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读|下马陵——扑朔迷离的董仲舒墓
下马陵——扑朔迷离的董仲舒墓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

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三年不窥园”是说他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他的书房紧挨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但他却三年没有进过一次花园,甚至没瞧过一眼。后来便作为典故用于对笃学好问、废寝忘食精神的赞誉。但董仲舒去世后葬在什么地方,史上却有三种说法,然而究竟其在何处,至今仍莫衷一是。

下马陵

在西安南城墙和平门内,向西有一条小街道,名为"下马陵",过去也习惯叫顺城巷。它东至和平门,西通柏树林街南口的碑林博物馆。汉代大儒董仲舒墓就在这条街上,相传古人因尊崇董仲舒,到此均一律下马,因而董仲舒墓便得名下马陵

据有关史书记载,下马陵是明代正德年间陕西巡抚王珝修建的,时称为“董子祠”。清康熙六年咸宁知县黄家鼎重建祠堂三间,并于大门前立石,上刻“下马陵”。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又对陵园重加修缮。民国时期,胡宗南在附近大修官邸,守备部队也驻扎在这一带,董子祠也成了胡宗南常在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此墓封土周长40多米、高6米,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汉董仲舒墓”碑一通。1987年省上拨款修葺,1989年增建了陵园门楼。

董仲舒墓地图(1934年)

董仲舒墓园(1936年)

由东进入下马陵街道向西几十米,在北侧人行道上即可看见陵园门楼,旁边墙上嵌有一块文物保护碑,上写“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仲舒墓”,落款时间是“一九五六年八月六日”。大门常年关闭,一般不对外开放。现在院内兰州军区西安和平路干休所,进去须通过干休所大门,因此平日要想入内参观,就得凭运气,看门卫是否通融。

墓园所在是标准的中式院落,石阶上的青苔和参天的古树彰显了这座院落的历史。院落正中是一座一明两暗的中式建筑,即为董子祠,祠后树荫之下,青砖砌成的一座四四方方的台子,台子之中,便是董仲舒的陵墓。墓有一人多高,上面长满了小树、荒草,周围绿树森森。墓前有一通石碑,用玻璃罩罩着,依稀能看出“汉董仲舒之墓”等字样。 

墓现存封土高约二点五米,直径约六米。因为正殿的祠长期被作为老干部活动中心,所以也不对外开放。我小时候家就住在柏树林街,有时也在这一带走动,依稀记得这里路旁曾立有一个上书“下马陵”的石柱,好像后来又移到了碑林博物馆前,再后便不知所终。

但这座墓究竟是不是董仲舒的陵墓,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古书记载各异,连现在的《辞海》《辞源》也各执一词。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辞海》有:下马陵,古地名,在今西安市和平门附近,本西汉董仲舒墓,一说汉武帝游宜春苑,曾在此下马,故称下马陵;一说董的信徒过此皆下马,因以为名。俗称虾蟆陵。而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的《辞源》却称:虾蟆陵,地名,在长安城东南,与曲江近,相传为董仲舒墓,门人过此皆下马,故称下马陵,后人音误为虾蟆陵。见唐李肇《国史补》。一说汉武帝幸芙蓉园,至此下马,遂误为下马陵。唐时曾为妓女聚处,白居易《长庆集十二琵琶引》有:'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现在,下马陵街巷西口立有一块木牌,其文字说明似乎是揉合了《辞海》《辞源》两种说法而成。

虾蟆陵

陕西方言中,“下”读音为ha,所以“下马”就讹为“虾蟆”,于是“下马陵”便成了“虾蟆陵”,这在不少史书中也有记载。
因此,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唐长安城常乐坊的蛤蟆陵才是董仲舒的墓址,应在现在的西安城墙外东南沙坡。唐代韦述的《两京记》,唐元和年间李肇的《唐国史补》,北宋时期宋敏求的《长安志》,元代骆天骧的《类编长安志》,明代《大明一统志》中均持此观点。有学者在和平门内下马陵考察,发现明正德嘉靖年间人张治道撰、许宗鲁书《碑记》一通,对城外东南的下马陵记述颇为详细:今府台东南胭脂坡,去汉长安故城二十里,武帝幸芙蓉苑过此下马,而一时文士罔不下马焉。故则当时冢墓必高大,地必宽敞,祠宇必宏丽。而今皆毁圮亡矣,独其墓在卑污窊洼之处,牛羊刍牧荒草中。题曰“仲舒之墓”,而“仲”字没其半。后居民利其地,毁而藏矣。

 长安城南的董仲舒墓(1928年)

199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在校医院南侧修建浴池时,发现一座砖砌古墓,其墓坐北朝南,深9.24米,墓室南北进深6.3米,东西2.32米,高约2.7米。按形制为一中型汉墓。墓已多次被盗,未发现有价值的文物。其方位与当地老农回忆的大冢及学校地形图上的大土包完全重合,这应是另说中的下马陵。
而城内顺城巷的董仲舒墓,有资料认为明代在修建董子祠时就已经有了,只是不知是何人之墓。因为在那里修建了董子祠,便被后人误认为是董仲舒墓。但也有一种说法,是建祠时始堆土成冢而作为墓。

然而对于城南外蛤蟆陵是董仲舒的墓址一说也有异议,认为唐代长安常乐坊(今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的下马陵或虾蟆陵,在汉武帝时属于皇家上林苑范围。据《资治通鉴》载,汉武帝所建的上林苑北至阿房宫,西至周至县,东至宜春苑(今曲江池),南抵南山。建上林苑时,将这一范围内的居民一律迁出,原有的屋舍、坟墓一律平毁,当时应该不会允许把董仲舒坟墓建到皇帝上林苑中的。而且,后来在交大发现的中型汉墓中,也并无任何文物能说明该墓是董仲舒墓。

策冢

另有第三种看法,认为董仲舒墓在今陕西兴平市茂陵。
董仲舒曾任诸侯国相,虽是无足轻重的闲官,但级别相当高,为二千石吏,属高级官员。因此汉武帝建茂陵后,董仲舒就迁居茂陵邑的显武里。据《汉书董仲舒传》载: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
北宋《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七记载:董仲舒墓,在(兴平)县东北二十里。
今陕西省兴平市南位乡汉武帝茂陵以北约500米处,有一座村庄叫“策村”,235户村民中除8户外,全都是董姓。有学者认为,这些村民就是在这里世代相继住了二千多年的董仲舒后裔。策村东南约250米处,有一座南北长71米,东西宽30米,封土残高14.3米的古冢,村民称为“策冢”,这应该就是董仲舒的墓冢。

策冢

为什么叫策村”“策冢,却不叫董村”“董冢呢?在汉武帝继位后,曾让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是天人关系问题,所以称为"天人三策"。据村民们说,为铭记先人功绩,遂以为名。近一个世纪以来,口头历史学已发展成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口头历史学的史料可靠性也得到学术界广泛承认。村民们对策村来历及策冢墓主的说法,也无疑为董仲舒墓的所在地提供了一个典型例证。因此,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支持“兴平董墓”说者日益增多。
但遗憾的是,对此也没有更多确切的实证。因此,有学者遗憾地说:除非兴平墓里出土有古人遗骸,并经DNA测定与董氏后人比对相符,否则此事将永无定论。这真是:千古风流彰后世,扑朔迷离董氏墓。

    (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仲舒墓之迷
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以北约500米处,又一村叫“策村”,
《琵琶行》里的虾蟆陵葬的是谁?
下马陵之谜
西安这条825米的路,曾连皇帝路过都要“下马”,今成文艺打卡地
隐藏在西安市里的一个墓冢,未对外开放,颇为“神秘”的人文景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