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心理杂谈:错觉、幻觉与艺术

错觉,即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错误的感觉和知觉;幻觉则是虚假的感觉和知觉。艺术家在创作中,每每发生错觉和幻觉,有时如精神病患者一样。艺术家进入艺术构思时,往往如醉如痴,产生幻觉,甚至出现迷狂状态。

歌德曾说:“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于通过幻觉,达到产生一种更高真实的假象。”别林斯基描述艺术构思的幻觉时说:“当艺术家的创作对于大家还是一个秘密,他还没有拿起笔来的时候,他已经清楚地看见他们,已经可以数清他们衣服上的褶襞、他们额上的犁刻着热情和痛苦的皱纹,已经熟识他们,比你熟识你的父亲、兄弟、朋友、母亲、姐妹、爱人更清楚些。”“他仿佛在浓雾里看见有着肤色黝黑、满布皱纹的前额的热情的非洲人奥瑟罗,听到他的爱、恨、绝望和复仇的粗野的号叫,看见温柔可爱的苔丝德蒙娜的迷人的容貌,在寂静的深夜听到她的徒然无益的祈祷和呻吟。”在艺术家的眼中,这种真实的幻觉比现实更为清晰。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经常出现幻觉,以至于走路时也仿佛碰到作品中的人物,并故意绕道而行;诗人雪莱一生都处于幻觉之中,梦中也出现幻觉,清醒后还不消失,哪怕是沉思时眼前也会呈现幻觉;法国作家乔治.桑也时时产生幻觉,当她嬉戏于弯曲的河边时,她说:“我忘却了外界的真境,我相信我能看见树木、水、山石,一片旷野,天空中忽而华光闪耀,忽而层云成阴,使我渡过河边更觉可怕。”有时她的眼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白雪迷茫的俄罗斯土地、荒野的西班牙风景。巴尔扎克,罗曼.罗兰,托尔斯泰,这些文学巨匠都离不开幻觉,他们的人生和艺术在似真似幻中获得了最真实的成功。

中国文学艺术的幻觉亦屡见不鲜。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有幻觉的成分。至于李贺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商隐的“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更是把幻觉发挥到极致。

出现错觉和幻觉,要么是在清静脱俗的时候,要么是在感情炽烈的时候。清静脱俗,即摆脱功利目的,保持心神旷远宁静。爱因斯坦认为这种心理状态有利于创作活动,他说:“我注意到单调的清静生活怎样激起了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我国清代诗人张问陶说:“名心退尽道心生,如梦如仙句偶成”,正是一语道破真谛。感情炽烈时也易导致幻觉出现,《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情成梦,苏轼的词《江神子》“夜来幽梦忽还乡”,仿佛亡妻正对窗理云鬓。这样的幻觉,是内心真情的显露。在某些特殊的生理现象譬如饥饿感的支配下,幻觉也能出现,卓别林《淘金记》里的饿汉就把眼前的人幻想为可以吃的火鸡。

错觉、幻觉的出现还受心理场的影响,艺术家处于何种心理场(实际上是情绪状态),就会出现错觉、幻觉。艺术创作的这种非自觉状态,是相当普遍的,其虚幻的真实是现实的真实的一种变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幅错觉绘画让你眼见为虚
幻觉艺术!令人兴奋的视错觉油画!
错觉幻觉艺术9
心理学与文学——荣格
有时令我们不得不产生幻觉!
恐怖视觉错觉奇异图片,经典神秘的视觉错觉图片_恐怖图片_有趣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