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购车要警惕十大陷阱 遇“挟车加价”要坚决说“不”

新快报讯 记者冯艳丹 通讯员粤消委报道 合同金额捆绑交车时间,挟车加价;扣押汽车上牌凭证捆绑保险潜规则……去年广州市消委会共接到汽车消费投诉两千余件。昨日,市消委会在白云国际汽车城举行“消费教育进市场”活动,设立多个咨询点开展宣传活动,内容包括汽车“三包”、买卖二手车注意事项、汽车保养常识等方面。

据统计,2015年广州市消委会受理消费者对汽车及其零配件的投诉2428件,其中对乘用车质量问题的投诉193件,对销售合同的订立及履行的投诉297件,汽车售后服务的投诉1662件。

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协会还现场公布了2016年汽车消费十大陷阱,分别为:过度消费、捆绑销售、质量问题无法鉴定、定金不是订金、脱保不保、小病大医能换不修、承诺不兑现、合格证抵押、不履行“三包”政策、低价为幌。

常见三大购车陷阱

扣押汽车上牌凭证是违法行为

消费者投诉,在4S店购买某品牌的汽车,支付全部费用提车后迟迟拿不到汽车的合格证,导致无法上牌。据了解,很多车行把“合格证”、“进口报关单”质押给银行或担保公司来再融资。对于购车消费者来说,这些凭证是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投保等手续时必须提交的法定证明文件之一。依据《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汽车“三包”规定》,经营者销售产品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厂址厂名等。

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一定要检查汽车是否有合格证,进口汽车是否有进口报关单等证明文件,如经营者销售汽车时扣押“合格证”或“进口报关单”等证明文件,属于违法行为。

捆绑销售保险等规则不合理

相关负责人介绍,捆绑销售在汽车销售方面比较普遍。据了解,大多数汽车4S店在销售时给予的“让利优惠”都是附带条件的,消费者在交纳订金、签订合同后才知道所谓的优惠需要捆绑保险、上牌、银行贷款等,如消费者提出自行购买保险或上牌,经销商就会告知将减少让利优惠,消费者只能无奈接受。经销商以上行为明显地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享有充分了解商品及服务信息的权利(知情权)和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选择权)。

广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签署汽车买卖合同,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关于合格证等文件的交付时限约定,并明确相关的违约责任。销售价格是合同最关键的交易因素,但并非仅仅表面上的数字,相关附加条件要仔细衡量(如经销商收取两三千元的上牌费,实际上是上牌服务费,上牌费只需100多元)。对于变更部分合同是否影响价格问题,最好进行书面约定。

挟车加价是重大违约行为

不少车主买车时遇到: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提车时间,但消费者按时来提车时,不法商家却以“行规”为由坐地起价,要消费者加价才能提车。如果不加价,或者合同里没有明确提车日期并对此没有设置违约条款的,不法商家往往拖延不给提车。

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合同法》,不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货品的已构成违约行为,违约方不但不承担违约责任,反而要求守约方增加货款的行为已构成重大违约。编造虚假理由恶意骗取“提车款”,涉嫌违反《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中关于合同欺诈的规定。对此类“行规”,消费者要勇于拒绝,并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或有关行政部门举报。“就目前而已,挟车要价是最普遍的,”该负责人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业内人士解读汽车投诉热点
加价提车引发买卖双方现场冲突 新车引擎盖竟冒烟
福建多家4S店上演“跑路”大片上百位车主花了钱开不了车
汽车类投诉近年激增 大型车企被指“转移焦点”
车说第72期
“定金”还是“订金”,差别很大!广西消委会提醒消费者擦亮眼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