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危儿早期康复干预指征

高危儿早期康复干预指征


脑瘫确诊前患儿通常已出现异常临床表现。依据脑的可塑性和多系统发育理论,对已出现临床异常表现的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可以改善姿势和运动模式,促进发育,避免或减轻继发性残损的发生, 从而降低脑瘫功能障碍程度。早期干预还可以增进家长和照顾者的信心,降低他们的焦虑感,为康复治疗奠定基础。有系列研究发现:对于人群中大约12%16%发育迟缓的儿童(其中也包含脑瘫患儿),早期干预可能使他们获益;另一个纵向研究显示早期干预可能使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获得认知方面的提高。但由于发育受多因素的影响以及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学的局限性,尚无文献研究明确早期康复干预是否在远期预后上使患儿获益,目前,临床实践显示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有助于减轻脑瘫功能障碍程度。鉴于具有高危病史的婴儿中只有少部分遗留脑瘫等发育障碍,为了避免过度医疗以及加重家长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 对高危儿进行医疗性早期康复干预应有临床表现异常指征。


鉴于早期康复干预的重要性,同时避免过度医疗和加重家长负担,建议针对高危儿的早期康复干预指征为:

(1)存在脑损伤和神经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

(2)神经系统检查异常: 如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

(3)发育量表评测结果为边缘或落后;

(4)全身运动(GMs 评估为痉挛同步性或不安运动缺乏;

(5)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评估结果为小于5%百分位。

符合其中两条或以上者,建议在专业康复医师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干预(专家共识)

摘自“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 第二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再读】脑损伤高危儿的干预与管理
2022 脑性瘫痪高危儿的评定与干预·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 第二章)
论文: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在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1]
微博信息整理:早期干预及康复知识
小儿出现这些姿势,可能患有脑性瘫痪,治晚了后悔终生,家长千万别大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