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PPT)|张曙教授:智能制造的实现路径

 

近日有幸在上海参加了“智能制造与高端数控机床创新”高级研修班,本次培训班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主办,上海华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两天的培训共分16次课,国内外专家围绕智能制造与高端数控机床创新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思考,收获颇丰,根据个人的理解,现将陆续分享出来。

 


本期分享的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上海市科技功臣、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同济大学张曙教授做的《智能制造:现状与展望》主题演讲。需要清晰版PDF的可通过私信将邮箱发给我,或在平台上留言。

 


首先,张曙教授认为智能制造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其内涵:

  • 从技术的角度看:传统制造是对物质的处理,将原料转化为产品,是基于经验的制造;智能制造是同时对物质和知识的处理,是基于科学(模型化)的制造。

  • 从企业运作的角度看:传统制造业是成本中心,通过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形成竞争力;智能制造是利润中心,通过客户化定制和协同获取最大利润。

  • 从最终用户的角度看:传统制造企业提供的是具体产品和有限的担保;而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服务,客户从购买产品转变为购买服务。

张曙教授强调:智能制造不仅是技术的变革,而是生产模式、商务模式、经济体系、生活方式的变化,故所以称为革命。

从智能制造的实现途径来看,张曙教授认为可分为四步,具体如下:

第一步: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第二步:人-机、机-机通讯


第三步:从数据、信息到决策


第四步:迈向预测型智能制造


 

张曙教授认为前三步技术上已经成熟,并有成功应用案例,可以逐步推广;但第四步,预测型智能制造是愿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正在从构思走向现实。大数据分析是预测型制造的重要手段。

 

实现第四部“预测型智能制造”核心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 智能制造的困扰是设备和装置的失效,随着时间推移,设备会磨损,性能会衰退,最终导致故障和停机。

  • 预测型智能制造通过掌握设备实际的“健康”状态,不是在故障发生后去抢修,或过早地将可继续用的部件进行不必要更换,从而降低维修费用和生产成本。

  • 知道设备什么时候可能失效,就能够合理地安排维修计划,实现“准时”维修,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延长其正常运行时间,提升工厂运营效率。

  • 将设备衰退模式和实时状态评估与加工过程控制结合起来,实现在设备或系统性能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迈向“无忧虑”智能制造。

 

张曙教授还分享了“西门子EWA(德国安贝格工厂)和SEWC(西门子成都生产及研发基地)数字化工厂”、海尔沈阳冰箱互联工厂和2030年奥迪汽车的智能工厂的案例。

 

最后张曙教授澄清了智能制造若干概念:

  • 首先,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制造,由具有图像识别或力传感器的机器人和具有位移、振动、温度传感器的数控机床构成的系统才属于智能制造范畴。

  • ERPMES≠智能制造,没有数据采集和设备状态反馈的系统是开环的和不可控的;智能制造是“数据?信息?优化?决策?价值创造”转化的闭环系统。

  • 互联网+WiFi≠智能制造,它们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是手段,但绝非全部内容,离开物理的生产过程和实体设备,互联网什么也不能生产出来。

  • 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制造,智能、智能、不能够感知和思考,不会交互和通信,就算不上智能。

企业需要深入理解智能制造的价值创造:

  • 价廉物美是相对的,便宜没好货是绝对的。低价格、低质量、低成本是死胡同,没利润哪来服务;智能制造为客户创造价值、追求完美和个性化,风光无限。

  • 智能制造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充分利用社会闲置的知识和物质资源,通过大范围的云端协同,构建新的工业生态圈,生产高质量产品和提供高质量服务。

  • 智能制造借助大数据分析,跟踪客户群的需求变化,改变产品构成,监控生产系统的健康状态和衰退情况,创建能自调节、自适应的无忧虑的生产系统。

  • 智能制造必须是绿色制造,不仅关注节能减排,更着眼变废为宝,循环再用和再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

 

张曙教授强调指出:智能制造之路要一步步踏踏实实走:

  • 工业4.0和智能制造是愿景,开始走向现实,其核心是基于物联网和无线通信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对企业来说是机遇,但千万不能一窝蜂“大干快上

  • 中国制造业当前首要任务是加快工业2.0和工业3.0的进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从模仿和“山寨”圏子里跳出来,致力于创新,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玩家。

  • 不要在落后的工艺基础上搞自动化,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搞智能化;若速则不达,追求跨越是不可取的。

  • 中国企业差别很大,大多数需要认真补上工业2.03.0的课,认真理解工业4.0的真髓,不要急于求成。

 


后记:张曙教授80多岁高龄,仍然活跃在科学研究领域,全程参加了两天的研修班,分别做了“智能制造现状与展望”和“增材和切削混合加工机床”两场主旨报告,均是当今的技术前沿,报告严谨并且深入浅出,同时加入了张曙教授深入的思考,其所提出的智能制造的实现路径具有很强操作性,其所提出的警示,值得深思。

令人感动的是:据主办方介绍,为了办好本次研究班,张曙教授对每个演讲嘉宾的演讲内容均做了严格的审核,并在内部进行了试讲,更令人油然起敬的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该研修班做到了完全公益,能有一批这样的科学家,国家之幸。

 


以下是PPT内容:

 








 

关注思锐捷公众号(CRJ2015CRJ),可参看更多精彩内容:     

l  张曙教授:智能制造的实现路径(PPT)

l  工业软件公司转型启示

l  工匠精神成就真实“小人国”(视频 PPT

l  六小龄童3D全息影像演义《金猴闹春》(视频)

l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PPT)

l  2016年智能制造值得关注的十大核心技术

l  从任正非讲话学战略思维

l  小议2025、工4与工业互联网的差异

l  《任正非:华为2016年战略分析》(PPT

l   IT人员下车间实习需要关注什么

l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重点工作(下)(PPT

l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重点工作(上)(PPT

l  戏说工业4.0

l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推荐 教授70页PPT课件 工业4.0:从数字化制造到智能制造
喜大普奔!5D智造谷微信公众号上!线!了!
汉产新一代数控系统入列全国“十大科技进展”
值得推荐!工业4.0 智能制造系列教材《智能制造概论》随书PPT
PPT|张洁教授:工业大数据关键技术与应用
数控机床智能化是对航空领域智能制造的更高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