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读|是耶非耶 将错就错(五)

荨(qián)麻与荨(xún)麻疹

荨(qián)麻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穗茎,叶有细毛,皮肤接触后会引起烧灼般的刺痛,叶可入药。其茎皮的纤维也称荨麻,可作纺织原料或用于制麻绳。

叶、茎上的针毛清晰可见

荨(xún)麻疹则是一种病名,源于英文urticaria,其中词根urtica即指荨麻。词义是接触荨麻皮肤出疹子有烧灼般疼痛感。而荨麻疹正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有类似接触荨麻样感觉的病症。其实,这种病在我国春秋时期已经有记载了,只不过那时称为“瘾疹”。

麻疹皮肤病状

这就让大家不免产生疑惑:既然都是荨麻,为什么荨麻中的“荨”读qián,而“荨麻疹”中的“荨”却读xún呢?说起来话就长了。 

“荨(蕁)”字在历代工具书中的读音如下: 


   tán
  xún

  qián

《说文解字今释》

★(知母 草名)



《康熙字典(标点)》

★(蝭母 草名)



《古训汇篡》

★(藩 草名)



《中华大字典》(1915)《中文大辞典》

(台湾 1968)

★(知母 海萝)

★荨麻


《辞海》1979

★(知母 草名)


★(荨麻)

《辞源》1983

《王力古汉语字典》

(2000)

★(知母 草名)

★(qián的俗读音)

★(荨麻)

《汉语大字典》(1985)

★(知母 草名)

★(荨麻疹俗读音)

★(荨麻)

汉语大词典(2011)

(知母 草名)

★(qián的或读音)

★(荨麻)

《商务新字典》

(香港2012)


★(用于口语荨麻疹

★(荨麻)

《学生图解国语字典(台湾2010)》

(知母 草名)

★(荨麻


《台湾与大陆常用汉字对照字典(商务印书馆 2010》


★(荨麻 台湾)

大陆用于荨麻疹

荨麻 大陆)

(注:表中读音后括号内文字说明使用该读音时的字义或场合)

可以看出“荨(蕁)”的古音只有tán,义指知母草(或称为提母、蝭母等)。指用荨麻的字最早出现于唐宋以后,但用的却是“䕭”字。“䕭”义有二,一是指一种菜,一是指恶草(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荨麻)。但读音也有二:一般认为读xián指菜,读qián指恶草,而且之后还有了“䕭麻”的说法。指热水浸煮时,“燖”与“䕭”同义,又因蕁麻触人后像火烧一样难受,所以后来也用作“燖”,但“燖”读音也有二,却为qián或xún。因“䕭”字比较生僻,而渐多用为“燖”。又大概因为“䕭麻”是一种草,因而用“燖”时,就转了一圈又变回了有草字头的“荨(蕁)”,至于读音则因“燖”以“寻(尋)”作声符而演变成了xún。有学者考证:至明末,民间已随意用字,“䕭麻”写成了“荨麻”,张自烈《正字通》:“䕭麻,即荨麻”。

《康熙字典》中“䕭”字条注:xián菜名。qián 草名。恶草,麻。近代正式列入“蕁麻”字词的工具书是《中华大字典》(1915),“蕁”取读音为xún。

在1949年以后的最初年代里,受《中华大字典》影响,且一般民众使用的大多是《新华字典》或《四角号码新词典》等小型的语文工具书,因收字较少,单字和复词中只有“荨”和“荨麻”,不会收录“这样的冷僻字。因此“荨麻”便顺理成章地读成了xúnmá。这个读音在1963年以前的《新华字典》和《四角号码新词典》中还能查到。也就是说在1917年《中华大字典》出版后,在相当长时间里多数人是把荨(蕁)”读为xún的。

但到了1963年,在《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中,“荨麻”一词,却定“荨”为qián音,并注:“也作'麻’。”“荨,不取xún音。”此字在审议中颇有争议。但此后的工具书,如《古今字音对照手册》、1962年《新华字典》《中华新字典》、1978年《现代汉语词典》,及1979年《辞海》中,“荨”便只注qián音了。但在社会上仍有不少人还把“荨”读作xún,特别是在读“荨麻疹”时更为普遍。

基于此,到了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表》中,采取了变通法:因“荨麻”是自古即有之物,用“文读”qián音;而“荨麻疹”是现代病名,用“白读(语音)”xún,以适应现代大多数人的念法。于是字典也纷纷跟着改,便出现了“荨(qián)麻”与“荨(xún)麻疹”的奇特现象。这让老师教、学生学都很头痛,一般人常常会读错,甚至节目主持人也会读错。

2011年,成立的普通话审音研究课题组又重新审读“荨”音,南开大学团队受课题组委托,在北京实地调查。据502份有效问卷调查,只有两成多的北京人把“荨麻”之“荨”读成qián,而近八成的人都读成xún。至于“荨麻疹”之“荨”,则高达九成以上的人读xún,仅有不到一成的人读qián。因此,有学者建议以后再次审音时应该统一为xún音。

据悉,在2016年5月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中,已把“荨”的qián、xún两个音统读为xún。这样,到审音表正式发布后,字典便会跟进改回五十年代,这样“荨麻”与“荨麻疹”中“荨”的读音便可得以统一了。

对此,有学者曾感慨地说:“我想如果没有以后人为的折腾,“荨”字今音两读的现象也许就不会发生了”。此言不虚。

世上史上,许多事和物就是这样的怪异:你努力地前行,奋勇地攀登,却经常转了一个圈又返回了原地。说否定之否定也好,谈螺旋上升也罢,毕竟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荨”的审音理据平议
“荨麻”和“荨麻疹”的“荨”为什么读不同的音?
《说文解字》第54课:“荨麻疹”和“荨麻”,你平常读得对吗?
新闻联播读错音了吗?原来汉字读音也能将错就错!
中国社科院的“孔天子”
荨,究竟读qian2还是xun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