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抱石写生山水画精选
● 山河新貌——傅抱石写生山水专题展
作为20世纪最为知名的美术家之一,傅抱石晚年紧跟时代,结合生活,领悟传统,大胆革新,以“思想变了,笔墨不能不变”的重要论述,引领当年中国画的发展潮流。他以敏锐的思想把握时代脉搏,以开阔的胸襟汲取西方艺术特长,赋予中国画新内容、新笔墨、新思想、新境界,成为新中国画的杰出代表。
山河新貌
傅抱石写生山水专题展
- 作品精选 -
- 南京写生 -
1950年代初期,傅抱石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深入农村,走进工厂,接触新事物,体验新生活,参加了一些具有“政府组织行为”的写生活动,并经常带领学生来到南京附近地区进行采风。面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要求,他以自己的才情和技巧较好地处理了传统技法与现实的关系,力图表现新社会的变化。
为了符合当时现实主义的要求,他适当改变了传统程式中的点染、勾皴之法而吸收了水彩画的技巧,以“面”“色”塑形,以使画面更为真实,从中透出了寻求新变的意向。总之,傅抱石1950年代前期的创作基本于探索中进行努力变革。
雨花台第二泉
傅抱石
1956年4月5日
- 韶山写生 -
1959年6月,傅抱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赴韶山写生,以一种宽阔、高大、雄伟的画面格局,创造了一种浓郁、繁盛、谨严的审美风格,成为较早从事“韶山”创作的实践者和风气的先行者。
他脱离了写生层面而进入主题创作,和谐地融会了中国山水画传统与西画造型元素,表现出一种与领袖精神相吻合的清新、浓郁的鲜明风格和特定意境,实现了视觉语言、文化结构、审美趣味与时代题材的有机融合。
随着韶山图卷的公开亮相,傅抱石的韶山图式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产生了深远的风格学意义,昭示着1960年代山水画新兴美学趣味的崛起。
韶峰耸翠
傅抱石
1959年6月12日
- 二万三千里写生 -
1960年9月,在中共江苏省委的支持下,傅抱石率领江苏省中国画写生工作团相继走访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六省的十几个大中城市,历时三个月,成为中国绘画界1950年以来一件极为轰动的大事,为中国美术界树立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榜样。二万三千里壮游写生,是傅抱石创作生涯的转折点。
1961年2月,傅抱石总结创作经验,由衷地发出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感叹,成为当时中国画坛的艺术箴言,深刻影响着后来中国画创作的发展。的确,二万三千里写生激发了傅抱石莫大的创作热情,他将自然山水发挥到了极致,其绘画艺术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漫游太华
傅抱石
1960年11月1日
- 东北写生 -
1961年6月,在国务院办公厅的安排下,傅抱石与关山月联袂前往东北三省进行为期近四个月的旅行写生,行程四千多里,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工矿企业,深深地被壮丽的东北风光所感动,并不断地将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歌颂新时代的主题注入画幅之中,中国画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煤都一瞥
傅抱石
1961年8月17日
- 浙江江西写生 -
1962年10月,在浙江有关方面安排下,傅抱石全家到杭州休养。在杭州的半年时间内,养病中的傅抱石也没有停止画画,在学生陪同下,在杭州及其周边地区写生不辍,创作了一系列富有清新色彩的作品,后来出版了《浙江写生集》。
富春晓色
傅抱石
1963年10月
长征第一山
傅抱石
1965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傅抱石的红色山水画
傅抱石的山水画、市场与造假
傅抱石红色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
“金陵五大家”山水杰作,刚柔并济!
傅抱石:论中国画(深度好文)
大漠山水画拓荒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