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硫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材硫黄正确食用方法吃法 副作用

硫黄

Liu Huang

硫黄最早出处《本经》,硫黄为自然元素类硫黄族矿物自然硫,主要用含硫物质或含硫矿物经炼制升华的结晶体。在中医上认为具有补火壮阳、温脾通便、杀虫止痒的功效和作用。对阳痿;遗精;尿频;带下;寒喘;心腹冷痛;久泻久痢;便秘;疥疮;顽癣;秃疮;天疱疮;湿毒疮;阴蚀;阴疽;恶疮都有良好的作用。本味中药材有毒,内服宜用制品,不宜多服、久服。阴虚火旺患者及孕妇禁用。

1.徐之才“畏细辛、飞廉、朴消、铁、醋。”引自2.“中病当便已,不可尽剂。”3.“久服伤阴,大肠受伤,多致便血。”“热邪亢盛者禁用。”“湿热痿痹,良非所宜。”4.“忌禽兽血。”“阴虚者禁用。”5.“阴虚有火者勿用。”“外疮红肿者、有内热便闭者禁。”

别名

石硫黄、石流黄、流黄、石留黄、昆仑黄、黄牙、黄英、烦硫、石亭脂、九灵黄童、山石住、黄硇砂、将军、白硫黄、天生黄、硫黄花、硫黄粉

性味

酸,温;有毒。

归经

归肾、大肠经。

炮制

硫黄:除去杂质,敲成碎块。制硫磺:取净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显黑绿色时,取出,漂净,阴干。每100kg硫黄,用豆腐200kg 。

硫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华本草》↓

在中医上认为具有补火壮阳、温脾通便、杀虫止痒的功效。对阳痿;遗精;尿频;带下;寒喘;心腹冷痛;久泻久痢;便秘;疥疮;顽癣;秃疮;天疱疮;湿毒疮;阴蚀;阴疽;恶疮都有良好的作用。

《中国药典》↓

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本药材常用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本药材常用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中药大辞典》↓

壮阳、杀虫。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湿疹、癞疮。

一、《本经》记载: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

二、《别录》记载:疗心腹积聚、邪气、冷癣在胁、咳逆上气、脚冷疼弱无力、及鼻衄恶疮、下部匿疮、止血、杀疥虫。

三、《药性论》记载:除冷风、顽痹。生用治疥癣及疗寒热咳逆、炼服主虚损泄精。

四、《海药本草》记载:主遗精痔漏、老人风秘等。

五、《日华子本草》记载:杀腹脏虫。

六、《纲目》记载:主虚寒久痢滑泄、霍乱、补命门不足、阳气暴绝、阴毒伤寒、小儿慢惊。

七、《纲目拾遗》记载:天生磺、治膈症。舶上硫黄、灭斑、杀虫、治疮通血、止泻痢。

禁忌

本味中药材有毒,内服宜用制品,不宜多服、久服。阴虚火旺患者及孕妇禁用。

一、徐之才《药对》畏细辛、飞廉、朴消、铁、醋。引自《纲目》二、《本草衍义》中病当便已,不可尽剂。三、《本经逢原》久服伤阴,大肠受伤,多致便血。热邪亢盛者禁用。湿热痿痹,良非所宜。四、《得配本草》忌禽兽血。阴虚者禁用。五、《本草用法研究》阴虚有火者勿用。外疮红肿者、有内热便闭者禁。 -《中华本草》

孕妇慎服。 -《中国药典》

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服。

一、《药对》曾青为之使。畏细辛、飞廉、朴硝、铁、醋。

二、《本经逢原》久服伤阴,大肠受伤,多致便血;湿热瘙痹,良非所宜。 -《中药大辞典》

硫黄的食用方法

内服:将本品做成丸剂或者散剂使用、散,1.5-3克。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适量本品,研末撒;或油调敷;或烧烟熏。 -《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涂敷患处。内服1.5-3克,炮制后将本品做成丸剂或者散剂使用散服。 -《中国药典》

内服:研末,0.5-1钱 [ 钱 ]古代的重量单位,10钱=1两,1钱等于现在的3.12克或3.72克。 ,或将本品做成丸剂或者散剂使用、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磨汁涂。 -《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

硫黄为本味中药材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生境分布

产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四川、广东、台湾等地。

性状

本味中药材呈不规则块状。黄色或略呈绿黄色。表面不平坦、呈脂肪光泽、常有多数小孔。用手握紧置于耳旁、可闻轻微的爆裂声。体轻、质松、易碎、断面常呈针状结晶形。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采收加工和储藏

采挖得自然硫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经加工制得。 -《中华本草》

鉴别

本品燃烧时易熔融,火焰为蓝色,并有二氧化硫的刺激性臭气。

药理作用

硫黄本身不活泼,内服后变为硫化物或硫化氢,刺激胃肠粘膜,使之兴奋蠕动,导致下泻。本品过程需要有碱性环境、大肠杆菌、特别是脂肪分解酶的存在。肠内容中,脂肪性物质较多时,易产生大量硫化氢而致泻。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过高,可直接麻痹中枢神经细胞而导致死亡。硫化物局部应用,有溶解角质及脱毛硫化钡作用。

化学成分

纯品主要含硫,并含碲与硒。商品中有杂质。

药材原始形态

斜方晶系。晶体的锥面发达,偶而呈厚板状。常见者为致密块状、钟乳状、被膜状、土状等。颜色有黄、浅黄、淡绿黄、灰黄、褐色和黑色等。条痕白色至浅黄色。晶面具金刚光泽,断口呈脂肪光泽。半透明。解理不完全。断口呈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1-2。比重2.05-2.08。性脆。为良好的绝缘体。以手握紧置于耳旁,可闻轻微的爆裂声。在108℃时即熔化,270℃时燃烧。常见于温泉、喷泉、火山口区域;沉积岩中亦常有之。

选方

一,治男子腰肾久冷,心腹积聚,胁下冷癣,腹中诸虫,失精遗溺,形羸力劣,脚膝疼弱,冷风顽痹,霍乱转筋,虚滑下利;又治妇人血结寒热,阴蚀疽痔:硫黄十两。净拣去沙石,研细飞过,用瓷盒子盛,以水和赤石脂封口,以盐泥固济晒干,地内先埋一小罐子,盛水令满,安合子在上,用泥固济讫,慢火养七日七夜,侯足,加顶火一斤煅,侯冷取出,研为细末,以药末一两,用蒸饼一两,汤浸握去水,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多至百丸,温米饮下,空心服之。《局方》金液丹

二,治阴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硫黄末,新汲水调下二钱,良久,或寒一起,或热一起,更看紧慢,再服,汗出差。《本事方》还阳散

三,治脾虚下白,脾胃虚冷,停水滞气,凝成白涕下出:舶上硫黄一两研末,炒面一分。同研,滴冷热水丸梧子大。每米汤下五十丸。《杨氏护命方》

四,治水泻不止,伤冷虚极:硫黄一两。研细,先熔黄蜡,入硫黄末打匀,丸如梧桐子大,每履五丸,新汲水下,《圣济总录》黄蜡丸

五,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等: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上等分,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讲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或生姜汤下十五丸至廿丸,妇人醋汤下。《局方》半硫丸

六,治胃气,冷痛尤效:元胡索,胡椒,五灵脂,白豆蔻各五钱,硫黄一两,木香切片,晒干二钱五分。研细末,拌匀收贮,体壮者服一分,弱者八厘,老人幼童五厘,取温烧酒半小盅调服,待次日,吃稀米汤,至五日后方可吃干饭。孕妇忌服。《经验广集》剪根丸

七,治卒得疥疮:麻油摩硫黄涂之。《肘后方》

八,治一切干湿癣:石硫黄半钱,风化石灰半两,铅丹二钱,腻粉一钱。同研如粉,用生油调,先以布揩破癣涂之。未涂药间,煎葱白,甘草汤淋洗,如换时亦依本品。《圣济总录》如圣散

九,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硫黄一两,银珠一钱,陈醋半斤。将硫黄放在铁勺内熔化后,放入银珠拌匀,在地上挖个二至三寸深的坑,将醋和溶化的硫黄液先后倒在坑内,等凝固后取出再熔化,如本品处理三次,捣细粉,用植物油调匀,以布包药搽患处,一日两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十,治疠风:硫黄末,酒调少许,饮汁,或加大枫子油更好。《仁斋直指方》

十一,治疬疡风病,白色成片:以布拭醋,磨硫黄,附子涂之,或硫黄,白矾擦之。《姚僧坦集验方》

十二,治阴生湿疱疮:石硫黄,研如粉,敷疮上,日三度。《梅师集验方》

十三,治小儿聤耳:末石碱黄,以粉耳中,日一夜一。《千金方》

十一,治咳逆打呃:硫黄,烧烟熏之。《医方摘要》

十二,治酒皶赤鼻:舶上硫黄,鸡心槟榔等分,片脑少许。为末,绢包,日日擦之,加蓖麻油更妙。《瑞竹堂经验方》

十三,治耳聋:硫黄,雄黄各等分。为末,绵裹纳耳中。《千金方》

十四,治烫伤,烧伤,能止痛,抗感染,保护创面,促进愈合:硫黄,烧酒。将硫黄粉碎放入磁器内不可用金属容器,兑入烧酒,以没过硫黄为度。把酒点着烧成炭灰色。因酒含有水分,如烧后还余水分,可用慢火将硫磺烤干,然后研面,用时撒于患部。如有水泡,将水泡挑破再上药粉。辽宁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硫黄的功效与作用
大风子——Earls360馨醫堂
硫磺(历代本草汇言)
[卷二百七十二 诸疮肿门] 诸疮
神农本草经:雄黄,雌黄,石硫黄
硫黄内用补火热 外用散寒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