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案优势:最大填埋量不超过垃圾总量的25%。即四分之一物料填埋,四分之三物料被综合利用。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延长4倍。
第一章 项目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1 项目背景
1.1.1填埋场配套工艺技术的优势
垃圾填埋场使用时间短、占地面积大、占用时间长、二次污染严重、资源化程度低的现状。随着城市的发展,填埋场选址越来越困难,原来的填埋场已经靠近城市的周边,新填埋场选址一般都距城市很远,垃圾的运距越来越远,造成运输成本加大。
上海季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了与填埋场配套的综合处理工艺技术,该项目投资少、效益快,可使原垃圾填埋场延长使用寿命近4倍。该工艺技术配套的把垃圾中的有用物资全面回收利用,既增加了填埋场使用年限,填埋场的部分设备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做到了优势互补,节省了土地、资源也得到了循环利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2垃圾填埋的危害
城市生活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固体废弃物的总称,全世界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5亿吨。生活垃圾以固体废弃物为主,液体、气体相混杂,含有大量有害物质。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规模的发展,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会日益严重,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1)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城市生活垃圾的堆存,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随着工业的发展,化学产品的广泛使用,垃圾中不可降解物和有毒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如:塑料、各类瓶罐、建筑装修后废弃的油漆、粘合剂、家用清洁类化学用品、杀虫类化学药品等。这些物质堆放或填埋,会保存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不被降解,它们中的有毒成份和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土地就失了利用价值。生活中最常用的塑料,在自然界中长期不腐烂,影响了土壤的通透性,破坏了土质,导至植物无法生长,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2)严重污染空气。大量生活垃圾在堆放的过程中,臭气四散,蚊蝇孳生,在微生物作用下还会产生大量沼气(甲烷)、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仅有机挥发性气体就多达100余种,其中沼气和二氧化碳向空气中大量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3)严重污染水体。生活垃圾不但含有大量的病原性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渗入地下,造成地表水或地下的严重污染,致使垃圾浸出液污染环境的事件屡有发生。
(4)垃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生活垃圾在厌氧环境下极易产生沼气,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就会引起爆炸和火灾。
1.1.3垃圾填埋的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产生的5亿多吨垃圾中,中国城市已占1.7亿吨。中国城市历年的垃圾堆积量高达66亿吨,侵占了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而且每年大致以8%左右的增长率递增。中国已有2/3的城市陷于垃圾包围之中。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已有1/4的城市已发展到无适合场地可以填埋如此多的垃圾的地步。据建设部2009年统计资料表明,截止至2005年底,统计全国668个设市城市中建有的365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能力21.3万吨/日,处理量为6924万吨/年;其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15年左右,然而截至到2009年底,大部分填埋场库容均已告急,使用年限最多的不超过3年。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出现了“地下堆满,地上发展,不出几年,垃圾成山”的局面。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更是尤为突出:
(1)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设计使用十五年,一般使用不到十年)、占用时间长(100年内无法再利用);
(2)垃圾填埋场造成的二次污染更是令当地人民痛苦不堪,——地下水被污染了,大气被污染了,当地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被污染得千疮百孔,集体上访事件不断。
(3)垃圾填埋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混合是垃圾,分开是资源,已是许多仁人志士的共识,在资源逐渐枯竭、能源日趋紧张、土地贵如黄金的当今时代,我们国家更是提倡建设资源型、节约型社会,而这种浪费土地、二次污染严重、将资源填埋的处理方法,实在是一种无奈的、没有处理的处理方法。
1.1.4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几种方法
目前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处理、焚烧处理综合处理等。
(1)卫生填埋法
卫生填埋是垃圾处理最早采用的一种方法,消纳垃圾多,相对投资少,但它只是垃圾的收集转移,大量占用土地,而且还为子孙后代留下隐患。
(2)堆肥处理法
经过堆肥处理是把生活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部分进行生物分解,并使之稳定化、无害化,可安全使用于土地,实现对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3)焚烧处理法
焚烧处理占地少,场地易选择,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无害化彻底,但投资费用大,运行成本高,对生活垃圾的热值要求高(垃圾热值不低于5000KJ/Kg)。
1.1.5“LJ五化”填埋场配套综合处理工艺技术
综合处理从系统工程着手,利用多种技术(制肥、高温热解气化炉和填埋等)相结合的方式,以制有机肥为主,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综合处理不是各种处理方法的简单组合,而是根据物料循环利用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将成份复杂的生活垃圾依照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分离,再对垃圾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利用。这种方法无害化彻底、资源化充分,同时还可避免或减少单一处理的缺点和难度。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综合处理新工艺技术,吸收了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的先进工艺技术和先进经验,自主研发的综合处理工艺,配套该工艺研发了垃圾处理成套设备,如破袋机、风选机和自动化DCS系统设备等,其中的部分设备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利用该工艺技术成功解决了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利用该工艺技术建成的填埋场配套综合处理厂,具有投资少,占地少,投资回收期短,适合多种方式的投资运营,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较好解决了因地方财政扶持能力不足而给企业运营带来的困扰,有利于我国城乡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1.1.6新工艺主要内容
〈1 垃圾处理的无害化
垃圾处理过程中,采取了对恶臭气体治理、污水处理、噪音等二次污染源的防治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等方面做了技术保证。臭气采用了通风和喷雾设备处理,污水循环利用、废渣和建筑垃圾填埋,没有废水和废渣的外排。废旧电池通过分选多级回收,分选出的电池送危险废物填埋场或放置专用仓库储存,再专业回收处理。所以处理过程不会污染地下水和大气,达到无害化。
〈2 垃圾处理的资源化
垃圾中的可回收的物质,通过系统设备得到了全面科学的回收利用。垃圾中的有机物制成了有机肥;废旧塑料制成了塑料颗粒或通过炼油设备提炼成油料;回收的可燃物分选出的砖石等填埋处理。金属通过除铁器回收利用。
〈3 垃圾处理的减量化
有用物资的回收和资源化,使填埋量缩减到20%以下,实现了减量化。
1.1.7生活垃圾成份
由于各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自然条件及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所产生的垃圾成份也不同。
为解决生活垃圾堆放及简易填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根据该地区垃圾增长速度预测及垃圾成份,拟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综合处理项目,生产有机肥、再生塑料颗粒和回收金属。
关注季明环保微官网,了解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