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际爱鸟日丨请收下这份观鸟图鉴

设我为星标,更容易看到我。

四月来了,窗外的鸟鸣声与日照时长一起多了起来,热情、悦耳,传送着春日的讯息。

小编发现,偶尔有那么一两只胆大的鸟,低低地掠过屋檐,停驻在向窗外伸展开来的晾衣杆上,“滴溜溜,滴溜溜”唱起歌来,这些胆大小鸟的脑袋,都是乌黑之上环绕半圈白羽毛,圆润的腹部上也是一片灰白灰白的。小编记得小学时自然老师提到过:有一种鸟头顶白羽,远远看上去好似人的白头发,因而得名“白头翁”。

眼前这只鸟,该不会就是“白头翁”吧?

小编翻开手边的《辞海》查了查,没想到还真找到了它👇

白头鹎

“白头翁”学名白头鹎。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鸟纲,雀形目,鹎科。体长约19厘米。头顶黑色,眉及枕羽白色,老鸟枕羽更为洁白,故俗称“白头翁”。背及腰羽大部为灰绿色,翼及尾部稍带黄绿色。喉部白色,胸部有一灰褐色宽纹,腹部灰白色,杂以黄绿色条纹。性喜结群,冬时尤甚。平时鸣声单调,生殖季雄鸟善鸣。多在田圃、竹树林中,以昆虫、杂草种子为食,尤喜食浆果。为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常见的留鸟。

除了“白头翁”,小编还在《辞海》上找了找其他鸟类的词条,并将它们整理成一份鸟类图鉴,分享给大家,快来一起观鸟吧!

杜鹃

鸟纲,鹃形目,杜鹃科(Cuculidae)各种的通称。有时专指杜鹃属(Cuculus)各种。树栖攀禽。体型、羽色多样,具对趾型足。部分种有巢寄生行为,产卵于多种雀形目鸟类巢中,由巢主孵卵育雏。雏出壳后,将巢主的雏鸟推出巢外而独受哺育。多主食昆虫,尤嗜毛虫,如松毛虫。中国分布甚广。如鹰鹃、四声杜鹃、大杜鹃和小杜鹃等。

麻雀

(Passer montanus)亦称“树麻雀”,俗称“家雀”“琉麻雀”。鸟纲,雀形目,雀科。体长约14厘米。喙黑色,圆锥状;跗跖浅褐色。雌、雄羽色近似。头和颈部栗褐色,背部稍浅,满缀黑色条纹。脸侧有一块黑斑,翼部有两条白色带状斑。尾呈小叉状。喉部黑色,下体灰白色。但两性肩羽颜色有差别,雄鸟为褐红,雌鸟稍带橄榄褐色。多栖止于有人类经济活动的地方。平时主食谷类,冬时兼食杂草种子;繁殖季中常捕食昆虫,并以之哺喂雏鸟。分布北自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南至印度尼西亚,东自日本,西至欧洲;在中国几乎遍布平原和丘陵地带。亚种甚多。

鸦雀

鸟纲,鸦雀科,鸦雀属(Paradoxornis)各种的通称。小型鸣禽,嘴都短厚,侧扁,多结小群活动于灌木丛间。如棕头鸦雀(P.webbianus),体长约14厘米。头顶棕褐色,其余部分多黄褐色。分布几遍中国,亚种分化甚多,都为留鸟。

山雀

鸟纲,雀形目,山雀科(Paridae)各种的通称。小型鸣禽。树栖,主食昆虫及其幼虫,为农林益鸟。中国常见的为远东山雀(Parus minor),俗称“白脸山雀”。体长约14厘米。头部羽毛蓝黑色,颊部白色。常活跃于山区林间,在果园、灌木丛中亦能见到。觅食昆虫及其幼虫、虫卵,是林区及菜圃、果园间著名益鸟。广布于南北各地;均为留鸟。

百灵

鸟纲,百灵科。广义的为歌百灵属(Mirafra)、凤头百灵属(Galerida)、沙百灵属(Calandrella)、百灵属(Melanocorypha)和角百灵属(Eremophila)各种的通称;有时也包括云雀属(Alauda)。狭义的专指百灵属各种。均为中、小型鸣禽;跗跖后缘不似一般鸣禽之呈棱状,而为钝圆形,具盾状鳞;后爪特长;善鸣。如蒙古百灵(Melanocorypha mongolica),体较云雀稍大,翼亦较尖长,羽色与之近似。在中国终年留居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以及河北张家口,冬时偶见于河北平原一带。鸣声婉转,常饲作笼鸟。

八哥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俗称“鸲鹆”。鸟纲,雀形目,椋鸟科。体长约26厘米。体羽黑色而具光泽;喙和足黄色。鼻羽呈冠状。翼羽有白斑,飞时显露,呈“八”字形,故名。杂食果实、种子和昆虫等。留居中国中部、南部各省区平原和山林间。

黄鹂

鸟纲,雀形目,黄鹂科(Oriolidae)。中国常见的为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俗称“黄莺”“黄鸟”“鸧鹒”。体长约26厘米。雄鸟羽色金黄而有光泽,头部有通过眼周直达枕部的黑纹。翼和尾的中央黑色。雌鸟羽色黄中带绿。树栖。鸣声婉转。主食林中有害昆虫。夏季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冬迁马来西亚、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

歌鸲

鸟纲,雀形目,鸫科(Turdidae),歌鸲属(Luscinia)大部分种的通称。一般体型约如麻雀大小。羽色美丽,玲珑善鸣。多活动于灌丛间,主食昆虫、蠕虫,间或兼吃野果。其中有部分种,常于夜晚啭鸣,故俗称“夜莺”。中国所产的种有红喉歌鸲、蓝喉歌鸲等。

画眉

学名Garrulax canorus。鸟纲,雀形目,噪鹛科(Leiothrichidae)。体长约22厘米。背羽绿褐色,下体黄褐色,腹部中央灰色,头色较深而有黑斑。眼圈白色,向后延伸呈蛾眉状。常活动于低密树林中,食昆虫和种子。善鸣喜斗,鸣声婉转悦耳。

乌鸫

(Turdus mandarinus)鸟纲,雀形目,鸫科。体长约29厘米。全身黑色,但喙黄色。鸣声嘹亮,春日尤善啭鸣;其声多变化,故亦称“百舌”。营巢于乔木上。以多种昆虫为食,有益农林。分布于中国甘肃西南部、陕西南部、河南南部、云南西部、四川中部以东、重庆等地,常见于中国大部林地、公园及园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及东南等地为留鸟,部分在海南为冬候鸟。

松鸦

(Garrulus glandarius)鸟纲,雀形目,鸦科。体长约35厘米,除面部有黑色颊纹外,通体大多呈匀净的紫灰色至红灰色。腰羽有白色带。翼上有黑、白、蓝三色相间的明丽斑纹。栖息山林,杂食性,育雏期主食昆虫。主要分布于南方。

灰喜鹊

(Cyanopica cyana)鸟纲,雀形目,鸦科。体长约35厘米。头部黑色。体羽概灰蓝色,上体较下体深暗。翼和尾苍蓝色。中央尾羽尖端白色。杂食性,多巢于平原村落的高树上。终年留居中国甘肃西部、四川北部、长江中下游,以及浙江、福建一带。经人工驯化,可用于森林虫害防治。

普通翠鸟

(Alcedo atthis) 俗称“钓鱼郎”。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喙强而直。额、枕和肩背等部羽毛,以苍翠、暗绿色为主。耳羽棕黄,颊和喉白色。飞羽大部分黑褐色,胸下栗棕色。尾羽甚短。常栖息水边树枝或岩石上,伺鱼虾游近水面,突然俯冲啄取。为中国东部、南部常见的留鸟。

这份图鉴中有你熟悉的小鸟吗?

如果你在《辞海》中查到了其他鸟类词条,别忘了来评论区告诉小编哦。

▲点击入手《辞海》(第七版)彩图本

▲点击入手《辞海》(第七版)缩印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瓣9.2,关于常见鸟类的部分真相 | 实用自然图鉴
北京植物园半日拍鸟记录:快乐的林中小鸟
珍稀野生鸟类 第一辑
比麻雀还小的一种鸟
爱鸟周后话益鸟
十大名鸟你更喜欢哪一款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