右旋到己位地户冬至点为右为阴,人体的右手足诸经与之相应;以从己位地户冬至点右旋到戊位天门夏至点为左为阳,人体的左手足诸经与之相应。这就证明人体左右阴阳分手足诸经是有天文北景的,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灵枢·经筋》说:

正月足少阳经筋患孟春痹,四月手阳明经筋患孟夏痹,

二月足太阳经筋患仲春痹,五月手太阳经筋患仲夏痹,

三月足阳明经筋患季春痹,六月手少阳经筋患季夏痹,

七月足少阴经筋患孟秋痹,十月手心主经筋患孟冬痹,

八月足太阴经筋患仲秋痹,十一月手太阴经筋患仲冬痹,

九月足厥阴经筋患季秋痹,十二月手少阴经筋患季冬痹。


1、2、3春三月应左足三阳经—7、8、9秋三月应右足三阴经(春秋阴阳平衡)4、5、6夏三月应右足三阳经—ro、11、12冬三月应左足三阴经(冬夏阴阳平衡)l、2、3春三月应左足三阳经—4、5、6夏三月应右足三阳经(春夏为阳,同名

阳经相应)

7、8、9秋三月应右足三阴经—10、11、12冬三月应左足三阴经(秋冬为阴,同

名阴经相应)

1、2、3春三月应左足三阳经—10、11、12冬三月应左足三阴经(冬春同肢阴阳经相表里)

4、5、6夏三月应右足三阳经—7、8、9秋三月应右足三阴经(夏秋同肢阴阳经相表里)。



    《素问.调经论》说:“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


多种缪刺法、巨刺法:

(1)左右两侧足同名经缪刺法、巨刺法,如左右足太阳经缪刺法、巨刺法,左右足少阳经缪刺法、巨刺法,左右足阳明经缪刺法、巨刺法,左右足太阴经缪刺法、巨刺法,左右足少阴经缪刺法、巨刺法,左右足厥阴经缪刺法、巨刺法等。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灵枢·厥病》:“耳聋无闻,取耳中(手太阳小肠经听宫穴);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手太阳小肠经少泽穴、手少阳三焦经关冲穴),后取足(足太阳膀胧经至阴穴、足少阳胆经窍阴穴)。”(附《灵枢·杂病》:“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聋而痛者,取手阳明。”)“耳鸣,取耳前动脉(手少阳三焦经耳门穴);耳鸣,取手中指爪甲上,先取手(手厥阴心包经中冲穴),后取足(足厥阴肝经大敦穴)。”(附((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上关穴),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少商穴)。”)“左取右,右取左。”这就是缪刺和巨刺二法。

(2)上下同侧手足同名经缪刺法,如左足太阳经与左手太阳经缪刺法,左足阳明经与左手阳明经缪刺法,左足少阳经与左手少阳经缪刺法,左足太阴经与左手太阴经缪刺法,左足少阴经与左手少阴经缪刺法,左足厥阴经与左手厥阴经缪刺法等。右侧同此法。

(3)左右上下手足交叉同名经缪刺法,如左足太阳经与右手太阳经缪刺法,左足阳明经与右手阳明经缪刺法,左足少阳经与右手少阳经缪刺法,左足太阴经与右手太阴经缪刺法,左足少阴经与右手少阴经缪刺法,左足厥阴经与右手厥阴经缪刺法等。右足与左手同法。例如:左手少阴经神门穴对右足少阴经太溪穴。

(4)同一肢体相表里的两经缪刺法,如左足太阳经与左足少阴经缪刺法,左足阳明经与左足太阴经缪刺法,左足少阳经与左足厥阴经缪刺法等。右足、两手同法。

(5)不同肢体相表里两经缪刺法,如左足太阳经与右足少阴经缪刺法,左手太阳经与右手少阴经缪刺法,等等。

(6)上下交叉肢体相表里两经缪刺法,如左足太阳经与右手少阴经缪刺法,左足阳明经与右手太阴经缪刺法,等等。例如:左手少阴经对右足太阳经。

(7)肩背部与胸胁部及少腹部相应。如《素问·金厦真言论》说:背为阳,腹为阴,就是背与腹对言,说明二者有对应关系。

(8)腰骸部与少腹部及大腹部相应。

(9)同位相应对应点

(10)前后阴阳对应刺,如督脉对任脉,背部足太阳对胸腹部足阳明,月甲背对少腹,胸对骼骨等。如合谷对应太冲。


如果您对古中医针法感兴趣,可到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守力.三阴三阳研究系列
阴阳系日月——《黄帝内经·灵枢》第四十一篇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黄帝内经》灵枢 ● 阴阳系日月篇第四十一(原文)
《黄帝内经灵枢》卷七【阴阳繋日月】第四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