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画的审美:野逸之情


所谓“野逸”,应是指绘画重笔墨轻色彩,画法简约粗疏,题材多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之类,营造出幽静闲适的意境,反映出画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淡心境。《图画见闻志》云:“徐熙江南处士,志节高迈,放达不羁,多状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今传世《凫雁鹭鸶》《蒲藻虾鱼》《丛艳折枝》《园蔬药苗》之类是也。又翎毛形骨贵轻秀,而天水通色。”可见,徐熙的性情影响了其绘画的审美风格。


野逸之美的画作,就主体而言,多为文人;就题材而言,“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宣和画谱》)。无论是达还是穷,人都渴望心灵的自由。古代文人士子挣扎在名利场中,为“物役”所迁累,难免有诸多痛苦。若不能脱身尘事之外,就要寻求山野田林之乐,将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如庄子所言:“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深受老庄思想影响的传统文人,自然渴望逍遥于物我两融的林泉之间,让心灵自由地飞翔。《世说新语·言语》云:“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翳然林水”而“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是欣赏主体的移情,方忘却苦恼,体会到大自然的诗意之美。正因如此,上述山野林泉之景,才能触动文人画家的情感,深深地契合其无拘无束、不受羁绊的心性,使他们在咫尺画幅之内而生濠濮千里之想。画家有野逸之心,我们亦当从画中读出野逸之情。

徐熙,生卒年不详,江苏南京人。约生活于公元10世纪,是五代南唐最著名的画家。徐熙为江南名族,“世仕南唐”,接受过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熏陶。他擅花鸟、竹木、虫鱼、蔬果之类,“传写物态,蔚有生意”,长于落墨法。《宣和画谱》著录其画作249件。其画风有富贵和野逸两种风貌。《图画见闻志》载云:“江南徐熙辈,有于双缣幅素上画丛艳叠石,傍出药苗,杂以禽鸟、蜂蝉之妙,乃是供李主宫中挂设之具,谓之铺殿花。次曰装堂花,意在位置端庄,骈罗整肃,多不取生意自然之态,故观者往往不甚采鉴。”上述铺殿花、装堂花之类,当为富贵之作。野逸画风,是他的主流。徐熙《翠微堂记》云:“落笔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功。”《图画见闻志》说他“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沈括《梦溪笔谈》曰:“徐熙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宋代《德隅斋画品》说他画竹,“根、干、节、叶,皆用浓墨粗笔,其间栉比,略以青绿点拂,而其梢萧然有拂云之气。”可见,画史上称之为野逸,是指他新创的落墨法,即先以墨写出花竹的枝叶蕊萼,然后傅色。这种独创的画法,以水墨为主,以设色为辅,是工笔设色向水墨的过渡,宜抒写文人萧散不羁的情怀。我们通过《雪竹图》,可以领略徐熙的野逸画风。


五代·徐熙《雪竹图》

《雪竹图》绘写江南雪后严寒中的枯木竹石。几块山石形状极不规则,地面高低不平,显示出山林旷野的背景。山石后矗立几竿野竹,三竿粗竹挺拔苍健,插入云天。旁边有两支断竹,一支弯曲,在中间折断,一支在地面上端折断。周围杂草丛生,又点缀一些参差不齐的细嫩小竹,更觉生机勃勃,野趣盎然。左边一棵古松遒劲弯曲,在空中自由地伸展。秀石不以线勾而用淡墨染之,以状积雪。画中大石右侧的竹竿上,有篆书体倒写“此竹价重黄金百两”八字。全图的物象选取富有代表性,造型率意,搭配和谐,着色淡雅,给人清新放逸之美。《雪竹图》在双勾粉本的基础上,以墨色晕染而成,改变了传统的双勾填色法,用笔灵活多变,丰富了花鸟画的技法和艺术表现力,在花鸟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宋代以后,文人画蔚为大观,大多写胸中逸气,具野逸之美。元代的倪瓒个性迂癖,人称“倪迂”,五十岁上变卖田产,隐遁漂泊于太湖一带,山林湖海过余生,创“疏体”山水。所作平远山水多表现枯木寒林,远山野水,不画人物,不设色,布景萧疏,笔墨简净淡雅,意境清旷空幽,似出尘超俗,不食人间烟火,流露出画家淡然、孤寂的心境。他在《答张藻仲书》中说:“今日出城外闲静处,始得读剡源事迹。图写景物,曲折能尽状其妙处,盖我则不能之。若草草点染,遗其骊黄牝牡之形色,则又非为图之意。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近迂游偶来城邑,索画者必欲依彼所指授,又欲应时而得,鄙辱怒骂,无所不有。冤矣乎。讵可责夺人以髯也!是亦仆自有以取之耶。”可见,他的绘画主张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他在《论画竹》中云:“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更是直接表白了以作画“写胸中逸气”的艺术见解。

元·倪瓒《渔庄秋霁图》

《渔庄秋霁图》是倪瓒山水画风格的代表作。题跋云:“江成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批对石床。此图余乙未岁戏写于王云浦渔庄,忽已十八年矣!”知此画是他五十五岁时所作。此图采取平远布景,近景是小丘,上有稀疏的几株杂树,参差错落;中景一大片空白,乃浩浩渺渺的湖水;远景横着低平和缓的山丘。中间以题跋连接起来,浑然一体。坡石用折带皴为之,浓淡相间,树木融入书法笔意,干净简练,使木石充满朴拙之美和野逸之趣。整幅画卷布景疏散,视野开阔辽邈,没有人烟,没有飞鸟、帆影,意境荒寒萧瑟,空旷孤寂,令人不觉生出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感伤情绪。

倪瓒独创的逸笔、疏体画风,成为其高雅人格的表征,被画坛尊为“逸品”,受到后代文人,尤其是失意文人的仰慕和推崇。明清无数画家,继承他的艺术创造精神,将鲜明的主观性情融入绘画,以抒写自己强烈的个性和胸中的逸气,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
明代绘画,我们举唐寅的人物画《桐阴清梦图》。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江苏苏州人。因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故名唐寅。出身商人家庭,聪明早慧,十六岁中秀才。二十多岁时,父母、妻子、妹妹接连去世,家境败落。二十九岁参加应天府试,中第一名解元。三十岁赴京会试,因受科场舞弊案牵连被谪为小吏。后遂绝意功名,放浪江湖,以卖文、鬻画为生,在失意困顿中病逝,一代才子令人扼腕。他“任逸不羁,颇嗜声色”,自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工诗、书、画,以画名闻天下,是明代杰出的文人画家。他擅人物、山水、花鸟,早年师从周臣学画,后又师宋元名家而不泥古,形成清新秀逸的画风,超过了老师周臣。有人问周臣为何不及弟子唐寅,周说:“只少唐生数千卷书。”从中也可知唐寅的画作充满书卷气,故当时深受文人的推重。

明·唐寅《桐阴清梦图》

《桐阴清梦图》是一幅水墨白描人物画。右边的桐树,虽仅画出树干的底部和右上角桐叶繁茂的几个树枝,却很容易让人想出这株桐树老干遒劲弯曲,顽强地向外自然伸展,枝叶交错繁密,桐阴如盖。树阴下坡石处一人躺坐于交椅上,仰面朝天,似闭目小憩,神态自然,悠闲恬淡。桐树以淡墨勾染,人物用白描手法,椅子的墨色愈益衬托出人物的俊逸洒脱。
此画布局疏朗,构图简洁,笔墨简净洗练,尤其是中间的大片留白凸显出天空的高远空旷,给人以清逸淡然的审美感受。图中左上角画家题诗云:“十里桐阴覆紫苔,先生闲试醉眠来。此生已谢功名念,清梦应无到古槐。”此图应是唐寅在科场案之后回到苏州所作,抒发了他当时真实的人生感受,透露出看破世事,绝意功名后,幽居林下,心情闲适却又夹杂着无所事事的淡淡苦闷。
这幅画具有浑厚的主观抒情意味,可以看作是画家一生放浪形骸、风流倜傥的写照。正如其《言志》诗所云:“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在隐逸之思中流淌着一种收放自如的洒脱和风流。

清代,山水画和花鸟画在元明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文人画家更注重笔墨情趣,追求格调,赋予画作以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充溢着野逸空寂之美。潘天寿说:“清代的绘画,以花卉画为最有特殊光彩,不但变化繁多,而且气势直驾人物、山水画之上。清初僧八大、石涛承白阳、天池,谓写意派之长,孤高奇逸,纵横排奡,为清代大写意派的泰斗,开江西、扬州二派的先河。”(《花鸟画简名》)下面我们来欣赏朱耷的花鸟画《荷石水禽图》。

清·朱耷《荷石水禽图》

图中几茎疏荷高高地擎立在水面之上,曲直交错,花叶相间,错落有致,墨色的浓淡映衬出荷叶的向背、远近,给人一丝秋天的萧索。荷花从层叠的叶子间探出几个花瓣,散发出阵阵幽香,好似不胜凉风的娇羞。伸出的花蕾慵懒地等待着生命的绽放。用枯笔勾皴的几块碎石堆叠在右下方,两只水鸭蹲立在石上,一高一低,一浓一淡,一只伸长脖子昂首仰望,一只缩颈相向而视,一动一静,彼此呼应,饶有情趣。整幅画用笔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间,极富变化和层次感,构图大胆新颖,疏朗有致,大片的空白更增加了画面的寂静清旷和萧然之感。这空灵的意境,体现了他笔墨恣肆、虚疏冷逸的画风,透露出其内心难以伸展的抑郁之气和隐隐的悲恸!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花鸟画风渐进史,是工笔与写意的较量?为何陈淳徐渭无人能及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6
墨分五色创始人元代画家王渊
宋金元文学与艺术(四)
每天古书画:明 吴门画派 绘画三帧
齐白石|工写结合,天真平淡,“衰年变法”享誉海内并蜚声国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