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脏腑辨证论治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以
从脏腑辨证论治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以肺泡单位的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异质性非肿瘤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的总称。ILD患者通常表现为气促、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影像学显示为两肺弥漫分布的多种形态病变,肺功能检查可见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下降,病理常累及肺实质和(或)肺间质。目前,中医学者多将间质性肺疾病归于“肺痹”或“肺痿”范畴,脏腑辨证,是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四诊收集的资料分析整合,从而辨明疾病所在脏腑部位及其病性的辨证方法。对于间质性肺疾病,证候的辨别更不应缺少病位的辨别,首先应辨明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病位、所属脏腑,其次应明确此阶段疾病的性质,若为实证,应辨明寒、热、痰、瘀、气滞等;若为虚证,则应辨明气、血、阴、阳的不同。

从肺论治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的早期,邪气从鼻、皮毛而入,向内传入肺,肺宣降失常,而未累及其他脏腑,症状较轻微,病位在肺。又根据寒、热、燥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风热犯肺、风寒袭肺、燥邪犯肺、痰热阻肺等不同。间质性肺疾病日久,肺气亏虚,卫表不固,更易受邪气侵袭,加重病情。因此以上几种证候应从肺论治,风热犯肺以解表清热,止咳化痰为治法;风寒袭肺以祛风散寒止咳为治法;燥邪犯肺以滋养肺阴为治法;痰热阻肺以宣肺清热平喘为治法;肺气亏虚以补肺益气为治法。

从肝论治间质性肺疾病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升发肃降 相互协调,共同调节使周身气机正常运行。两者有一方失司,都可波及另一方,导致其生理功能异常,出现相应症状。五行学说中,金克木,即肺克肝,当今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肝气旺盛,反侮肺金。故临床上患者出现烦躁、焦虑不安等症状时,可佐以柴胡、郁金等疏肝解郁以复肝升肺降。若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兼见烦躁易怒、目 赤、头晕头痛、舌红,此为肝气郁而化火之象,加重肺阴的亏耗,肺津亏耗日久,更易继伤肝血,临床上可加栀子、炒酸枣仁、合欢皮、合欢花、乌梅等滋养肝阴,疏肝泻火。

从脾论治间质性肺疾病

肺与脾相关,肺吸入自然之清气,脾化生谷精进而化作谷气,二者共同形成宗气,故肺气虚可累及脾导致脾气虚(子病犯母),最终形成肺脾气虚之证。肺主行水,脾可运化水液,肺脾气虚,影响水液的生成及输布,集聚则为痰饮,加重患者痰嗽喘咳,肺脾更虚。故培土生金,健脾补肺在间质性肺疾病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当患者出现脾气虚的症状时,尤应如此。

从心论治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后期,疾病进一步加重,多出现面色晦暗,口唇青紫,胸闷胸痛,舌暗等痰阻血瘀之象。中医认为,肺能助心行血,肺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或肺宣降失常,肺气机滞涩,心行血机能便受到影响,出现心血瘀阻的征象。这一疾病阶段,很多患者都有瘀血的外在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右心衰竭,出现明显的体循环淤血之象。瘀血既成,阻碍气机升降、津液布散,痰液逐渐增多,病情进展。因此活血化瘀药的使用非常重要,常用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等活血,桂枝等温心阳以助心行血。

从肾论治间质性肺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气虚日久,气机失调,肃降失常,最终会导致肾不纳气,出现气短喘息、呼多吸少等症状。肺与肾阴阳互相资生,肺阴充盛,向下输于肾,则肾阴充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布散津液失常,肺阴液亏虚,继而伤及肾中阴液,致肺肾阴虚。患者常表现为痰液量少,黏稠难咯,口咽干燥,腰膝酸软。间质性肺疾病的终末阶段,患者往往出现面青唇紫,大汗出,舌青黯,脉浮大无根等阴阳俱虚的变证。以上这些症状,都说明了其发展过程已达肾,治疗亦离不开调理肾脏,再根据具体病机的不同分别采取补肾纳气、补肺益肾、温补肾阳等不同治法。

参考文献[1]贾双双,张伟.从脏腑辨证论治间质性肺疾病[J].江苏中医药,2018,50(02):8-10.

山东省中医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科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东院
周二上午西院
周四上午东院(特需门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间质性疾病(ILD)的影像表现
扒一扒“间质肺”
间质性肺疾病ILD影像学鉴别诊断
从五脏论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
从“三焦燥热怫郁”探讨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干燥综合征是一种
温肾清肺汤代替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研究与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