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傳的營養學 — 遠離疾病
按:《失傳的營養學 — 遠離疾病》是我近幾年閱讀過許多「營養醫學」專著中,較「愛不釋手」的,當我讀了一、二章後,已被深深吸引……。它不僅是一本營養專業專著,同時也是一本趣味盎然的科普讀物。

對「營養醫學」的研究,中國比先進國家起步晚,落後了許多。然而,閱讀本書,你會發現:作者王濤這位中國醫生的「營養醫學」功力很深,並具有獨創性及與眾不同的獨立見解。例如,他提出 II型糖尿病的成因,不是胰島素抗阻的問題,而是肝臟的問題(這與我之淺見不謀而合);又例如,他明確指出:想得癌 其實不容易,您得先有“資格”,就像開車,要開車得先考駕照,而得癌的資格就是您的身體裏要先有慢性炎或其他慢性損傷。等等,這些在傳統的醫學及營養學看來,都很另類怪異,但在書中,郤闡釋得有理有據,並與豐富的醫學臨床經驗融匯貫通,令你不能不服。

我衷心向我的親人和好友推薦此書,期望你們能從中獲益,學習「營養醫學」對今後 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受益無窮並為時未晚。謹 請各位耐心閱讀。

鑒於此,我特別搜羅了“網上版 全文”轉貼連載於此(由於全文長達十一萬字,故分五次連載)。 吳潮鈺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200頁

作者簡介:王濤 1968年生,河北人,跟醫學打交道20年。西醫本科、碩士,中西醫結合專業博士,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後(研究專業:肺癌)。

醫學專業知識功底深厚,在臨床各科、男性學、病理學和腫瘤學等多學科都有很深的造詣,對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治療,對人體營養與健康的關係都有深刻獨到的見解。

先後在北京、上海、青島、鄭州和烏魯木齊等各地講學,大江南北,好評如潮,領銜開辦的健康管理機構—— 綠洲健康俱樂部,彙集諸醫學專業的頂級專家,為全國各地渴望健康的朋友進行健康指導,救治各種疑難病症眾多。

目錄:

留日博士後和他“有生命的書”(代序)

序 (作者自序)

第一部分 總論

第一章 用知識指導生活

第二章 被嚴重誤解的“亞健康”

  第1節 正確認識亞健康

  第2節 您多長時間“檢修”一次

  第3節 世界上有100%健康的人嗎?

第三章 健康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第四章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第1節 1 關於病因不清

      2 病因的分類

      3 病因的來源 —— 損傷

  第2節 被嚴重低估的人體修復能力

  第3節 搞錯了,身體需要原料

       1.營養素就是用來治病的

       2.營養素到底能治哪些病?

  第4節 為什麼今天的醫學對慢性病束手無策

  第5節 不要給系統添亂

第五章 今天的食物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嗎?

  第1節 蛋白質的來源

  第2節 糖的來源

  第3節 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來源

第六章 營養素與高級補品

第七章 營養醫學與中醫

第二部分 各 論

第一章 肝 —— 健康的大總管

  第1節 肝的蛋白質代謝,蛋白質缺乏是很多病的基礎

  第2節 脂肪代謝

    1.肥胖與科學減肥

    2.治癒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疾病

     (1)冠心病、心梗、腦血栓

     (2)高血壓

  第3節 肝的糖代謝

    1.治癒低血糖

    2.治癒糖尿病

  第4節 高膽固醇與膽道系統疾病.

  第5節 痛風能不能治癒?

  第6節 疾病都是吃出來的

第二章 提高機體免疫力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感冒、肝炎等)的治法

第三章 慢性炎與癌的關係

  第1節 想得癌 其實不容易

   第2節 癌是營養極度缺乏的產物

   第3節 癌症的營養素治療

第四章 血液病 能用營養素治癒嗎? 

第五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們要終身承受嗎?

第六章 警惕平滑肌收縮引起的疾病(痙攣、頭痛、痛經等)

第七章 人體有過敏嗎(皮膚過敏、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

第八章 骨關節疾病(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股骨頭壞死)

  第1節 風濕性關節炎

  第2節 骨質增生

  第3節 股骨頭壞死

第九章 慢性腎炎可以治癒

第十章 纖維化、器官硬化可以解決到什麼程度?

第十一章 睡不著(失眠)與睡不醒

第十二章 精神疾病 並不難治

第十三章 治癒更年期綜合征和女性的保養

第十四章 優生優育

第十五章 兒童營養,孩子的一切問題都緣于父母的無知

  第1節 偏食、厭食

  第2節 “淘氣”、“多動症”

  第3節 近視

第十六章 “長生不老”之術

第三部分 人 為什麼要長成這個樣子

第一章 人體的基礎知識

  第1節 細胞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第2節 人體結構

第二章 人 為什麼要長成這個樣子

後記 

附: 作者 王濤 另寫的三篇短文

正確使用營養素 2010. 9. 18

您到底缺不缺營養?  2010. 8. 13

豬流感、禽流感、SARS和手足口病都不可怕 2009. 5. 2

連載  一

留日博士後和他“有生命的書”(代序)

—— 醫學博士王濤和他的著作《失傳的營養學—遠離疾病》印象散記

文 / 吳殿彬(作者為高級記者,中國時事報導全國十佳總編輯、新華社全國十佳通訊員。)

(一) 有這樣新奇的對話,讓人聽著新鮮:

  “吃飯能治病?”

  “能啊!”

  “吃飯能治疑難病症?”

  “能!”

  “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不是!”

  “這不是說笑話吧?”

  “真的!”

“的確是真的!”我還要告訴您的是,這不是寫小說,是向您報告一個關乎人類健康的特大好消息:人類可以不用吃藥而用“吃飯”來醫治自己的疾病了!

異想天開,天開了;石破天驚,天沒驚!

“因為人類原本就不用吃藥!”

這是一個真正偉大的發現,這個發現將改變人類的健康歷史軌跡:冠心病、腦血栓、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等幾十種在醫學上認為終身難治的疾病,可以用簡單的方法治癒——這個方法就是“吃飯”!

你信嗎?不信?! 但這是事實!

(二) 西元2008年4月底的一個晚上,我忽然接到一個電話。

電話說,在《中國新經濟》雜誌工作的李忠旺執行總編,委託我看一部書稿。

我與李總是去年在全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系列愛心傳播活動中認識的,同在一組當評委,說話投緣,成為朋友。我想,他托我看的書稿必不一般。

第三天下午,我在煙臺日報社的接待室裏,與作者見了面。

他中等個子,約摸40歲左右,長方臉,大眼晴;眼神裏透著自信,間或有一絲質疑的光,談吐文雅,聲音卻響亮而厚重。

他說是自己寫的一本醫學書稿。

書呢?

他說帶了優盤。

我說,你發我郵箱吧。

第二天,我收到了他的短資訊,說書稿已發我郵箱了。

(三) 很難想像這部書稿的價值有多高。

一開頭,我就被它抓住了。思想的深邃程度出乎意料;觀點之新穎、邏輯之嚴密、語言之清晰,使如小說般很長的段落變得似乎很短;問題的尖銳和論述的精彩,使原本應該是枯燥的醫學理論變得竟如小說般引人入勝。

窺豹一斑,此處略引數句,以彰風格:“讓現代醫學最尷尬的也正是這一點,因為不管它多麼自恃先進,它能夠治癒的疾病並不多。多少治療糖尿病的專家死于糖尿病;多少治療心腦血管病的專家死于心梗或腦血栓;多少精神科、神經科的醫生自己長期失眠。今天的醫學是怎麼了?是因為它偏離了‘食藥同源’這一正確方向,它太自以為是了,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結果搞得自己處處碰壁。”

這部書稿,看是專業的醫學論著,可它卻通俗易懂;說它是科普著作,它又有很好的醫學論說與證明,還有方法與實證。似此又非此,非此又是此,恰在似與不似之間,真是奇妙啊!

它如醇醪一般,濃香撲鼻;又如極品清茶,清香悠遠。然而,我沒有一口氣讀完。

我怕一氣讀完,就不能細細品味這一人類醫學思想寶庫中的珍品“人參果”了!

我一口一口地細細品味與鑒賞,用了三天時間,才把這本“寶貝書”讀完。

我驚奇,它竟然在世人面前洞開了一個偉大的智慧:人體自行修復功能是如此的奇妙和偉大——它才是一切疾病的真正“醫生”;這個“醫生”本身就是一個天才,它不用任何儀器和設備就能知道哪里有病,有什麼病,怎麼治療最快最好;它治病所需要的又十分簡單,不是別的,就是人體所需的唯一材料:營養素!

而獲取營養素的手段十分簡單,就是吃飯。

很多人只知道吃飯是為了活著為了享受,卻不知道吃飯的真正意義是獲取營養素——人們對自己的身體缺乏真正的認識。

因為只有獲取足夠的營養,才能補充人體消耗,同時自行修復人體損傷。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座大樓,營養素就是組成大樓的磚。今天缺一點,身體就會少一塊磚;明天缺一點,身體就會缺兩塊;這樣一塊一塊地缺下去,缺到一定時候,修復難度大了,疾病就產生了,當營養素缺乏到沒法修復時,樓就塌了,人就完了。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道營養不足會得病,卻不知道營養素這麼重要,更不知道,有了疾病可以用營養素醫治。不僅明顯的營養缺乏症可以用營養素醫治,就是重大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甚至包括一些癌症,不用藥物,營養素同樣能醫治,而且能徹底治癒。

“中醫講‘食藥同源’,這四個字告訴我們,從人類開始張嘴吃飯的那天起,營養學就已經誕生了,毫無疑問,醫學也從那一刻問世了,因為食物也是藥物。”

道理很簡單,這就是人體有奇妙的修復功能。只要有了足夠的營養素,任何疾病,身體都能自行修復醫治。

這是一個自然定律,卻極少有人深入研究這個定律!

有人知道了,也做了一些理論上的探究,但大多是實證醫學的歸納和說明,極少有人用演繹的方法,從理論上專門論述證明這個定律的機理,至今還沒看到任何人賦予營養素以生命!

唯有他一個人,做了這樣一件前無古人的工作,寫了一本這樣“有生命的書” 。

(四) 後來,我成了他的病號和朋友。

他用營養素,讓我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變成了一個“新人”;所有體檢時的幾種難疾完全痊癒,體重下降了近10公斤,簡直成了一個小夥子。他告訴我:“瘦下來了,只是身體調整的副產品,重要的是你的身體得到了修復,各種病都好了。”

剛用營養素的頭幾天,我們一起喝茶聊天,他告訴我:“別看我們現在很悠閒,你身體裏面卻忙碌得很,忙著給你換管道,一個一個的,一套一套的都在換新的。成千上萬的管道換新的,忙著哩!”

他給我按摩腹部。我問他原因,他說:“身體很奇妙啊,它比你還知道哪里長得好,哪里長得不好。按摩,就是給它一個信號說這裏要修復,它就會給你趕快來修復。但是,如果沒有修復材料營養素,就是它想修復也做不了。”

人體就是這樣奇妙。他說,等你知道了人體的工作原理,就會知道人體是很好玩的。

他說自己的故事。

一個朋友,因為生氣得了胃痛,疼得不得了。他瞭解病因後,對這個朋友說,你來聽我的課病就好了。朋友聽了一上午的課,笑得要死,胃就不痛了。休息時,哈哈大笑,聽課竟然真能治病!

一個小女孩,五歲半,性早熟。他用營養素,三個月治癒。

小兒單核細胞增多症是兒科中的一大難題,有一位兒科專家,今生最大心願就是能夠在有生之年攻克它。他笑著說:“這個事好辦。”建議她用營養素治療,結果一個五項心肌酶都異常的小男孩,僅一周的時間各項指標就都正常了。

他母親偶然間查出得了糖尿病,老太太認為,反正全世界都治不了這病,自己在家治算了。但治來治去,血糖不僅沒降反而升了。他把母親接到煙臺來,用營養素調理,僅半個月,血糖正常了;一個月時間,身體瘦下了10多公斤。“身體倍兒棒!”老太太是位高級教師,說話幽默:“肚子小了,走路不癟著肚子都不行—沒勁;現在走路像飄起來似的。”他跟母親半開玩笑半當真地說:“我保你活到120歲,到時候想死都難!”

很多人本認為對疾病沒大用的營養素,在他手裏竟然這樣神奇無比!

現在,仍然有許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營養素,那麼,我們應該好好認識一下營養素都是哪些東西。

頭一樣是水。水是第一營養素,還有蛋白質、脂類、糖類、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都來自我們的食物、我們所吃的所喝的。就是這些營養素能治病,你信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病人感謝他,他幽默地說,不要感謝我,感謝你自己的身體 — 它才是真正的大夫。

 (五) 他叫王濤。日本東京大學醫學博士後。男,漢族,1968年4月生,已婚,河北省三河市人。

從碩士說起,簡歷如下:自1993年始,先後在河北醫科大學臨床醫療系攻讀醫學碩士學位,專業選的是男性學;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中西醫結合的博士,選的專業是男性學;在河北醫科大學工作,進行專業病理學研究。

2002年,東渡扶桑,在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病理室做博士後研究,專業攻關是肺癌的發生。

從2004年起,在河北醫科大學從事病理教學和診斷工作,並擔任教研室副主任;2005年10月至今,經營自己的醫學事業—“綠洲健康俱樂部”。

他曾應邀在全國各地進行健康講座,好評如潮;為數千人進行健康評估、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療,並作為主要講師,舉辦了一系列高級營養師培訓。

2007年初秋,港城煙臺的樹葉還綠綠的,他從北京踏上下行的列車“蜿蜒”來到這裏租居求靜;當第一片雪花飄搖著落在他臉頰上的時候,他手中有了一本《失傳的營養學》書稿;2007年11月2日,寫完本書序言的他,走上煙臺“東方巴黎”的街頭,人們忙碌的身影在他眼前閃現;飄然而來的悠揚的輕音樂,讓他放鬆而陶醉:屈指算來,從南下到成書,足足寫了三個月的時間。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自豪感油然湧上心頭,一種磅礴的浩然大氣在胸中升騰、擴展、彌散……眼前好像有鋪展到天際的七彩鮮花,花香撲鼻,蝶舞蜂忙,又仿佛有奇峻的高山、浩瀚的大海,聳立、湧動……他悠然信步回到案頭。鍵盤傳出細微的律動聲,他把原準備寫在後記裏的一段話,鍵入了序言中:

“在此書完成之際,我的內心充滿感謝,感謝在寫作過程中給了我無私支持和幫助的那些朋友,更感謝那些在我人生路上給我支持、給我點撥、給我關愛的良師益友,感謝我的媽媽和我的家人,他們一直是我心靈的避風港,他們給我勇氣、給我毅力、給我永不言敗的鬥志。”

他給我看的就是這部書稿,約11萬字左右。一部奇書。

他的自我描述是這樣自信而清晰:

“由於深諳西醫臨床各科,對中醫、西醫和營養學都有很深的造詣和獨到的見解,故可以將醫學和營養學融會貫通,開創了全新的未來醫學發展方向 —— 營養醫學。營養醫學將在未來的幾十年後大行其道,而且會長盛不衰,會改變今天醫院的結構,改變醫學今天的形象,是臨床醫生和科研人員一次深刻的頭腦革命。”

如是,一個醫學的偉大發現和預言,將伴隨著一場生命健康觀的革命而來臨。

他說,我的書是有生命的書。

是的,營養素本身就是有生命的。生命的成長雖然會遇到各種波折甚至磨難,但終有一天,王濤的營養醫學理論洞識會成為人們的常識。

將來的人類醫學史,很可能這樣寫:2008年,留日醫學博士王濤,用他《失傳的營養學 — 遠離疾病》,舉重若輕地掀開了人類健康歷史上嶄新的一頁!

能讀到這本書,您,真是幸運的!

2008年6月於港城煙臺

 

序 (作者自序):

中醫講“食藥同源”,這四個字告訴我們,從人類開始張嘴吃飯的那天起,營養學就已經誕生了,毫無疑問,醫學也從那一刻問世了,因為食物也是藥物。直到今天我們也會看到很多書籍、報刊以及其他傳媒不斷地告訴您得了某種病應該多吃哪些食物。“食藥同源”,這是再自然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了,但不知從什麼時候,也不知是什麼原因,醫學和營養學分家了,各走各的路,尤其是現代醫學自恃代表著今天最“先進”最“科學”的醫學而大行其道,很有獨領風騷的味道。現代醫學也確實有它值得驕傲的資本,因為今天各個行業不管多麼發達不管多麼先進,都是一個目的,即讓人活得更健康、更舒適。所以各學科最先進的知識和科技都會自覺不自覺地融入到醫學中,被現代醫學所用。比如很難想像沒有電腦和電腦網路今天的現代醫學會是什麼樣,因為CT、核磁共振等很多現代化的檢查設備和治療手段都是以電腦和電腦網路為基礎的。再比如材料科學也是今天最重要的科技之一,連太空梭的製造也離不開材料科學,它也被應用到現代醫學中,比如假肢和人造骨骼的製造等。但讓現代醫學最尷尬的也正是這一點,因為不管它多麼自恃先進,它能夠治癒的疾病並不多。多少治療糖尿病的專家死于糖尿病;多少治療心腦血管病的專家死于心梗或腦血栓;多少精神科、神經科的醫生自己長期失眠。

今天的醫學是怎麼了?是因為它偏離了“食藥同源”這一正確方向,它太自以為是了,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結果搞得自己處處碰壁。這一點它不如人家營養學做得好,營養學一直“忠實”地信奉“食藥同源”,以至於人類從開始張嘴吃飯到今天已經數萬年了,營養學還在講哪些東西該吃,哪些東西不該吃,哪些東西要多吃一些,哪些東西要少吃一些,哪種食物有這樣的營養,哪種食物有那樣的營養,它是一個老實聽話的孩子,但領悟力差了一些,沒有悟到“食藥同源”的真正含義,以至於營養學一直裹足不前。儘管身處現代,但它與“現代營養學”這個稱號相距太遠。作者攜 20年對醫學的學習、實踐、研究和思考,在本書中討論了醫學和營養學正確的發展方向—— 營養醫學,討論了健康維護和各種疾病治療的正確方向和方法。本書討論了冠心病、腦血栓、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等幾十種在醫學上認為終身難治的疾病可以簡單治癒的方法。希望本書能幫助您做好健康維護,幫助您治癒您的病患。這本書希望您能慢慢地閱書,希望您細細地品味它,讓它成為您一生一世的朋友。

由於時間倉促,更由於作者才識淺陋,有很多知識和觀點都可能有不當之處,歡迎各界朋友批評指正。筆者在此送上最真摯的感謝。更渴望這本書能成為一個交流、討論甚至是爭論的平臺,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為我們的健康事業出一點力。我一直信奉一句話,“在知識面前人人平等,在健康面前人人平等”。

在此書完成之際,我的內心充滿感謝,感謝在寫作過程中給了我無私支持和幫助的那些朋友,更感謝那些在我人生路上給我支持、給我點撥、給我關愛的良師益友,感謝我的媽媽和我的家人,他們一直是我心靈的避風港,她們給我勇氣、給我毅力、給我永不言敗的鬥志。

第一部分 總論

第一章 用知識指導生活

當您翻開這本書,恭喜您,您就已經開始用知識指導生活了。您知道用知識指導生活有多重要?您知道您靠什麼活到今天的?太危險了!!!您生活中絕大多數的行為方式都是模仿來的,也就是說,您是靠模仿活到今天的。比如刷牙,我們是怎麼學會刷牙的?就是看父母怎麼刷我們就怎麼刷,當初父母橫著刷牙,我們就橫著刷牙,這就是模仿。有一天有一位懂得一點點牙科知識的人告訴我們,橫著刷不好,橫著刷會把牙齦刷壞,而且髒東西都在牙縫裏,橫著刷也刷不出來,清潔效果差,應該豎著刷。您看就這麼一點點的牙科知識,就改變了今天所有人的刷牙方式,這就是用知識指導生活。而今天我們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動作仍然是模仿,看別人喝酒,沒死,看來酒就可以喝,看別人吸煙,沒死,煙就可以吸,看別人喝敵敵畏,扔下小瓶就倒下了,不行,這個不能模仿,這個勁兒太大。正是因為看別人怎麼活著您就怎麼活著,所以人家得什麼病,您就得什麼病,人家怎麼走的,您將來就會怎麼走。正因為是靠模仿而不是靠知識活到今天的,所以死都是死於無知。發生在您自己、您的家人、您的親戚朋友身上的悲劇都是緣於無知,是緣於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緣於您沒有用知識指導您的生活。而用知識指導生活,就會讓我們輕鬆、快樂、安全地享受生活,不再為健康擔憂。“不再為健康擔憂”這是多少人一生的追求,多少人掙了錢也不敢花,因為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到來,擔心自己生病而無能力救治,每天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其實讓健康有保障只有一條可行之路,就是通過學習獲得維護健康的知識。這就是本書的目的。所以您千萬不要把本書簡簡單單地就看成是一本書,它將成為您一生的良師益友。我以為它是有生命的,它將為您搭載一個獲得健康的平臺。

第二章 被嚴重誤解的“亞健康”

第1節 正確認識亞健康

 讓我們先來測試一下,您覺得您有沒有病?有病?沒病(即100%健康)?還是處在亞健康階段?為什麼要做這個測試呢?因為這裏涉及到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亞健康。首先說,“亞健康”這似乎是一個很流行很常用的詞,不學醫的說,學醫的也說,一般醫生說,醫學專家們也常用。連世界衛生組織(WHO)這個管全世界人民健康的機構也不甘人後,公佈了亞健康的人群比例,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資料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5%的人處於健康狀態,20%的人有病,而剩下的75%的人是亞健康。其次,只有真正認識了亞健康的本質,我們才能對自己的健康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會懂得隨時隨地關注和維護自己健康是何等的重要。

亞健康這個名字是由誰開始使用的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亞健康”這三個字就不知害死了多少人。我們看到:一些人疲勞、乏力被說成是亞健康;一些人頭昏、失眠被說成是亞健康;一些人煩躁、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被說成是亞健康;一些人渾身上下哪里都不舒服,就是找不出是什麼病,也被說成是亞健康;以至於有些人到死都搞不清是怎麼死的。所以有一句順口溜:亞健康是個筐,搞不清楚就往裏裝。所謂的“亞健康”這種模糊的叫法實在害人不淺,因為它嚴重妨礙了我們對疾病的認識和理解。但可悲的是,即使是世界衛生組織也沒能給我們一個清晰易懂的定義。它告訴我們“亞健康”是指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又叫“慢性疲勞綜合症”或“第三狀態”(世界衛生組織還制定了一個有30個專案的指標,認為只要有人符合其中6項以上,就可以初步認定為處於亞健康狀態。這30個項目是:1.精神緊張,焦慮不安; 2.孤獨自卑,憂鬱苦悶;3.心悸心慌,心律不整; 4.耳鳴耳背,易暈車船;5.記憶減退,熟人忘名;6.興趣變淡,欲望驟減;7.懶於交往,情緒低落;8.易感乏力,眼易疲倦;9.精力下降,動作遲緩;10.頭昏腦漲,不易復原;11.體重減輕,體虛力弱;12.不易入眠,多夢易醒;13.晨不願起,晝常打盹;14.局部麻木,手腳易冷;15.掌腋多汗,舌燥口幹;16.自感低燒,夜有盜汗;17.腰酸背痛,此起彼伏; 18.舌生白苔,口臭自生;19.口舌潰瘍,反復發生;20.味覺不靈,食欲不振;21.返酸噯氣,消化不良; 22.便稀便秘,腹部飽脹;23.易患感冒,唇起皰疹;24.鼻塞流涕,咽喉腫痛;25.憋氣氣急,呼吸緊迫;26.胸痛胸悶,心區壓感;27.久站頭昏,眼花目眩;28.肢體酥軟,力不從心;29.注意力分散,思考膚淺;30.容易激動,無事自煩)。這樣的定義對我們解決“亞健康”問題又有多大的指導意義呢?這個概念對我們太重要了,不能一直糊裏糊塗地叫下去,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它的本質,更何況揭開它的實質並不難。

人的一生很簡單,想想看,人的一生其實就兩種生活狀態,我管它們分別叫做院內狀態和院外狀態,即醫院內狀態和醫院外狀態,您要麼是在醫院裏住著,要麼在醫院外住著。通過下面的圖,您發現沒有,從健康的角度講,人總在健康和疾病這兩種狀態之間徘徊,這一輩子永遠走在去醫院的路上。一端是100%健康,另一端是疾病,那中間區域就是我們常說的亞健康,對不對?那麼亞健康到底意味著什麼?舉個例子您就明白了。有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冠心病這個病吧,什麼是冠心病呢?就是給您心臟供血的動脈血管(醫學上稱之為冠狀動脈)堵塞了,當堵到70%左右時,您就不舒服了,就會出現心慌氣短胸悶等症狀。您就得趕快去醫院看醫生,醫生給您一檢查,發現您的冠狀動脈血管已經堵了70%左右了。就給您寫下了一個診斷,即冠心病。那您說是醫生寫“冠心病”這三個字時,您的冠脈血管一下子就堵到了70%嗎?答案很明確,當然不是了。我跟您講,要想讓您的冠脈血管堵到70%,那要經過您幾十年的“努力”才能實現。您的血管可能在您幾歲時就開始堵塞了。那麼當血管堵到40%時,您有感覺嗎?您平時什麼感覺都沒有,充其量是很生氣或幹重活兒時,可能會出現胸悶和容易疲勞的表現。但血管堵到40%時您有沒有病?您一定是有病呀,因為您生下來時一點也沒有堵。也就是說,在這一階段,雖然有病,但您沒什麼感覺。您的血管一點都沒有堵時,這就是100%健康的狀態,而當堵到70%時,您就有感覺有症狀了,到這時才給您診斷成冠心病,而從血管一點都沒有堵到堵到70%的程度之間的狀態就是我們常說的所謂的“亞健康”。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亞健康”這個叫法是不準確的,準確的叫法應該把“亞健康”改稱為“疾病的早期階段”,而不是什麼慢性疲勞綜合症或“第三狀態”。也就是說“亞健康”時,您不是沒有病,而是處在“疾病的早期階段”,或叫“疾病的非臨床階段”,您幾乎沒有什麼症狀,但您已經有病了。而今天我們稱呼的“疾病”,應該稱為“疾病的晚期”或“疾病的臨床階段”。當您見到一位朋友,您問他“你怎麼了”,他說“我病了,我要去醫院”,其實他是到了疾病的晚期。想想您自己和周圍的人,大多都是受不了了才去醫院的。所以,您要清楚,不只是癌有早期晚期之分,所有的病都有早期晚期之分。必須到醫院去治的所有疾病都是疾病的晚期,因為如果您身體能夠忍受,您就不會去醫院。

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中您為什麼有受不了的階段?這就涉及到“亞健康”的本質了。亞健康的本質其實是消耗儲備的過程,儲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等著用。平時往銀行裏存錢就是一種儲備,可以稱為資金儲備,就是等著用的錢。國家不打仗,要不要生產軍火?要,等著用,萬一要打起來呢,這就是軍備。我們的身體就有這樣的儲備機制。我們看換腎的人,只換一個腎也能活得很好,為什麼要長兩個腎?這就是儲備,再比如,您有兩個肺,左肺和右肺,您靜靜地站著聊天,可能用半個肺就夠了,那剩下的一個半肺做什麼?等著用。一會兒您去跑步,半個肺就不夠了,可能就得用到一個肺,那還剩下一個肺作為儲備等著用。您可以想一想,如果您只有半個肺,那您稍微一動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的症狀,因為您沒有儲備了,而當您有兩個肺有完好的儲備時,您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去運動。但危險也隨之而來。比如有一天,您的右肺上長了一點東西,就這麼一小點東西,因為您有儲備,一定不會影響到您的呼吸功能,您不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也就是說因為沒有感覺,您不知道已經長了這個東西,所以也不會去看醫生。疾病就是這樣,您不管它,它就會繼續長大,您還是不知道。再長大一點,您還是不知道,那就再長大一點,再長大一點,直到有一天,把儲備都消耗完了,您才會有症狀,出現胸悶氣短,趕快去看醫生,一查是一個肺癌晚期。所以一方面有儲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它讓我們有很多的活動方式可以選擇,正因為有身體各部位的功能儲備,我們才可以為所欲為,才會有挑戰極限,有奧運會等等的活動。運動員所做的就是挖掘儲備、挑戰自己的儲備極限的過程。我們通常說的人的潛能,就是人的身體各部位的功能儲備,激發潛能的過程就是大量動用儲備的過程。但另一方面儲備也有一個弊端,就是它導致絕大多數疾病在早期沒有症狀,導致我們很難發現它們,比如冠心病、癌症的早期。

第2節 您多長時間“檢修”一次

正是因為疾病有早期階段,而且在這一階段,您不會有什麼明顯的感覺,所以要主動自覺地檢查自己的健康狀況,要定期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毫無疑問,要做到這些只有通過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檢修。檢修的意識非常重要,但可悲的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幾乎沒有檢修過,這樣非常危險。很多人做事沒有邏輯,很怪,您看他買一輛破車可上心了,每天擦呀洗呀,定期保養,該大修還去大修,這樣做不就是為了能讓車多用幾年嗎?而我們人體,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一台儀器,但卻不定期檢修,即使有往往也是檢而不修。直到有一天不能再用了,只好被送到醫院大修。到醫院去修,肯定是該拆拆該卸卸,這兒不能用了,扔掉;那兒不能用了,扔掉;整個兒都不能用了,扔掉。最後您就這樣被扔掉了。

檢修不是簡單地到醫院做一些例行體檢就行了。醫院的各項檢查是很有用很有幫助的,但這些檢查需要非常細緻入微地分析,而具有這種分析能力的人並不多,更不要講很多人靠機器進行評估了。通過醫院的檢查獲得的各種資料,即使是在正常值的範圍內,也並不能說明您是非常健康的,因為這些檢查有一定的解析度。比如您的肝臟都嚴重受損了,甚至到肝硬化階段了,但您的肝功能的檢查結果仍可以是正常的。這就需要評估人員對這些檢查結果有很深的理解,有敏銳的洞察力,要通過您的檢查結果和您在生活中及身體上的各種變化,包括您的睡眠、您的食欲、消化、大小便、平時的疲勞感、體重的變化等等很多很多的細節,對您的健康狀況進行綜合評估,分析出您目前的健康狀況和未來的健康走向。這是一個運用專業知識進行綜合分析的過程。

光檢不修也是一個普遍現象。例如很多人檢查發現自己是高血脂,因為高血脂並不太影響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很多人並不重視它,甚至還輕鬆地跟朋友們講自己是高血脂。事實上,您不知道,您出現高血脂的那天,就是您的心肌梗塞和腦血栓快速發展的開始。對於檢查出的問題一定不要置之不理,要及時將它們解決掉。否則一方面光檢不修使檢查變得沒有意義,另一方面,置之不理的結果就是讓疾病得到快速發展的機會而造成嚴重後果。就像一個蘋果,您在屋子裏放了兩個多月,也沒壞,但一旦有一天您發現它壞了一小點,那麼這個蘋果會在一周之內爛掉。

第3節 世界上有100%健康的人嗎?

如前所述,世界衛生組織,這個世界上最權威的衛生機構,告訴我們健康人群占5%,20%的人有病,而剩下的75%的人是亞健康。通過上述對亞健康的討論,您已經清楚了,亞健康也是病,是疾病的早期階段。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認為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可以改一改了,也就是,這個世界上,有病的人多達95%。那還剩下5%的人是健康的。如果問您是否健康,您可能也覺得自己很健康。那麼這個世界上有100%健康的人嗎?想想我們的生存環境,您相信不相信您呼吸的空氣中有大量有害氣體?如果相信,那您吸一口空氣,身體就會受到傷害;您相信不相信您喝的水中有很多有害物質,如果相信,那您喝一口水身體就會受到傷害;您相信不相信,您吃的飯中有大量有害物質?如果相信,那您吃一口飯身體就會受到傷害。您吸一口氣,喝一口水,吃一口飯身體都會受到傷害,更何況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會通過您的皮膚不斷進入身體而損傷到您的身體。也就是說,您在時時刻刻隨時隨地受到傷害,那您怎麼會是完全健康的呢?從邏輯上就講不通。就像一個人一會兒從牆上抽一塊磚扔掉了,一會兒又從牆上抽一塊磚扔掉了,雖然樓沒有塌,但這個樓還完整嗎?世界衛生組織判定一個人是不是健康,充其量也就是通過各種儀器檢查。您相信不相信他們所使用的儀器有解析度?這些儀器也不能查出所有疾病。很多肝硬化病人甚至到死他的肝功能都是正常的。所以健康是相對的,不健康是絕對的,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100%健康的,所有人都是病人。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是走在通向醫院的這條路上的,只是距離醫院的大門遠近而已。

第三章 健康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追求自由。試想一想,如果在您的生活中,時間是自己支配的,財富足夠您使用,可以做到隨心所欲,空間移動是自由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這是何等美好的生活。但您一定要認識到,健康自由才是您的第一自由,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您的健康為基礎的。因為失去健康,扔下自己的親人、朋友、財富、家產、事業等等的一切,而獨自一人離開這個世界的悲劇舉不勝舉。尤其是那些社會精英,那些科學界、知識界、演藝界、商界的精英因為健康問題而過早離開我們,無疑是整個社會的損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損失。重視健康無論強調到什麼程度都不過分。而只有那些因為不重視自己的健康而被生活教訓過的人、那些從死亡線上又回來的人,才會真切地體會到健康有多重要。我們看到很多“死過一回”又活過來的人在生活中釋然了,不計較了,只在乎自己的健康了。健康是底線,千萬不要越過。生活中多少人拼命賺錢,但最後卻拿錢救不了自己的命;生活中多少人因為沒了健康,家產變成了遺產,而自己獨自一人慘淡離開人世。問您想不想得病,您的回答一定是否定的,但您為了防止得病做些什麼了嗎?您為健康有多少投資呢,太多的人每天喊著要健康,但卻時常做傷害自己身體的事。

很多人覺得手裏沒幾個錢心裏不踏實。當有了一些錢後,心裏有底了:這下好了,看病不用發愁沒錢了。有一次,我和我的大學同學一起吃飯,他是一家有名的大醫院的血液病科的醫生,他人很優秀。在邊吃邊聊中,我問他:“你們一天最多能幫病人花多少錢呀?”“一兩萬沒什麼問題吧。”他回答道。血液病很少有在幾個月或半年之內治癒的,治療幾年的很常見,您算算要花多少錢?不單血液病是這樣,在臨床我們經常看到的事實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從他們富裕的生活到赤貧只需要一場大病。跟醫學打交道20年的時間,讓我深深懂得:有錢不能獲得健康,只有懂得如何維護健康的知識才能擁有健康。

儘管健康維護需要一定的費用,但維護健康絕不是有沒有消費能力的問題。維護健康更需要的是相應的知識和維護健康的觀念。很多人把自己的健康維護託付給醫生,但不知道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我的一位同學,是一名外科醫生,有一天打電話跟我說,他要去做個手術,我嚇了一跳,趕忙問他怎麼了,他說是慢性膽囊炎。做手術的前一天,我擔心他會很緊張會很多慮,因為他是醫生,醫生由於十分瞭解病情他會聯想無窮,他知道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您沒見很多醫生給別人看病時輕鬆自如,而等到自己得病後卻嚇得要死?所以我就打電話給他,告訴他不要緊張,在外科膽囊手術很常見,不是一個什麼了不起的大手術,手術一定會很安全的,因為那些醫生都做熟了。為了心理上支持他,我說我第二天會去看他。他很要強的,不讓我去,說:“你不要來,剛做完手術,肯定不好看。”我說:“沒關係,反正你平時也不好看。”手術的當天下午我就去了,那會兒他剛醒,身上還插了一些管子,見到我來了,苦笑了一下,那個笑確實不好看,但他說的一句話,我印象卻很深,他說:“沒想到這次讓別人給收拾了。”等到他出院後,我又跟他一起慶賀,一定要慶賀,因為他能活著回來呀。幾杯酒下肚,他說了一段很觸動我的話,他說當他被麻醉前的那一刻,自己躺在手術臺上,人生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因為馬上自己的生命就不由自己做主了,而要交給別人管理幾個小時。您想想把生命交給別人管理幾個小時,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您把自己的一點點錢放在別人那裏保管一會兒都不會放心,您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別人管理,您會放心嗎? 所以健康一定要由自己管理,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一個醫生,做的是膽囊手術,而切除膽囊又是一個很小的手術。但您看看人家在手術之前做了什麼準備?他把自己家的銀行帳號和保險號工工整整都寫在一張紙上,交由他的妻子管理。因為他知道,即使是這樣的一個小手術,也可能出現意外,也可能讓他一去不歸。所以 健康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才最放心、最有尊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年十大健康图书
趁着病轻去锻炼 趁着健康来养生
此文不读将会后悔终身!
黑木耳常吃有害健康!
中医养生顺口溜
俞梦孙院士:医学的未来靠中医,中医现代化将引领医学革命|科学|钱学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