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稻盛和夫:30岁做什么,会在5年后受益匪浅?(深度)
现在的你决定了以后四五十年的人生。

真正能稳固你人生的,是那些短期无聊,但能够复利积累的事。

文章摘取了稻盛先生著作《领导者资质》、《活法》、《心与活法》、《干法》中的精彩内容,希望读后能对您有所裨益:


一、使命感、目标、原则、标准

一个人30岁上下的时候应该已经建立一定的内在精神秩序了,何谓内在的精神秩序呢,我们可以理解为:使命感,目标,原则,标准。

1、使命感

所谓使命感,即一个人对自我天生属性的寻找与实现。

每一个人都有天生属于并适合自己的那个角色,无论你是医生还是科学家,又或者厨师也罢,也许你现正在从事着某个并不情愿的行业,这些都是使命感最浅层部分的表现,亦即人类为了生存而从事的初级使命感行为。

但这样的认同会随着对社会文化及人类经济乃至哲学宇宙等整体的认知而逐渐加深,从而更加清晰化那个自我本有的个体属性,并出现一定的排他现象,促使自己努力转换到那样一个角色中,这时候使命感的认知深度就开始形成。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个人的感动获得正确与否的指引,直到你或许实现自己对使命感最终的价值认同,即对自我的认同为止。

使命感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精神灯塔,也是一个人对生命意义最笃定的理解。

关于使命感,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探索:

首先,是人生的使命,稻盛先生说:

人生的使命感,首先是磨炼心性,再者是为社会、为世人尽力,也就是以利他之心处世。

这也可以说是上天赐予我们生命的重要意义。

这里要注意的是:使命感一定是利他的,一定是纯洁美好的心灵衍生出来的信念,仅仅因一己私利而产生的想法,谈不上是使命。

其次,是企业的使命感,稻盛先生说:

企业的存在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经营者个人的愿望或欲望,而是为了保证员工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京瓷的使命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因为有了这种光明正大的目的和使命,作为领导者,也可以问心无愧,不受任何牵制,一方面鞭策自己,一方面激励部下,不断将事业向前推进。

像这样,揭示出每个人都能从内心认可的、无论谁都可以共同拥有的目的,团队的全体人员就能够团结一致,为共同实现这一卓越的理念而努力奋斗。

所以,人只有具备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充满激情地投身到事业之中。

2、目标

目标必须更明确一些,三五年的,一年半载的,财务上的,事业上的等等,但至少是一个可以衡量的坐标,更多时候每个目标都是每段人生的刻度,我们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目标来纵观我们人生的刻度,我们走到哪了,离生命终极意义还有多远等等。

稻盛先生说:

追求高目标,是获得大成功的前提。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目标放得很低,那么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就会有一种满足感,渐渐地开始懈怠,开始堕落,而成功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所以只有把目标定得很高,我们才能一直充满激情地去追求它。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在路上,一切都有希望。

纵使是不自量力的梦想,还是要在心中牢牢立下高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

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

就是告诉人们对人生要有高目标,高追求,不要把志向定得很低,因为这样只能让你什么也得不到。

人生目标必须定得高一点,因为:

追求高目标的本质就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不断的向自己的惰性、恐惧、惯性挑战的人,才会真正去追求高目标。

对于企业来说,必须明确地描述并实现目标。

稻盛先生说:

“明确目标,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要实现目标”,这是企业领导者也必须具备的资质。


在设定目标时,首先,领导者要找出一个在全体成员都能接受范围内的最高的具体数字,把它作为目标。

然后把这个目标分解,让团队全体成员都把它当成自己的目标,大家共同拥有这个目标。

领导者不仅要揭示目标,而且目标非实现不可。再进一步,该怎么做才能实现目标,领导者必须就具体方法做出指导。 

就是说,目标一旦确定,这个目标数字意味着什么,实现这一目标意义在哪里,以及如何才能实现该目标的方法论,都必须彻底地交代清楚。

3、原则

我理解为你必须遵守的边界,碰了原则边界就会有各种人生或事业奉献,一个老师讲,原则就是死律,谁碰谁死,每个我敬佩的企业家和投资家身上都是一系列的原则构成的,这一点应该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稻盛先说:

人生与事业,根本的原理原则相同,而且单纯至极。


我认为把“什么才是正确的做人准则”这个极其简单的要点作为判断标准,并自始至终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风向标,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原理原则”,用极其单纯的一句话表达,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就用它作为判断基准,依照这一基准,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

要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人添乱,待人要亲切……这些在孩童时代,父母和老师就教导的、作为人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我们在人生历程中自然就会懂的、“理所当然”的规范。

这些制约人们行为的道德和伦理,应该原封不动照搬过来,当作经营事业和人生的指针和判断事物的基准。

经营也是人做的、以他人为对象的一种活动,因此在经营活动中,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这种判断也不能偏离作为人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人生也好,经营也好,应该遵照同样的原理原则。

引导人们走上正确道路的单纯的原理原则,也可称之为哲学。但它不是课堂上高深的学问,而是产生于经验和实践的“活生生的哲学”。 

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要对各种事情做出判断和决断。就业、婚姻、家庭、工作等等,我们被迫不断地做出选择和决断。

可以说人生就是判断的积累,就是决断的连续。 就是说,过去判断累积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生,今后如何选择,将决定我们今后的人生。


因此,有没有一个明确、正确的判断基准,我们人生的结果将完全不同。

哲学这个词如果难懂,也可以换成人生观、伦理观或者理念、道德。这是我们生命的基轴,当我们迷惘时,它能把我们领回事物的原点。

4、标准

就是对所事情的极致要求了,其实原则和标准背后都是习惯,一个优秀的人都是由一系列优秀的习惯组成的,这些习惯有的表现为为人处世的原则,有的表现为对做事标准的坚持、较真。

对于人生来说,标准是:“每一天都极度认真”。

稻盛先说:

“每一天都极度认真”——这句话非常简单,却是人生最重要的原理原则。

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每个时刻都全力以赴、拼命奋斗,我们就可以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心中描绘的梦想。 

人生仅有一次,稀里糊涂,虚度此生,就未免太可惜了。每天一步一步、不懈努力、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极度认真。

对于工作来说,标准是:追求完美主义。

稻盛先生说:

“完美主义”只有在每天认真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产生。要求每天的工作都追求“完美”,这很苛刻,也很困难。

但是如果你真心想把事情做得令人满意,除了竭力做到“完美”之外别无他法。

成败取决于“最后1%的努力”,必须把贯彻“完美主义”作为信条。

人生也和工作一样,疏忽了最后的1%的努力,就可能前功尽弃。要让自己的努力开花结果,必须始终追求完美。


二、三十而立,立的是:深沉厚重的人格

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三十岁到底立的是什么?

“立”指自立于社会,有所成就。“三十而立”是志向和主张的落地生根,是个人奋斗目标经过时间和实践考验,已经成为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孔子三十岁学礼圆满,说话办事可熟练地应用周礼,虽生活穷困而仍不改初心,克已复礼,为后世典范。

因此,“立”是排除外界干扰的观念和学说之“立”,是初心之立,与物质多寡没有关系。

对此,用稻盛先生的话来解释,我们可以认为:三十而立,立的是人格。

稻盛先生说:

所谓人格,是由人出生时就具备的性格,和他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学到的哲学两者构成。

就是说,在一个人先天的性格之上,加上后天学得的哲学,才形成了这个人的人格。

所谓哲学,简单来说,就是思维方式。在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素质,即性格之上,再加上思维方式。

越是才华出众、越是热情高涨的人,他们的能量就越大,就越需要厚重的人格来控制他们的这种能量。

换言之,只有人格才能驾驭才华和努力发挥的方向。

怎么才能提高人格呢?

那就是,反复学习那些揭示了正确为人之道的“哲学”,不仅从一般道理上理解,而且要不断努力将其纳入理性之中。

就是说,只有反复学习正确的“哲学”,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血肉的时候,才能提高“人格”,并将其维持在高水准上。

由于人格是反复的,所以必须不断努力,将揭示了正确的为人之道的“哲学”注入自己的理性。

还有,时时回顾自己的言行,日日反省自我,这一条也很重要。

学过的正确的为人之道,在行动上有没有违反,要严肃自问,天天反省。这样做就能够维持自己高尚的人格。


三、不给自己设限和戒掉情绪


不管30岁、40岁,都不该过早的设置各种限制,不设限地去尝试突破人生角色,不能站在过往成功的经验上,否则你会被时代淘汰掉。

对于人的能力,稻盛先生这样说:

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其中心思想是“在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时,首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信人的能力会不断成长和提高”。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会简单地给自己下结论——“这个我不可能做到”。他们把自己当前的能力作为判断基准。 

人的能力并非静止不变,他会朝着未来的方向,不断成长进步。因此,在数年之后,就能做到当前根本无法实现的事。

没有“我能”的精神,人就不会进步。 

因此,不要说“我一没文凭二没素养三没技术,所以做不来”,现在开始努力也不晚。

只要坚持认真学习,将来势必能够取得进步。人的能力是无限的,能够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人的社会角色越重要,心智资源就越稀缺,所以做减法是必然选择,要不停地做各种减法,尤其是在情绪管理上下功夫,停止无意义的内耗,这是对生命质量的负责,是自爱。

对此稻盛先生说:

人生难免有失败的时候。这时候绝不可心情郁闷,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所谓“覆水难收”,一旦泼出去的水就难以收回,没有必要老是后悔,老是懊恼。

“为什么会干那样的事?”“当时不那么干就好了!”这样想其实无济于事,你完全没有必要为失败而烦恼不已。

应该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诚恳反省,“是什么原因让我干那样的傻事?”必须严肃地质问自己。

但是,当你做完了充分的反思,接下来就应该把这事忘掉。人生也好,工作也好,总是会充满痛苦和烦恼,不可能时时顺心。

经过充分反省之后,就朝着新的目标,满怀希望、心情开朗地采取行动,开始努力工作。这样才对。

拂拭心中感性的烦恼,抬头挺胸向前看,朝着新的方向,采取新的行动。这种态度对于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

其实,无论30岁、40岁都并不晚,现在的你决定了以后四五十年的人生。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走出舒适圈,做那些难而正确的选择,五年后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拼命努力的自己。

四、转换角色,超越“利己心”,以利他心成就他人


无论是否到了管理层,都应该以成人达己之心真诚地帮助年轻人成长,这是管理的本质,管理获取的就是组织个体的自我实现红利,95后00后并非不想工作,而是想在每份工作中获得超越游戏、社交娱乐中的单位时间效用或者存在感、价值感,所以要把自己当做赋能官,去用心帮助年轻人成长,他们会感受到,且很愿意追随你一起把一件事做好,享受其中的成就感。

对于这一点,稻盛先生说:

我认为,领导者必须发挥出强有力的领导作用,而在他的心底,又必须抱有亲切的关爱之心。

换一种说法,可以用基督的“爱”和佛陀的“慈悲”来比喻。领导者必须持有一颗对别人充满关爱的善良之心。

祈愿部下及其家族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祈愿自己周围所有的人生活幸福。

抱着这种深沉的爱去工作,去做事业,就能得到周围人的协助,甚至获得天助,事业一定能顺利进展。

我坚信,一颗亲切的关爱之心,才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最根本的资质。只有具备这一条,领导者才能引导集团走上永久的幸福之路。 

换句话说,集团的领导者归根结底要在心中怀有大爱,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

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以爱为根基的反映民意的独裁者”。

换言之,领导者应该是充满关爱之心、在尊重大家意见的同时,能按照具体情况,果断决策,发挥出卓越领导能力的人。

五、笃信因果,做时间的朋友,成为长期主义者


《时间之书》里有这样一句话:

你做三四月的事,到八九月自有答案。

如果眼前有很多让你焦虑的事,那么如何抵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单纯地相信:思善行善,必有善果。

稻盛先说:

我经常说:做好事就会有好的结果,做坏事就会有坏的结果,这就是因果报应,一般用“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来表达。


但实际上,有的时候,相应的结果并不立刻呈现出来。所以,我们往往不太相信因果报应法则。

事实上,我们要知道,因果报应本来就不会马上出结果,因果的呈现需要时间。

有时候,如果我们以20年、30年、或者更长的维度来观察,最终还是不会超出这个规律。

至少在我的身边,那些曾经被誉为时代的宠儿,受到世间高度评价的杰出经营者中的许多人,由于急功近利,心怀不轨,最终都满身伤痕地悄然退场。

而与之相反,那些看似简单朴实,但是却能够兢兢业业、辛勤努力的人,却都能够一直到晚年都确保人生的幸福。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暗应长”。中国明代的《菜根谭》中有这样的句子。

意思是,行善没有见到报答,好比草丛里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样茁壮成长。 

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记住这句话,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稻盛和夫 | 领导者最常见的6大问题
稻盛和夫:一般的努力,成就不了真正的人格与见识
稻盛和夫:不懂复盘,再努力都是低水平勤奋(深度好文)
从稻盛哲学中看领导者的特质
稻盛和夫:人真正的能力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