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恽寿平没骨画 高清
userphoto

2024.05.04 辽宁

关注

恽寿平

(1633—1690)

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清代画家。

此套《瓯香馆写生册》共十幅,天津博物馆藏,描写了四时的花果,从春夏到秋冬分别是桃花、海棠、碧海珊瑚、牡丹、枇杷、卷丹、洛阳花、凤仙花、菊花、梅花。

除了梅花一开,作者写明是学杨补之的水墨画法之外,其余各开全用没骨法,完全不用墨线勾勒,直接用颜色点厾出花朵、叶片、果实,只以色线勾勒叶茎。

落色点花的没骨花,既不同于细线勾勒再层层渲染的工笔花卉,也不同于水墨淋漓的大写意花卉,它介于两者之间,也被称作“小写意”花卉。工笔求逼真,写意求意趣,恽氏没骨花所求正在“似与不似之间”。

着色花卉自然比纯粹的水墨更逼真,但直接点染的“落色花”比起层层渲染的工笔花卉又有更大的随意性,不必被物象的细枝末节所羁绊,可以放手表现花的风骨。就气质而言,没骨花介于工笔与大写意之间,既不刻画,也不放纵,清新洒脱。


恽寿平《瓯香馆写生册》欣赏


第一帖 春日桃花

第二帧 海棠迎风

第三帧 碧海珊瑚

第四帧 富贵牡丹

第五帧 枝头枇杷

第六帧 含香卷丹

第七帧 洛阳花


第八帧 娇媚凤仙

第九帧 秋菊盛开

第十帧 寒冬梅花

恽寿平的山水画造诣之高,受到历代画家的赞誉。然而,他到中年后却放弃了在山水画领域的成就,转向以画花卉为主。究其原因,历史上说法很多。

恽寿平 百花图 局部

在张庚的《国朝画征录》有这样一段叙述:“好画山水,力肩复古,及见虞山王石谷,自以材质不能出其右,则谓石谷曰:'是道让兄独步矣,格妄,耻为天下第二手。’于是舍山水而学花卉,斟酌今古。以北宋徐崇嗣为归,一洗时习,独开生面,为写生正派,由是海内学者宗之。”这段话历来被各种画史著作所引用,称誉恽寿平“可谓虚衷善下己”“虚怀若谷”等。

恽寿平 百花图 局部

然而戴熙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此亦古人焚弃笔砚常语,非真舍山水专作花卉也。后人考证恽画至某年作山水,自某年作花卉,不几于痴人说梦?”(见戴熙《题画偶录》卷八)。承名世先生亦同意这一观点(见承名世《瓯香孤馆写丹青》)。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在恽寿平所处时代的山水画坛是以王时敏、王鉴为正宗,以王石谷为真传,并且名家迭出。而当时的花鸟画坛力量则相对薄弱,作品大多是宋、明宫廷院画。花鸟画中的“没骨花”,虽不乏记载,但真迹罕见。恽寿平看到花鸟画坛的这种现象,选择了早已失传的“没骨花”技法,作为自己绘画上的突破口,开始了全新的创作,他的这一明智的选择,最终成就了一位花鸟大师。

恽寿平 百花图 局部

《百花图卷》,绢本,设色墨笔,纵41.9厘米,横649 厘米,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为恽寿平的典型作品。画卷描绘了多种花卉,生动传神,极尽花卉的顾盼之姿。此画采用的是恽寿平独创的'没骨法',这种画法在使用时不以线勾勒对象外形,也不以墨打底,而是直接用色渲染, 点染并施, 用笔工整, 赋色明丽,有一种清新简逸的韵味。恽寿平所创的'没骨法'绘画风格异于黄筌富贵式花鸟,也不同于徐熙'野逸',更有别于孙龙的写意没骨所呈现的泼辣,而是开创了一种清丽的体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植物微妙的生命情态。故恽寿平的花鸟画在当时得到了很多王公贵族的喜爱,风靡于常州一带,影响了马元驭、邹显吉、恽冰等人,最终开创了花鸟画表现的新程式。

作品局部欣赏

《百花图卷》(全卷)

请横屏欣赏↓↓↓

恽寿平 牡丹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恽寿平 《百花图卷》
清末名家|汤世澍工笔花鸟全集(100幅)
浅谈恽南田没骨花鸟画的技法及形成
静气盈厚——刘乔乔之没骨花鸟
清代没骨花鸟之巅峰——恽寿平的“常州派”
21幅经典国画,让你认识明清和近代时期的艺术大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