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诗】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

⑴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为古时送别之所。《景定建康志》:劳劳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吴置亭在劳劳山上,今顾家寨大路东即其所。《江南通志》:劳劳亭,在江宁府治西南。


⑵劳劳:忧愁伤感貌。此指劳劳亭。


⑶「春风」二句: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大略是取「留」「柳」谐音。这里诗人把春风人格化。知,理解。遣,让。



鉴赏
《劳劳亭》是一首遣兴之作,并不是真的因为去劳劳亭送别友人才写的诗,所以诗中当然也就没有送别的具体场景。

此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诗人以极其洗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却非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指出天下伤心之地是离亭,也就是说天下伤心之事莫过于离别,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说,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平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别翻新意,另辟诗境。

这一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出自诗人的丰富联想。《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思往往是与联想俱来的。诗人在构思时,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联类越广,转折和层次越多,诗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寻味。


晒论语活动投票

@sxm



@zdz

@路仙

@东洁

@摸鱼儿

@奕墨

@朕已决

@只因为是你

@煋熙

@猪猪侠



众诗友觉得以上哪位真的该练字了?投票表决吧!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账号《中华好诗词》(hebtvzhhs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劳劳亭》李白唐诗鉴赏
人间别离十分苦,春风知三分,诗人知五分,你我各一分
李白很伤心的一首诗,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李白《劳劳亭》
李白这首送别诗,写下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
诗词初中 | 劳劳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