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言学专栏:赵蓉晖| 外语战略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在实践中,外语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体现为外语规划活动,其具体成果则体现为外语政策,因此,现有的研究和实践中,常常使用“外语规划”“外语政策”这两个概念,而隐藏在其背后的指导思想和全局性的谋划,即“外语战略”却不太被人提及。我们在此用这三个概念分别强调外语战略的不同侧面。


西方国家的外语战略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把外语作为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人权手段的外语战略,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欧盟的一系列政策中。
第二种类型,把外语作为国际化生存必需能力的外语战略,主要体现在荷兰、英国、澳大利亚的外语政策中。
第三种类型,把外语作为国家安全要素的外语战略,其代表是“9·11事件”后的美国。

在我国,对外语战略的研究和探讨基本上围绕着以下四个主题开展。
主题之一: 评介国外外语战略思想和外语政策,提炼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这些成果都突出了外语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因国情、文化传统、观念的不同造成的各国外语政策,特别是外语教育政策,认为外语发展与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应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并呼吁中国尽快制定外语战略,积极应对新形势的挑战。这类成果的特点是以讲述国外情况为主,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应对策略的探讨不深。

主题之二,外语教育的宏观研究。这一领域应看做是外语战略的具体领域之一,主要包括两个专题: (1) 对我国外语教育历史的总结与回顾;(2) 对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战略性思考。

主题之三,外语国情研究。这类研究以田野调查为基本手段,客观描写我国外语生活的实际情况,为了解语言国情、制定战略方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主题之四,外语规划的跨学科探讨。战略的宏观性、全局性特点决定了战略研究的跨学科性质,这类研究因此是最接近战略学本质的,此类研究成果近几年刚刚出现,具体包括五个方向: (1) 政治学角度 (2) 历史学角度 (3) 政策学角度 (4) 教育学角度 (5) 宏观社会语言学角度,即语言规划角度。

上述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我国外语战略研究的基本框架。相关成果仍在不断涌现,反映出学者们对“外语与国家”这一主题的深切关注。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在于:

(1) 对国外经验的考察集中在欧洲和北美,且以英语国家为主,而对日、韩等亚洲国家和俄语区、法语区、西班牙语区的国家关注较少,不利于我们打开视野,集思广益。同时,不少研究者在通过评介国外情况为中国外语发展提出建议时,往往只停留在政策、现象的表面,缺少对历史、文化理念、社会结构等深层次因素的考虑,这样很容易得出一些片面的结论。
(2) 有助于准确把握外语国情的实证性研究太少,可供战略制定参考的数据支持非常缺乏。战略制定的第一步是对战略需求和现实情况的精确把握,需要开展大量实证性的调查和研究,否则就可能使结论流于空泛。这个问题在当前是比较突出的。
(3) 战略决策所依赖的跨学科研究尚显不足,多学科、多角度的探讨亟待加强。由于从事这一研究的大多是从事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他们的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和方法训练与语言规划研究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通常会认为语言问题过于微观而不去关心。近年来倒是有一些教育学者对外语教育的研究颇为令人关注。

从学科属性上看,外语战略研究应属于宏观社会语言学,是语言规划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可看做是广义应用语言学的有机一员,而后者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文秋芳教授在2011年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期间曾说过,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让中国应用语言学“顶天立地”的问题。“顶天”就是要进行理论创新,让中国应用语言学真正走向世界,为世界所认可;“立地”则要求我们的研究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心,走进语言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方兴未艾的外语战略研究,应该就是外语研究立足本土、走向社会现实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富有前景的领域。
节选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战略研究丛书”之《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外语与外语政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喜讯︱北外新增5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来源学术刊物
【科技评论】会聚观:推动跨学科融合
蔡基刚 | 危机中的英语专业出路:“外语 ”复合型还是专门用途英语?
孙吉胜:以问题意识深化区域国别研究:以国际政治语言学为例
《语言战略研究》∣尚国文:语言景观与语言教学:从资源到工具
李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