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极浅刺针法,治疗外感病立竿见影

小编导读

针刺中有一种补泻手法,叫做烧山火”“透天凉”。使用这种针法时,单凭针刺就可使人产生发热或发凉的感觉,分别用于治疗虚寒性、实热性疾病。在此手法的基础上,医家发明了极浅刺针法。此针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并且在外感疾病的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具体方法,且看正文~

浅刺针法就是在皮肤表皮进行的针刺手法《内经》中对针刺提出刺皮、刺肉、刺筋、刺骨的分层刺法,刺皮就是调卫气之法。因肺主皮毛,故在外邪侵入人体早期,浅刺效果极好,有立竿见影之效。

英国郭松鹏在传统烧山火、透天凉基础上发明了极浅刺制热与极浅刺制凉法,对早期感冒、病程短的疾病及小儿病均有很好疗效。另外,北京李定忠老先生快速浅挑、佛山莫亦文针尖点压,可用于经络补泻和穴位补泻,也具有实践意义。一般认为,浅刺针法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极浅刺制凉法极浅刺制凉法,就是在皮肤浅表膜上极浅刺入轻轻上挑,如做皮试。挑住后缓缓捻转,就有泄卫气、清热、解表的作用,可用于任何穴位。

二、极浅刺制热法极浅刺制热法,就是针尖刺入皮肤浅表膜后轻轻下压,就能引卫气入内,具有温阳除寒的作用。

二法除用于体穴,还可用于耳穴补泻,可调理全身疾病。

下面重点介绍极浅刺手法在治疗感冒中的具体运用。

古人云:“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而恶寒与畏寒的区别即在于,恶寒得衣被不减,畏寒得衣被则减。

恶寒的辨证分型如下:

表寒证

临床表现为恶寒不发热、喉不痛、全身酸痛者,可用九味羌活汤、荆防败毒散,平和而好用。针刺用极浅刺制热法去解表,或用飞龙针法,龙飞立愈。

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恶寒者,方药同上。针刺取穴合谷、液门、感冒穴、风池、风府,用极浅刺制热法解表。手法正确,几分钟即可解决。

表热证

般表现为恶寒发热、喉痛。方用柴胡桂枝汤合银翘散。针刺时,先极浅刺制凉法清热解表(解表用上方),再刺三商、鱼际治喉痛。多数采用极浅刺后,几分钟即可明显减轻症状;少数热重者,点刺放血。极少数还可加喇嘛、天窗,或者取风府至大椎寻压痛点。

感冒发热一般汗出而解,汗出而热不解乃里热。退热先解表,次治喉痛,采用退热穴、三商(放血)、发烧穴(食指与中指间,中指根指璞),用极浅刺制凉手法。高热者,在大椎向下七节,每节点刺放血,或在至阳穴用透天凉针法。

中指掌面二节中点放血,此穴亦名人中,放血可预防感冒。

下面介绍几种疗效颇佳的常见外感病的针药治疗。

1.小儿发热感冒

可用上文讲的穴位或刮痧或刺血,另介绍一小儿发热方:柴胡10g,黄芩10g,银花10g,连翘10g,大青叶10g,板蓝根10g,僵蚕6g,蝉衣6g,甘草6g,水煎服。此为20世纪80年代青海省中医院陆长青方,应用几十年疗效很好。

2.三草五根汤治疗高热不退(医院检查无严重感染者)

金银花10g,鱼腥草10g,大青叶10g,芦根20g,山豆根15g,桔梗10g,白茅根20g,葛根15g,生石膏30g,滑石30g,甘草10g,水煎服。

3.咳嗽

表邪入里,属寒者,用参苏丸,有慢性支气管炎而咳喘者,方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止嗽散等。针灸取穴经渠(附近观察皮色变化)、止咳穴(腕横纹上二寸到四寸之间,肺经上压痛点)、孔最、尺泽、背部天皇四穴(天皇上穴,大椎旁开0.5寸,左右各一;天皇下穴,肩胛冈内侧端,左右各一)加肺俞,也可刮痧。

肺热咳喘,银翘合麻杏石甘、桑菊饮,半夏、瓜蒌、黄芩等,针方同上,此不赘述。

4.小儿高烧惊厥抽搐

可将手十二井穴放血,立醒,已经许多病案验证。另外,附一食疗方,白萝卜、鲜姜煮水喝,解表效好,还可酌加葱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莲中子老师:解“浅刺针法”(一)
针灸治要赋——下篇
四季外感的中医辩证治法
针灸处方:助阳解表方
略论毫针浅刺针法
怎样学习针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