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吾师思成——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5周年(四)
4
  创立体系:独树一帜
1938-1945年 营造学社在昆明和四川南溪李庄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成、刘敦桢、刘致平、莫宗江、陈明达于1938年在昆明成立中国营造学社西南分社。
营造学社在四川李庄的工作室,后为梁思成
1940年冬,学社迁往四川南溪县李庄。这期间,除了物质条件更为艰苦外,梁思成和林徽因还遭受病痛的折磨。期间,美国有多所大学和博物馆邀请梁去讲学和工作,但他回信说:“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使我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李庄时期病中的林徽因和两个孩子(梁再冰和梁从诫)
由于环境和财力的变化,古建调查和测绘受到影响。梁思成仍决定恢复营造学社汇刊。当时,后方的条件极端苦难,于是他们决定改用石印,将插图直接绘板,不用照片,文字也直接抄录,全部由学社同仁亲自动手。终于在后方出版了七卷一期、二期两期汇刊。

在李庄出版的《营造学社汇刊》


1943-1944年 编写《中国建筑史》
1939年测绘西康(现四川)雅安高颐阙(右为梁思成)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造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环境材料所形成。”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在《中国建筑史》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调查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文献到实物,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提出了对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的详细分析,他按中国建筑结构方法及其发展列举了中国古建筑的7大特征,又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思想道德观念、建筑的传统体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以往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任所未曾达到的高度。为了向国外介绍中国建筑文化,他又用英文写了一部《图像中国建筑史》。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对梁思成这一时期工作做了如下的评价:“二次大战中,我们又在中国的西部重逢,他们都成了半残的病人,却仍在不顾一切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于科学的崇高典范。”

  《图像中国建筑史》插图


1946年 创办清华建筑系
1945年,抗战胜利。梁思成感到国家的建设需要人才,于是致书母校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建议创立建筑系,梅贻琦接受了梁思成的建议,于1946年在清华创立建筑系(初名营建系),任命他为系主任,并经教育部批准赴美国专门考察现代建筑教育。
梁思成1945年致梅贻琦信

在美国,梁思成与一些当代建筑大师研讨建筑理论与建筑教育问题,出席有关学术会议,在了解当代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多方面状况后,他仔细地研究了建筑系的教学方针与计划。他认为建筑的范围已经从单一的房屋扩展到群体、城市和人类的整个“体形环境”,建筑师的任务就是要为整个人类社会营造出工作和生活上舒服的、视觉上美观的体形环境。为此,他将营建系下设建筑和市镇规划两个组,将知识范围扩大到人文社会、工程技术、表现技巧、设计和综合研究5个方面,增设了社会、经济、土地、人口、庭院、市政、地理诸方面的课程与讲座,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1946-1972年,梁思成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他广纳各种人才,邀请了一批学术造诣高深的教师来校任教,并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出一种重视人文科学、环境科学和文化修养的建筑教育体系,几十年来已为祖国培养出大批建设人才,许多当年的学生成为我国建筑时间的中坚力量。

梁思成制定的教学大纲
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亲自开设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设计原理等多门课程。他以渊博的学识,对建筑专业真挚的感情,为祖国建设事业的献身精神感染学生。

梁思成辅导年轻教师


1946-1947年 访问美国
1946年10月-1947年8月,梁思成应邀到美国,在耶鲁大学讲学。他携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刻史》的书稿和图片,以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心情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他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敬佩和赞扬。1947年4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为此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梁思成在耶鲁大学讲学
1947年2月-1947年8月,他还担任了联合国大厦设计建筑师顾问团中国代表。
1947年在国际建协和世界著名建筑师一起讨论联合国大厦方案,图中左二为勒.柯布西埃,左四为梁思成,左五为尼迈耶

当时正是北平解放的前一年,有不少人劝他:“北平保不住了,共产党来了,还是留在美国吧。”并劝他吧全家接到美国去。他当时虽然对共产党没有多少了解,却说:“共产党也是中国人,我相信他们也要盖房子,我还是回去为中国建设出力吧!“1947年9月,他由美回国,并当选为南京政府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6年 完成《<营造法式>注释》(上卷)的写作
梁思成在撰写《<营造法式>注释》
1962年,梁思成带领助手又开始了宋代《营造法式》的研究工作。《营造法式》是我国宋朝朝廷颁行的一部关于建筑制度的书,是我国历史上留存下来最完整的建筑著作。但由于建筑方法的变迁,这部著作已变得难以读懂。
《<营造法式>注释》图样
梁思成在青年时边立志研究此书,从30年代开始,他决心要在调查测绘总代建筑的基础上弄清这部书的内容,将相关的论述和建筑构件名称加以注释,用现代工程绘图方法画出宋代建筑的图样。这对深入研究中国建筑的传统技艺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此项工作断断续续始终没有完成。这时,他又重新开始,带领助手正式进行注释工作,于1966年完成了上卷全部的文字和制图工作。

《<营造法式>注释》手稿


资料来源:《大师之路》—2010国家博物馆梁思成先生纪念展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思成和应县木塔
卢绳:从南京城南小巷走出的 中国建筑史学界大师|卢绳|南京城
触摸“建筑伉俪”的初心与匠心——品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及珍贵文献
深读李庄(下)一代建筑宗师破译一本“天书”​
林徽因贫病交加,英年早逝,只因梁思成一生中3个错误的选择?
《营造法式》:中国古代建筑的“语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