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塑料杯塑料盒底部三角形中数字的奥秘
惊人发现:一起消费纠纷爆出塑料制品代码玄机

济南的张女士日前在超市购买了一款塑料杯身的某品牌豆浆机,用了一段时间后,她偶然看到一则信息,说塑料制品的瓶子底部有数字标识,可以判断塑料瓶适用的环境。

张女士仔细查看豆浆机的塑料杯身底部发现,一个三角形里面标示着数字“7”。“我对照塑料瓶适用的环境一看,发现这种塑料制品并不适合加热,如果加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物质双酚A,能致癌,而根据国家规定只有标示为'5'的塑料制品才可以加热。”

张女士感到非常意外,“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豆浆机还存在这么大的危害,我天天都在用,真是太危险了。”

在与厂家取得联系后,张女士收到了一封邮件———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报告是2008年下半年的,其中并没有对有毒物质双酚A的检测,而她购买的这款豆浆机出具的合格证日期为2010年8月。

10月11日,厂家一名售后服务人员同意当面给张女士看最新的豆浆机检测报告。当天下午,工作人员将一份2010年9月底出具的检测报告交给张女士,并承诺给她更换一款不锈钢豆浆机。张女士说,第二份报告她只是粗略看了一下,而后便被收回,真假难辨。

该品牌豆浆机售后服务部门一周姓工作人员称,传给张女士的第一份检测报告是产品上市之前出具的成品检测报告,里面不含双酚A含量检测。“第二份报告是最新的,厂家对与张女士使用的豆浆机相近的同批次产品进行检测,出具了该报告,各项指标都是合格的,尤其是双酚A含量为0.008%,远低于0.5%的国家标准。”

可怕盲区:几乎没人看瓶底,也不知数字代码啥意思

10月11日,记者走访济南多家超市发现,塑料制品底部多有由三个箭头组成的三角形,三角形里面的数字并不相同,而有的塑料制品底部没有任何标识。

在历山路一大型超市内,部分桶装牛奶、果汁、矿泉水等饮料的塑料瓶底三角形里面的数字为“1”。而桶装食用油底部三角形里面的数字为“1”或“2”,且三角形下方有“PET”或“PETE”字样。化妆品塑料瓶底的数字大多数为“2”,并标有“HDPE”字样。部分速食方便面的塑料包装底部三角形数字为“5”。塑料旅行杯、桶装矿泉水底部大多标示为“7”。

在酒水专区,桶装白酒的种类非常多,桶上均贴有产品的商标,但塑料桶底没有任何标识。饮料专区中,部分塑料桶装饮料也未标示相关标识。购买塑料桶装产品的市民只是选择牌子、口味及价格,几乎没有人盯着瓶底看。一名超市工作人员说,产品大部分都是厂家直供,一些瓶底的标识她也不清楚,但不管有没有标识,瓶装饮料都是安全的。

对不少市民来说,反复使用塑料瓶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11日上午,记者在黑虎泉附近看到,十余名市民提着大大小小的塑料桶前来接泉水,有的塑料桶已经变形,他们对于塑料容器能否加热、反复使用的影响均不清楚。

刚接完水的市民王冬梅说,她接水用的这两个桶原来是盛食用油的,用了一年多了,几乎天天提着桶来打泉水。记者发现,两个桶底均标示为“1”。当记者询问是否知道常用塑料瓶不利于健康时,她显得非常惊讶,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

在一些家庭、小吃摊,重复使用塑料瓶装水、酱油、食用油、醋等非常普遍。家庭中多以老人为主,他们认为塑料瓶扔了可惜,为了节约而重复使用,且认为这种塑料瓶洗干净后就很安全了,并不清楚塑料瓶隐含的毒性。

12日中午,山师附小门口,读二年级的小广背着书包和水杯走出校门,水杯杯身是塑料的,底部三角形内有“7”的字样,而有的学生水杯无任何标识。在经十路一家医院,工作人员都是拿着塑料饭盒打饭,记者查看一名护士手中的饭盒底部,发现标识为“7”,而该护士对于这种标识指代什么并不清楚。

原来如此:瓶底数字玄机重重,无害利用学问不小

13日,记者采访了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工程师王望舒,据介绍,塑料制品的标识是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瓶底的数字及代码”是塑料制品标识的一部分,“数字和代码”分别指该塑料瓶本身主要材料的代号和缩略语,在GB/T162882008中规定了140种塑料材料的代号和缩略语,常见塑料材料有7种,分别用数字1—7标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塑料瓶底数字的真实含义
塑料瓶二次使用隐含危害身体健康“杀机”
你必须知道的塑料容器的奥秘
塑料瓶底的数字并非“安全级别”是材料标识
塑料瓶底"达•芬奇密码":看不明白的代码里暗藏"杀机"
塑料瓶底部致命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