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

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

礼仪, 人际关系, 融洽, 交往礼仪, 人际关系, 融洽, 交往

1、 做客的礼节。前往亲朋好友居所做客,是一种必要的应酬,但是在做客时务必要谨记做客之道。若非要事,做客之前应与被拜访者事先商定时间,并届时如约而至。确定具体时间时,切记客随主便,并且不要干扰主人的生活与休息。通常,不邀而至的不速之客是不受欢迎的。到达主人居所后,进门前应先按门铃或是敲门,未经允许,切勿推门而入。进门后,必要时应脱下大衣、帽子、手套,并换拖鞋,然后在主人指定之处入座。见到主人的其他家人或朋友,应主动问候,不可不理。不要不拘小节,在主人家中乱逛、乱翻或乱动物品。在聊天时,应注意适可而止,一般一次做客的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若带小孩去做客,应教导其懂礼貌、守规矩。
2、待客的礼节。待客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讲究礼貌,考虑周全,面面俱到。倘若待客稍有不恭,宾主双方的关系就有可能因此受损。待客的主要礼节有:得悉客人将至,主人应先期作好必要的准备,如衣着正装,修饰仪表,搞好卫生,备好茶水烟酒,预备饭菜,等等。不要客到以后,再去临阵磨枪,客至后,主人应立即停止手中所做的事情,起身去门口欢迎。见面之初,主人应与客人握手,并致问候。接下来,应立即将客人让入室内,并请其在上座就座。以茶水、饭菜接待,讲究主随客便,不要勉强。陪客人聊天,应主动选择对方有兴趣的话题。不要当面打瞌睡、看手表,或表现不耐烦。客人辞行时,应一一与之握手道别,并送至门外。
3、敲门的学问。走亲访友,首先要敲门,敲门大有学问。敲门一般多用食指和中指轻敲两三下,如无反应,可间隔数秒后,再敲两三下,以给对方一个准备时间,也可在敲门同时问一句请问有人吗?切记,除较熟亲友外,未经准许,明知门未锁闭,也绝不可擅自进入,特别是新婚夫妇和异性宿舍,尤应格外注意。
4、称呼须得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称呼必须得体,方才合乎礼节。欲使自己对他人的称呼合乎礼节,既要注意特定场合下的特殊要求,又要兼顾彼此之间的关系。对关系普通者,不宜直呼姓名。对关系密切者,可不称其姓而直呼其名,也可以在其姓氏前加以相称。但是,若非至交,一般不宜对他人直呼小名。在一般场合,对他人称以同志先生小姐夫人或职务,是允许的。对专家、学者,可称先生老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不文雅、不文明的称呼,如哥们儿姐们儿老头儿老太太;不要称呼他人的绰号,也不要轻易称呼他人为师傅朋友伙计
5、病人的探视。亲友患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然理应前去探视。探视病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探视的时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最好既不要影响病人休息,又能遵守医院的规定或病人家属的要求。在探视病人时,不宜久留,大体上应以1刻钟为限。同时还应注意,探视时最好独立行动,不要成群结队而至,影响其他病人的休息。替病人选择的礼品,以鲜花、书刊、水果为佳,尽量不选糕点、罐头或自制的食物。与病人见面时,神态应轻松、镇定,不要故作沉重、悲伤,更不要人未语,泪先流。不要当着病人的面向大夫询问病人的病情,也不要与病人切磋治病之道。与其他人交谈,切忌吞吞吐吐,以免破坏病人的情绪。
6、鲜花的赠送。鲜花,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高雅的礼品。要使作为礼品的鲜花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必要重视以下几处细节:第一,应当了解花语。花语,是人们借花为语,用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寄托。例如,玫瑰表示爱恋,红豆表示相思,梅花表示坚贞,文竹表示长寿,橄榄表示和平,等等。对此,不可滥用、错用。第二,应当避免禁忌。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鲜花有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喜爱的菊花、莲花、梅花,在与法国人、日本人和香港人交往时,最好不要赠送。因为在那些国家或地区,它们分别被认为代表着不幸、死亡和晦气,第三,应当加以包装。赠送鲜花于人,一定要郑重其事,所以最好事先认真包装,这样作可以使之升值
7、赠言的艺术。在人际交往中,有时需要为亲朋好友书写留念赠别之言,这就是所谓赠言。古人云: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为他人书写赠言时,对其具体内容有必要加以字斟句酌。具体来说,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赠言要求感情真挚。替人书写赠言,切忌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惟情真意切的赠言,才有纪念意义,才会受到受赠者的重视。第二,赠言要求高雅脱俗。为他人书写赠言,理应推陈出新,独具特色,但是,也要避免消极颓废、庸俗无聊、取笑他人的内容出现。第三,赠言要求形式灵活。赠言的具体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采取格言式、对联式、诗歌式、书画式、对话式均可。要力求内容充实,言之有物,同时避免千人一面,枯燥乏味。
8、交谈的规矩。与他人交谈,重在交流信息,相互取长补短,同时也应注意尊重交谈对象。在交谈中,态度要谦恭,语言要文明。另外,还要避免出现以下10种情况:其一是闭嘴闭嘴,即一言不发,使交谈冷场。其二是插嘴插嘴,即在他人讲话的中途,突然插上一嘴,打断对方。其三是杂嘴杂嘴,即乱用方言、俚语、外语、术语,语言不标准、不规范。其四是脏嘴脏嘴,即用语不文明,满口脏、乱、差的黑话、脏话。其五是荤嘴荤嘴,即出口带色,时刻将性事、艳事、绯闻、下流话挂在嘴上。其六是油嘴油嘴,即交谈时油腔滑调,胡乱幽默,取笑他人。其七是贫嘴贫嘴,即爱讲废话,爱饶舌头好犯贫,好起腻。其八是强嘴强嘴,即爱与人争辩,好强词夺理,自以为自己一贯正确。其九是刀子嘴刀子嘴,即讲话尖酸刻薄,肆无忌惮,恶 语伤人。其十是电报嘴电报嘴,即爱传闲话,爱搬弄是非,爱打探小道消息。
9、谈话的技巧。俗话说:言为心声。谈话有时虽然未必正式,但其话题的选择也有高下之分。在谈话时,适宜选择的话题为两类:一是轻松愉快的话题,如影视、比赛、娱乐、休闲、观光、美食、天气等。二是交谈对象所擅长的话题,如与老年人谈古忆旧,向作家讨教创作,都会使其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感。在交谈时,还应有意识地回避一些不宜选择的话题:其一,格调不高的话题,如小道消息、家长里短,他人是非、下流故事,等等。其二,有关隐私的话题,如年纪、收入、婚恋、经历以及商业秘密,等等。其三,涉及禁忌的话题。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因此,要谨记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对胖人不言,别跟离异者大谈家庭生活幸福。
10、握手的惯例。握手,是国人所用最多的见面礼与告别礼。在握手时,请注意避免如下几条禁忌: 一忌不分顺序。握手,讲究以尊者决定来确定伸手的先后顺序。即女士、长辈、老师、职业高者先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学生、职位低者方可与之相握。客人来访时,应由主人先伸手;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先伸手。二忌心不在焉。在握手时,务必要双目正视对方双眼,以示专心致志。此刻左顾右盼,或者忙于招呼其他人,都是对握手对象的失敬。三忌用力不当。握手时用力过重,会弄疼对方;而用力过轻,则有敷衍了事之嫌。在握手时,用力要适当,不轻不重才好。四忌时间过长。与人握手,特别是与异性或初识之人握手,不宜过久,一般有3秒钟左右即可。要不然,就会显得热情过头,令人莫名其妙,甚至产生误会。五忌用手不对。若非故友重逢,或表示慰问,不宜同时用自己的双手去握别人的一只手,尤其不可对异性采取此种三明治式的握手。另外,与国外穆斯林握手时勿用左手,因为后者认为左手不洁。六忌不摘手套。握手时依旧戴着手套,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所以握手前务必要摘下自己的手套。
11、名片的用途。在人际交往中,名片发挥着多种用途。其主要用途如下:一是自我介绍。与人初次见面时,口头上如何作自我介绍,往往让人犯难。使用名片,即无此难题。二是结识新友。想认识某人而又不好开口时,递上一枚自己的名片,常会收到化难为易的奇效。三是维持联络。名片上印有多种联络方法,好似袖珍通讯录。交换名片,自然有助于日后保持联络。四是通知变更。一旦自己工作或联络方法有变,送人一枚新名片,便可使自己的对外联络畅通无阻。五是代替短信。有时难给亲友写长信,在名片上写句短语寄上,依然可以传达情谊。六是拜访通报。拜访生人或访友不遇留言,亦可使用名片。
12、名片的交换。交换名片,宜在与人初识之时进行。在交换名片时,应起身站立,双手将名片递交与人,同时还应口称:请指教多多关照。若同时与多人交换名片时,要讲究顺序,或由近而远,或由尊而卑,不可跳跃式进行。接过他人名片时,应毕恭毕敬,马上说一声谢谢,并要起立和使用双手。如有可能,则接过名片后,首先要用约半分钟左右的时间从头至尾将它通读一遍,以示敬重之心,切勿看也不看,乱扔乱塞。通常不宜向人索取名片。若确有必要,可先将本人名片递上,以求回报;或者以委婉的语气,如以后怎样向您请教今后怎样联系来暗示此意。不想给人名片,不宜直谈,可告以我没有带用完了,加以婉拒。

13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即将本人介绍给他人。从礼仪上讲,作自我介绍时应注意下述问题:首先,应当表现得落落大方。在自我介绍时镇定自若,潇洒大方,有助于给人以好感;相反,若结结巴巴,目光不定,面红耳赤,手忙脚乱,则会为他人所轻视。其次,应当言简意赅,节省时间。普通的自我介绍,不宜超过1分钟,而且愈短愈好。话说得多了,不仅显得罗嗦,而且交往对象也未必记得住。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3项基本要素:本人的姓名、供职的单位以及具体部门、担任的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这3项要素,在自我介绍时,应一气连续报出,这样既有助于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又可以节省时间,不说费话。
14、为他人作介绍。在社交场合,有时我们往往有为不相识者彼此引见一下的义务,这便是为他人介绍。为他人介绍,有3点应作得合乎礼仪:第一,介绍人的问题。在公务交往中,介绍人应由公关礼仪人员、秘书担任;在社交场合,介绍人则应由女主人或与被介绍的双方均有一定交情者充任。第二,被介绍者的先后顺序问题。礼仪规定:尊者有权优先了解情况,因此男士应被介绍给女士、晚辈应被介绍给长辈、下级应被介绍给上级、客人应被介绍给主人、迟到者应被介绍给先至者。第三,介绍的内容的问题。为他人介绍的内容,大体与自我介绍的内容相仿,可酌情在3项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增减
15、电话的接法。接听电话,亦有礼规可循。在电话铃响之后,应尽快接听电话,尽量使铃响不超过3遍,不要有意拖延,怠慢对方。拿起话筒后,不要开口便问你是谁,或个不停,而应当先向对方问好,随后作一个自我介绍,以便对方确定有没有打错电话。万一对方拨错了号码,不要责怪对方,或是一言不发,便挂断电话。在通话时,遇有重要内容,可重复一次,必要时应当笔录下来。需要代为找人,或代为转告他人时,应尽力而为,热情友好,不要一推了之,甚至恶语相加。从原则上讲,电话应由发话人挂断,因此受话人不宜先放下话筒。若确有特殊原因由己方提议中断通话,应说明原因,道歉,并在方便时主动与对方通话。
16、电话的打法。礼仪规定,在打电话时有以下注意事项:其一,要选好时间。打电话时,要避开受话人休息、用餐的时间,而且最好别放在节假日打扰对方。其二,要掌握通话时间。打电话之前,最好先想好要讲的内容,以便节省通话时间;不要现想现说,煲电话粥,通常一次通话不应长于3分钟,此即所谓3分钟原则。其三,要态度友好。在通话时,不要大喊大叫,震耳欲聋。在请总机接转时,应当致谢。拨错了号码,要说对不起。放下话筒时,要先行道别,随后放轻。其四,要用语规范。通话之初,宜说您好!我是某某某,以自我介绍作为开场白,不要让对方猜一猜。请受话人找人或代转时,应说劳驾,不要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17、欣赏演出。欣赏文艺演出,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因此在欣赏文艺演出时,必须遵守礼仪。欣赏演出,着装务必要合乎规定,至少不要穿背心、短裤、拖鞋前往。在演出正式开始前,应提前入场就座。迟到是对其他观众的打扰,也是对演员的失礼。在演出厅内就座时,不允许争抢座位,而应对号入座。入座时,应面对前期到达的观众。在演出厅内,不论演出是否开始,均不可吸烟、交谈或喊叫。演出一旦开始,必须绝对保持安静。不要吃带壳食物、喝易拉罐饮料,不要使呼机、手机叫嚣不止,不要向熟人介绍情节,不要怪叫或击打座椅。即使鼓掌,也应在适当之时。演出结束后,应在演员谢幕之后再退场,在演出中途退场,属于失礼之举。
18、观看比赛。观看体育比赛,是许多体育迷的开心时刻。在观看比赛开心之余,切勿失礼于人。观看比赛时,观众与运动员之间、这一派体育迷与那一派体育迷之间,都要不忘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条宗旨,彼此要讲理解,讲尊重,不要剑拔弩张,势不两立。在比赛场上,不要喝倒彩、鼓倒掌、吹口哨,以怪声人,不要指名道姓地某一运动员,更不能以物品掷打某一运动员。不要围攻、辱骂对立面的支持者;至于寻衅肇事,焚毁对方照片、球衣或队旗,更是万万不可。在自己的支持者失利后,要保持冷静,不要怒火胸中烧,恶语伤人,更不应该以胜利者或裁判员为出气筒,追击、围困对方,或是写信、寄物、打电话羞辱对方等。

19
、舞会的礼节。参加较为正规的舞会时,应当注意之处有:应修饰仪表,禁食烟酒,消除体味。在着装方面,不要过分邋遢,也不要过短、过露或是不便于跳舞。邀请跳舞的对象,应为异性。在比较正式的舞会上,尤其是有外宾参加的舞会上,通常不允许同性跳舞。邀请舞伴时,要先征得对方同意,不要勉强,也不要争抢。女士对男士的邀请,最好不要拒绝。在有必要拒绝时,表达要委婉,不要令对方难堪。要尽量多换一些舞伴,以扩大交际面。与异性共舞时,动作要规范,身体之间要保持距离,交谈要文明。不要跳贴面舞,不要打探对方的隐私。一曲舞毕,应先与舞伴道别,但不宜提出交友或送其回家的要求。
20、鼓掌的要求。鼓掌,意在欢迎、欢送、祝贺、鼓励其他人。作为一种礼节,鼓掌应当做得恰到好处。在鼓掌时,最标准的动作是:面带微笑,抬起两臂,抬起左手手掌至胸部,掌心向上,以右手除拇指外的其他四指轻拍左手中部。此时,节奏要平稳,频率要一致。至于掌声大小,则应与气氛相协调才好。例如,表达喜悦的心情时,可使掌声热烈,表达祝贺之意时,可使掌声长时间持续;观看文艺演出时,则应注意勿使掌声打扰演出的正常进行。通常情况下,不要对他人鼓倒掌。即不要以掌声讽刺、嘲弄别人。也不要在鼓掌时伴以吼叫、吹口哨、跺脚、摔酒瓶、起哄,这些做法会破坏鼓掌的本来之义。
21、家中应有的忌语第一类,恶语。家中有了矛盾、夫妻之间恶语相对,孩子有了过错,也恶语相对,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第二类,脏语。粗话随口而出,伤害了家人也污染了孩子。第三类,假语。大人以假语应付时会对孩子起到教唆之效。第四类,甜语。夫妻间甜言蜜语时切记避嫌,否则孩子很容易早熟。第五类,少语。家庭成员间相互少有话说,如此沉闷不利强身益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明礼仪中讲文明,重礼仪
人际交往礼仪:问好、握手、拥抱、告别、称呼
职场交际礼仪手册
教师社会交往礼仪
人无礼,无以立
金正昆社交礼仪讲座笔记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