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血压,就是肝阳太盛了!去陕西义诊那年,偶然得到一张方子,用它治
高血压,就是肝阳太盛了!去陕西义诊那年,偶然得到一张方子,用它治疗800多位高血压患者后,我才明白:中医的真谛,不过是在教人如何取舍。
 
我刚毕业那会儿,经常会跟随医院组织的义诊去下乡。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去陕西那年,我在旧书市场一堆残旧的书籍里,获得了一张宝贝的高血压方子。
 
后来,有位高血压患者,他的高压186,低压100。但一问起来,患者都不知道自己得病了,只当农活干多了,身体乏了。
 
这次之所以来看病,还是因为家里人见患者最近一段时间,经常疲劳乏力,觉到不对劲儿,就让他赶紧找大夫看看。于是,经过一番打听,找到了我这里。
 
我仔细询问后,得知:患者平时还有头痛、眩晕、心悸、烦闷的现象。此外,他还健忘、注意力还不集中。
 
在看过患者的舌脉后,我脑子里突然想起那张在旧书市场淘来的高血压方,于是我就他说:你的高血压,就是肝阳上亢了。
 
综合分析患者的情况后,我根据他的情况拟了那张方子:牛膝、龙骨、大黄、生麦芽、茵陈、白芍、甘草。
 
结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一周,头痛眩晕、疲劳乏力就得到了缓解;接着又服用半个月,患者血压明显下降,高压165,低压90,其他不适症状也基本消失。
 
效不更方,患者又服用一个月,血压稳定,各种症状也都消散了;为巩固疗效,让患者继续服用10天。随访,一切正常。
 
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肝阳上亢又是什么呢?
 
肝阳上亢,换个说法也叫“肝肾阴虚”。说白了,就是你们肝肾里的阳气,太旺盛了!
 
这个时候,又有人会说:别人都说阳气足是件好事儿,怎么到你这儿就成了一件坏事儿了呢?
 
其实,中医里讲究一个阴阳平衡,肝阴能够使肝柔润、平和、宁静。它多了也不行,少了更不行!
 
当阴不敛阳的时候,阳气就好比那脱了缰的野马,从肝肾往上走,一直走到头顶,就是我上面所说的肝阳上亢。
 
而这阳气在脑子里,待得时间长了,就会挤压头部的血管,出现头胀头晕、手足麻木、口舌干燥的问题。严重的话,还会出现猝然倒地甚至中风。
 
那怎么办呢?从平复肝经、增补肝阴入手。中医有“百病从肝治,养肝如养命”的说法。肝是“将军”之官,主疏泻,可调情益志。
 
肝阳盛了,我们就要想办法给它消下去,而这个方子主要解决肝气升降过度,肝风上动的问题。
 
下面就来看看,方中的用药思路:
 
1、牛膝+大黄+龙骨——敛镇肝火
 
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是个引血下行的好药,能够帮助患者把上炎的肝火带下来,解决上实下虚带来的头重脚轻的问题。
 
大黄泻下通便,将从头部带下来的过盛阳气排出体外;再配上一味填补肝肾之阴的龙骨,可以帮助敛镇肝火。
 
2、生麦芽+茵陈——梳理肝气
 
生麦芽性平,能疏肝,可以说是一味非常好的疏肝之品。在解肝郁的同时,还不忘顾护“中焦脾胃”,顾护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泉。
 
而茵陈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茵陈煎剂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有降压、利尿的作用。
 
方中生麦芽、茵陈主要用于梳理肝气,促进肝细胞的恢复,调整全身免疫功能。
 
3、白芍+甘草——补肝肾之阴
 
甘草甘平;白芍酸寒。两药合用,取其甘酸化阴,以敛阴养血,使津血足而筋脉得养,达到缓急止痛的目的。
 
同时,白芍和甘草还可以补肝肾之阴,阴气回来了,阳气就会随阴降。
 
这些年在治病的路上,我见过很多医生,有人为了名利争的头破血流,有人为了治病,徒步走好几公里山路。挣了钱的医生,丢掉了良心,好好治病的大夫,生活捉襟见肘。
 
我常常对自己说:“身为医者,不论是贫穷富贵,患者都是最重要的,如果抛弃了患者,把那些身外之物放在了第一位,那从此时起就不配为医了”。
 
直到这几年我才明白,人生百年,中医的真谛其实也是在教人如何懂得取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神方,悄悄的让你血压降了睡眠好了,十个用了九个好,中老年人记得收藏
一张镇肝方,降下患者8年的高血压,我终于明白:中医照这样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要完蛋!
怕冷,源于肝郁!一张方子,疏肝 补阳,开启一条新思路,请欣赏
阳气足,血压就降!说一张方子,“引火归元”降血压,道理深刻
血压总是降不下去?可能是身体缺场“雨”,中医名方请收下
血压高,只因阳气少!一张升阳气的方子!化解“高血压”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