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有家庭都必须关注的三个配置方向(一)
前面分别用三篇文章,介绍了如下10来种资产配置模型:
  1.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4321定律)

  2. 生命周期理论模型(100法则)

  3. 理财金字塔

  4. 理财帆船理论

  5. 资产配置黄金三原则

  6. IMCI资产配置法

  7. 核心-卫星配置

  8. 全天候资产配置

  9. 美林投资时钟

  10. 股债平衡配置

  11. 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

其中7种是关于家庭资产配置的,另外四种是关于家庭资产配置中风险资产的配置。


前面说的这些配置模型,都是非常知名、且应用很广的,同时也衍生出各种相似的、简化的模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家庭资产配置配置理论和模型,都逃不出上述7个模型的思维圈圈,而风险资产部分的配置理论,也大部分都是在马科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圈圈中,最大的异类就是跟着经济周期呼啦啦转(人家做的是资产轮动好不啦)的“美林电风扇”了,在底层思维上,更多的偏向于经济周期理论,突出在适当的经济周期中,重仓配置部分大类资产,在经济的潮起潮落中寻求最大收益。


在前面的罗列中,主要是介绍了各种资产配置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没有详细展开来聊,也给自己挖了很多坑(果然是挖坑高手),留待后面来聊。

那么,从这篇文章起,就来还债啦!

计划大约用3~4篇文章,来展开聊聊家庭资产配置部分的6个模型的特点、优劣和时代局限性等内容,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等内容。之前一直都说是7个,为什么现在变成了6个,主要是因为核心-卫星策略更倾向于风险资产配置部分,所以暂时剔出家庭资产配置理论部分,也放到后面再说。对于风险资产部分的配置理论,就留到后面讲到风险资产的配置的时候再说吧。

首先来聊一下各个家庭资产配置理论的总体特点。

大家看过前面的文章的话,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家庭配置策略,都一定是按比例配置的,而且都是按照保障部分、日常支出部分、投资理财部分来划分的。

什么意思呢?

保障配置


在这些配置策略中,大家可以发现,保险都是必须且最基础的保障类配置,是最优先考虑的配置,不过占整体资金的比例不会很高,每个策略模型略有不同,保费支出一般是家庭年收入10%~20%之间。

我个人认为,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这个比例最好不要超过10%,以消费型的保障为主。因为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划重点,要考的),从保险公司能拿到的年化收益率最高不会超过4%,甚至更低,而官方年化通胀率一般都在2.5%以上,高的时候到过8%甚至更高,而咱们自己的亲身体会却远远要高于这些数字。如果现在配置过高的保险,随着通货膨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去,资金的时间价值被严重削弱,而且保额也会被通胀吃掉很大一部分。

日常支出配置


除了保险,那么第二个必然存在的配置是什么呢?投资理财么?

当然不是啦。第二个必须的配置部分,其实是日常支出,包括常规的诸如房租、房贷、生活等支出,以及大额应急支出。
写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要问了,这个日常支出不应该是一开始就划出去的么?如果我收入低,难道还要先买保险再买饭么?而且,这个属于每个月的必须支出项目,应该是属于流动资金里面,不应该作为一个配置项。

在我看来,保险部分是比日常支出更重要的部分。其一是保险杠杆高,能用最小的资金撬动最大的杠杆,没有什么投资理财比这个还划算了。其二是保险的杠杆跟年龄有直接关系,年龄越小杠杆越大越有利。其三风险尤其是各种意外的风险,并不会因为你年轻或收入低而降低,甚至在有些时候带来的灾难后果更严重,对于风险后果的良好处理,是对自己及家人最好关爱。其四对于整个年收入来说占比不高,压力没有想象的大。所以,我会先考虑配置一部分力所能及的保险后,才会考虑日常支出,甚至必要的时候,会适当压缩一些不是十分必要且紧急的日常支出。

而对于日常支出到底属于什么项目,其实我觉得不重要。理财并不是一定要买股票买基金,定期存款、买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都能算理财。对于日常的固定期限支出如房贷等,在资金到账到划款扣除这段期间内,是可以做一些短期理财获取一定的收益的。而对于大额应急支出,既然是应急,当然不是每个月固定要花的,而且是大额的,放银行活期多亏啊,而定期又不能做。可以做一些理财考虑,只要确保一个固定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有钱能出来就好。

这部分的钱占总体资产的比例,主要看收入的高低、消费支出高低、已有的储蓄以及当年度是否存在大额支出,一般来说在15%到70%不等,有时甚至会在100%以上,而且每年浮动空间很大。如果每年从整体收入中提取大约10%~20%放入应急基金(自己设置),且在大约10年内没有大额支出的话,那么在后期这方面的浮动空间会变小且高度可控。

其实说到这里,日常支出这一部分基本上讲完了,概括来说就是,在手头留下一小部分日常消费和生活支出外,将剩下的固定支出和应急支出,按照需求做一些保本的理财投入,获取一定的收益。

结语


这里多说一句。所有的配置也好,保险也好,投资理财也好,都是建立在手头有钱的基础上的。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工资。那么,我们最重要就是开源节流。

打个比方,假如我们的家庭整体资产是个池子,工资收入、投资理财收益等是往里加水的,消费、支出等是往外放水的,如果往外放水的口子很大,而加水的口子很小,那么池子永远都是空的,也就谈不上什么投资理财了。

因此,在我们投资收益很少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很重要的两件事就是,提高收入、压缩支出。如果你有一技之长,那么也可以通过寻找更多的收入渠道,来增加进水。

不过在整个提高收入压缩支出的过程中,真心不太容易,甚至有人专门为此发明了一个词,叫延迟满足感。在现代这个强调消费带来快感的社会,看到喜欢的东西不买,我,选择,狗带~

那资产配置是不是就是要我们节衣缩食,抠的像葛朗台似的呢?当然不是!该买的要买,无论是资产配置还是投资理财都不是以大幅降低目前生活水平为目的的,真正的目的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做准备。只是在目前我们处于财富积累期,在刷刷刷的消费中,思考一下眼下的消费是否是值得的,尤其是要避免只顾刷刷刷的快感而大幅透支消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白领不差钱 如何理财实现37岁退休梦想?
变富之路上,不得不知的3个财富思维模型
所有家庭都必须关注的三个配置方向(二)
女人有"财权"才安全
个人理财的7点好技巧,你都掌握了?
据我对理财的理解,对这图做了一个改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