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门秘传丨八段锦始祖:讲讲钟离权八段锦

钟吕丹道

唐末五代,出现了两位内丹大家:钟离权与吕洞宾——后世常合称“钟吕”。


钟离权与吕洞宾(资料图)

从宋元的南宗、北宗,到明清的东西二派,他们都自称得钟吕之真传。为了使钟、吕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面,自北宋以来,道教中人就开始编造故事,神化钟、吕,尤其是吕洞宾。这样一来,出现了有关钟、吕的大量记载,钟、吕成为神仙,列居唐宋八仙之中。

关于他们的生平,正史中虽无明确记载,但在《金莲正宗记》、《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道经,金石碑刻及宋代小说笔记中却有大量的记载。从这些资料文献中我们基本可以确定:钟离权和吕洞宾都实有其人,钟是吕的师父,他们都生活在唐末五代时期,以内丹术传道,在民间社会拥有很大的影响。

吕洞宾画像(资料图)

钟离权,字云房。其生卒、籍贯不详。依唐宋文献所载,钟离权当为晚唐、五代时人。敦煌遗书伯希和三八一〇写卷《湘祖白鹤紫芝遁法》曰:“夫白鹤紫芝遁,乃汉名将中离翁传唐秀士吕纯阳。纯阳、韩湘子阐阳天教,广发慈悲,交后之进道。”这里所言“中离翁”,即钟离权。

钟离权 明代彩绘 国家图书馆藏(资料图)

唐僖宗朝高道仵达灵曾于乾符乙丙(875年),与钟离权同入西蜀修道。他说:

“今天子蒙尘,奸臣窃位,余西迈,又值钟离公,得偕行同宿,超越三乘。”(《还丹肘后诀》卷下《唐仵达灵真人记》)《宋朝事实类苑》卷三五曰:“邢州开元寺一僧院壁,有五代时隐士钟离权草书诗二绝,笔势遒逸,诗句亦佳。诗曰:得道真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其二曰:莫厌追欢语笑频,寻思离乱可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得见升平有几人?”宋释志盘《佛祖统纪》卷四二说:“钟离权,号云房。自称汉时遇王玄甫,得长生之道。避乱入终南山,于石壁间得《灵宝经》,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为天地升降之宜;气中生水,水中生气,即心肾交合之理。乃静坐内观,遂能身外有身。唐吕岩,字洞宾,三举进士不第。于长安酒肆遇云房,将洞宾入终南山,授《灵宝毕法》十二科,曰金诰、玉录、真原之义,比喻真诀道要,其义有六,包罗五仙之旨,以授洞宾。”

以上所说的“汉”,并非指秦汉之“汉”,而是指五代之“后汉”。对此,明杨慎《升庵全集》卷七三考辩说:“钟离权也,与吕岩同时。韩润泉选《唐诗绝句》卷未有钟离一首,可证也。近世俗人称‘汉钟离’,盖因杜子英《元日诗》有‘近闻韦氏妹,远在汉钟离’流传之误,遂附合以钟离权为汉将钟离味矣。”

吕洞宾 明代彩绘 国家图书馆藏(资料图)

师事钟离权的吕洞宾、陈朴、郑文叔、王老志等均为五代宋初时人。《唐仙传》说:“长乐郑文叔与回翁,皆师钟离于此郡。”《岩下放言》说吕洞宾, “五代间从钟离权得道”。《陈先生内丹诀序》谓五代时人陈朴,“隐居青城大面山,受道于钟离先生也。”《集仙传》亦言钟离权“不知何许人也,唐末入终南山”。以上这些记载,多以钟离权为晚唐、五代时人,可以相信。

今传世题名钟离权、吕洞宾的著作很多。但经考辩,可信的大致有以下这些:《破迷正道歌》、《灵宝篇》、《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百问篇》、《九真玉书篇》、《指玄篇》、《肘后三成篇》、《传道上篇》、《传道中篇》、《传道下篇》。另吕洞宾弟子施肩吾编有《钟吕传道集》、《修真指玄篇》、《会真篇》、《西山众仙会真记》、《华阳篇》,亦述钟吕丹法,完全同一体系。这些著作北宋时期己在社会流传,因此可作为探讨钟吕内炼学说的基本文献。

超凡入圣图 明代彩绘 国家图书馆(资料图)

钟吕主内丹之道,而斥外丹、服食、导引、房中之术为傍门小法。《破迷正道歌》曰:“有如食松并服饵,如何脱免生死根。有如忘形习定息,如何百脉尽归根。有如呼吸想丹田,到底胎仙学未成。有如息气为先天,至老无成也是空。有如口鼻为玄牝,恰似满网去包风。有如思心为方寸,怎得归元见祖宗。更有积精为铅汞,转与金丹事不同。有执神气为子母,亦隔天仙万里程。有如开顶为炼养,枉施功力谩劳神。更有缩龟并炼乳,正是邪门小法功。”“更有采补吸淫精,更有仰天吸日月。”凡此类种种之修为,皆被斥为“三千六百傍门法”,弃而不用。故修内丹之道,先当扫尽傍门,通晓大道。

然而丹道难成,金仙罕见。因此钟吕专设安乐延年法,度人延命,健康长寿,而创八段锦。八段锦是由八节修炼动作编成的一套导引锻炼方法。因为它的八节歌诀易记,术式简单,且各节都有与内脏相关连的有效作用。因此,人们如对丝织品中的“锦”那样欢迎它,爱护它,故名。

坐式八段锦

据史料所载,八段锦出现于北宋时期,初见于曾慥在其作《临江仙》丹词中的附注:“钟离先生八段锦,吕公手书石壁上,因传于世。其后又有窦银青八段锦与小崔先生《临江仙》词,添六字气于其中。恨其词未尽,予因择诸家之善,作《临江仙》一阕。简而备,且易行,普劝遵修,同证道果。绍兴辛末仲春,至游居士曾慥记。”(《修真十书》卷二三)又据南宋洪迈《夷坚乙志》载:北宋政和年间有李似矩仿熊经鸟伸之术,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中引录其家藏书目中有《八段锦》一卷,云“不题撰人,吐故纳新之诀也。”

八段锦在其流传过程中,又分为南北两派。北派托名岳飞所传,动作繁而难炼,以刚为主,姿势多用马步式,又称武八段。南派附会梁世昌所传,动作难度不大,以柔为主,姿势一般多用站式,又称文八段。此外,发展衍生尚有四段锦法、内养十二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

钟离八段锦为坐式,分口诀、功诀两部份,并有炼功示意图。

坐式八段锦口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

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

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

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人,灾病不能迍。

子后午前作,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坐式八段锦功诀

第一段:上下叩齿,聚精集神,三十六次。两手抱头,手心紧按双耳,双手食指压住中指,敲击玉枕,谓之击天鼓,共二十四次。

第一段(资料图)

第二段:左右摇天柱,各二十四次。天柱即脊椎,此功夫可化解疼痛,打通经脉。

第二段(资料图)

第三段:口舌搅动上腭,三十六次,漱津三十六次,津液满口,谓之金津玉液,分作三口,吞咽入腹,然后方得行火。

第三段(资料图)

第四段:两手摩命门、肾堂,三十六次,以数多更妙。此功夫可保精固肾。

第四段(资料图)

第五段:左右单关辘轳,各三十六次。辘轳,民间提水设施,流行于北方地区。这里是指动作如手摇辘轳。

第五段(资料图)

第六段:双关辘轳,三十六次。

第六段(资料图)

第七段:两手相搓令热,当呵气五呵。然后叉手托天按顶,各三次或九次。

第七段(资料图)

第八段:以两手如钩,向前攀双脚心,十二次,再收足端坐。

第八段(资料图)

其后,明代冷谦《修龄要指》、朱权《活人心法》、胡文焕《类修要诀》中的八段锦导引法等,基本上都沿引用了这套功法。

立式八段锦

立式八段锦,简称“立八段”。在流传过程中,其功诀曾经过若干次变动。曾慥《道枢》卷三五所述为:“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反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则为:“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肝单托西通肾,五劳回顾七伤调。游鱼摆尾通心脏,手攀双足理于腰。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

立式八段锦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立式八段锦示意图(资料图)

立式八段锦作用

前四段用于治病,调理脾胃,任督通,病不生,打通任督二脉。

后四段用于强身,健肾去心火,增气力,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立式八段锦功诀

  1. 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2. 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箭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在手,等机而射。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此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调换练习六次。

  3. 调理脾胃须单举: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右手举按 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4. 五劳七伤往后瞧: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如此六次。

前四组示意图(资料图)

5、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上体正下,稍向前探,两目平视,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尖;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至右前方。反复六次。

6、两手攀足固肾腰:松静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劲。稍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右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7、攒拳怒目增力气:两足横开,两膝下蹲,呈'骑马步'。双手握拳,拳眼向下。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争力'。随后,收回左拳,击出右拳,要领同前。反复六次。

8、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两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掌指向前。随后双手平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将两脚跟下落着地。反复练习六次。

后四组示意图(资料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钟吕传道集》钟离权、吕洞宾著| 道家|道家思想
八段锦
他,从将军到神仙,开启不忽悠人生的典范!
吕洞宾修道故事(五):凡入仙洞 十日修读
吕洞宾问道钟离权吕曰:所謂大道者何也?鍾曰:大道無形無名,無問無
吕洞宾,黄粱一梦修真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