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道释人物画家武宗元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            

武宗元(约990—1050),原名宗道,字总之,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其家世业儒,而他自幼即喜好丹青之学,尤其对道释画最为专意,笔术精高,兼曹吴之妙,为一时之冠。他的父亲武道与故相王随为旧交,王随见到武宗元后,对他大加称赏,于是将自己的外甥女许配给他。武宗元也因为有了这门婚事而得以王随之荫补为太庙郎,后官至虞部员外郎,以寿终于皇佑二年。

武宗元不仅对道释画十分擅长,而且在肖像画的创作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曾在洛阳上清宫绘三十六天帝壁画,将其中的赤明和阳天帝画成宋太宗的肖像。因赵宋王朝以火德王天下,故以赤明和阳天帝相配。后宋真宗祀汾阳回京,路过洛阳幸上清宫,忽于壁间目睹先帝圣容,惊曰:“此真先帝也!”遂命设香案焚香跪拜。叹其笔致之精妙,描绘之传神,伫立良久,不忍离开。

宋朝历代君主皆崇信道教,因而修建道教宫观之事不绝,而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修建玉清昭应宫,应该是宋时最大规模的一次,仅招募壁画创制人员就达百余人之多。武宗元亦以擅画应召,并以画技高妙而为左部之长。目前存世作品仅《朝元仙仗图》卷一件,而此件作品从形式来看应是宫观壁画的稿本,或为武氏绘制玉清昭应宫壁画时所制。武宗元作为享誉一时的著名道释人物画家,曾经创作过大量的壁画作品。据记载,他在洛阳、开封等多处寺观中画过大量壁画,可惜均已无存。而另一件传为武宗元的《八十七神仙卷》实为后人摹本,可信为其真迹者只有《朝元仙仗图》卷一件了。

武宗元作品欣赏


国画人物,《朝元仙仗图》卷(局部),北宋,纵57.8厘米,横789.5厘米,美国纽约王季迁藏。

《朝元仙仗图》卷所表现的是道教故事,描绘众神朝觐道教最高天神——元始天尊的宏大场面。全卷由两个帝君、十一名男性神仙、八名神将、六十六名女装神仙(其中男性的金童亦作女装)组成了庞大的仪仗队列。队列由武士型的神将开路,两名头上有圆光的帝君——南极天帝君、东华天帝君分别由男仙、女仙们簇拥着;金童、玉女是天上诸神的侍从,在队列中,他们分别手持旗幡、伞盖、香花诸物,有的还弹奏着乐器。这个队列于祥云托浮的天桥上、在清雅的乐曲伴奏下缓缓前行。


画中人物身份特征及性格特点通过面部的细致刻画和所持物品装饰的不同,都十分鲜明地表现出来。帝君的形象庄严雍容,神将武士威猛雄壮,仙人们则表现出智者的聪睿,女仙们更是身姿妙曼、顾盼生辉。图中人物位置高下参差,安排得错落有致;衣袂虽然有些相近,画家却把它们处理得流动多变,并不给人以凌乱的感觉。衣袂、飘带的飞动之势,更增加了队列缓行于天际的动感。


在用笔上,衣纹用“铁线描”,线条圆劲,流利酣畅,笔力雄健。人物面部刻画细致,神态各异,与衣纹线条配合准确和谐。画家通过用笔疾徐、线条粗细的变化来表现不同人物,既使画面形象不过于呆板,同时也增强了对不同性格特征人物的表现力。武宗元的白描应该说是取法高古,他师法唐代画圣吴道子,年轻时就曾在寺观中见吴画损毁而奋笔补之,并且达到了与原画神形相合的境地,正如《图画见闻志》中所说:“灵心妙语,感而遂通。”但通过这幅作品可以看出,武宗元并不单纯地摹习一家之法,而是参研诸家,所谓“笔术精高,曹吴具备”是也。武宗元此图代表了宋代国画人物画方面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宗元 北宋《朝元仙仗图》】
“神彩活动如草书”
中国美术史(八十六)-----人物画的创作活动
欲学白描人物,必赏北宋武宗元大作《朝元仙仗图》
郭忠恕和武宗元
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人物冠弁浅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