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屑病荨麻疹患者组织胺的测定及其意义
【摘要】: 本文报道了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34例银屑病患者、56例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血中组织胺的含量,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作了比较;此外,还测定了16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未受累皮肤中组织胺的含量,将两者进行比较,探讨了组织胺在银屑病、荨麻疹的发病机理及其意义。 结果显示:(一)34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血中组织胺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好转后血中组织胺含量逐渐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p0.05)。(二)16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组织胺含量升高,明显高于未受累皮肤(p0.01)。(三)56例荨麻疹患者治疗前血中组织胺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好转后血中组织胺含量逐渐下降,接近正常对照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31例急性荨麻疹和25例慢性荨麻疹治疗前血中组织胺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5),治疗好转后血中组织胺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接近,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1例急性荨麻疹和25例慢性荨麻疹治疗前、后血中组织胺含量也分别相接近,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一)组织胺作为免疫-炎症网络中的重要介质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结果同银屑病皮损在免疫炎症刺激下 WP=5 肥大细胞分泌组织胺增多的假说一致。组织胺可以启动免疫反应中的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影响cGMP、cAMP代谢,还可直接影响表皮细胞增殖,从而参与银屑病的发病。(二)组织胺是参与荨麻疹病理生理过程的主要介质之一,测定患者血中组织胺水平可反映机体对组织胺的释放情况,有利于临床观察病情、判断疗效、解释其发病机理。 本研究结果对揭示银屑病、荨麻疹的发病机理,对于判断其疗效及活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蝉衣乌蛇疗荨麻疹 牛皮癣加全蝎如神
皮肤病与六经
银屑病辨证论治绝技22
银屑病这样治,有效率达90%以上!
TCRγ基因重排检测对副银屑病患者有意义吗?
维生素缺乏会引起的皮肤病(附补充维生素食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